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几年来,水文缆道测流发展很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但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则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兴建了电动缆道,如果没有一套控制设备就无法准确定位;水面、河底信号不可靠,就无法测深等等。对此,我们几年来为提高无偏角电动缆道测深和定位的精度,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介绍如下。一、电机控制无偏角缆道水平来回运行与垂直升降是分别由两个电机带动的。我们采用JZ-Ⅱ型绞车和两台电动机功率各为1.5KW。控制线路如  相似文献   

3.
《水文测验试行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用柔索悬吊铅鱼测深、当偏角大于10°时,应进行偏角改正。湿绳长度改正值可根据悬索、铅鱼所受的冲力分配比重参数β值查《水文测验手册》附录I-2表得之。β值按下式计算:β=0.144 G/d(1)式中:G——铅鱼重量(公斤);d——悬索直径(毫米)。(1)式是文献[1]按照铅鱼、悬索冲力系数之比确定的,即  相似文献   

4.
刘德春  易定荣  王渺林 《水文》2007,27(4):66-68
在乌江武隆站高悬点、无拉偏缆道上,从采样器在床面及出入水的稳定性、是否拖刮河床,以及偏离断面等方面对推移质测验的可靠性进行了试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试了推移质断面输沙率。试验结果表明,在缆道高悬点、无拉偏条件下,AYT型采样器在中、低水位测验时效果较好,但高洪水位时可靠性难以保证。该成果对指导山区性河道推移质测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韩雪梅  刘致云 《水文》1998,(6):32-35
@韩雪梅@刘致云¥黄委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1前言水文缆道的应用,从起初的吊船缆道发展到今天的自动化缆道,使水文缆道的性质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缆道测验技术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对缆道架设的各项技术指标也将提出更高的...  相似文献   

7.
水文缆道信号包括水面、河底、流速以及取样控制等。信号问题包括由“发生”、“接收”、“传输”三部分。前二部分可纳入电子技术,有单元电路可借鉴应用,本文不予赘述。而“传输”则是目前信号问题的关键。水文缆道信号传输多利用缆道与水体构成通道,即水文测流工作中习称的“无线测流”。常以缆道中的一条被处理成同地相对绝缘的索道兼作信号索用(以下称信号索),另一条线路以水体、大地、接地装置引入操作室(下称地线)。所谓传输的技术处理,即在信号线的组件上应用绝缘材料以提高其绝缘度;同时做好接地装置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信号可靠稳定,提高缆道信号的传输效率。一、信号线的技术处理1.信号索的选择横跨测流断面的缆道中,最上面为承重主索,其下为循回索、起重索。在没有专门设置防雷索的测站上,承重索宜优先作防雷用,将主索二端经支架接地。在这种情况下,循回索则兼作信号索。为便于说  相似文献   

8.
水文测流铅鱼造型的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概述铅鱼在水文测流中,既是支承流速仪的配重体,又是测深工具,体内装有各种讯号源,是水文测验必不可少的常规综合仪器。它还是设计跨河缆道的主要依据。由于国内外对铅鱼造型的研究资料很少,已往的铅鱼大多凭经验制作,因而体形繁多,未尽合理,缺乏理论依  相似文献   

9.
水文缆道信号传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建国 《水文》2001,21(4):22-25
利用缆道回路传递流速,水面、河底、采样等多信号问题,至今尚未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了我国水文缆道测验技术的发展,根据近期研制的全自动水文缆道测流系统和近20多年的缆道测验实践,提出了缆道的交流等效概念和多信号的产生与传输以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水电部水文局委托北京市水利局于1984年10月24日至27日邀请国内从事水文仪器研究、生产、水文测验、教学以及水利水文工作的22个单位29位专家学者在北京召开了“水文测流铅鱼造型的研究”成果技术鉴定会。该项研究是由北京市水文总站和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在做了大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委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2所进行了室内水洞试验和整体铅鱼阻力试验,并经过不同地区、不同河流条件的八个水文站两年多的野外试验,取得了大量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1.
椭流形线型铅鱼及其标准化、系列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智杰  汤运南 《水文》2001,21(1):25-28
水文测验铅鱼标准化、系列化的原则,是线型合理,铅鱼在水中摆动小、设计计算简单,制造方便;线型既能用于测流铅鱼,又能用于悬沙采样器和床沙采样器本身,具有较为广泛的通用性。为此,基于流体原理,论证和优选了潜体的几何特征参数,研制出的椭流形线型铅鱼,能满足上述原则。并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检验,为水文测验铅鱼的标准化和系列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长石与Pb(NO_3)_2粉末在380℃条件下反应48h的产物进行XRD分析,显示出现了d值分别为6.54、3.42、3.32、3.27,2.57的铅长石的5个特征峰。XPS分析表明Pb4f7/2在长石矿物中的结合能为138.39~138.44eV。实验证明Pb2 与长石结构中的碱性或碱土性离子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生成了铅长石。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电测深法一维正演解析解递推电阻率转换函数求偏导,给出了电测深法视电阻率对介质电阻率偏导数的解析计算方法;根据Seigel体激发极化理论,采用视电阻率对介质电阻率偏导数矩阵的线性组合,计算出了电测深法的视极化率,其结果与"等效电阻率法"计算视极化率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1%。在一次正演计算过程中就可以同时得到视电阻率、视极化率以及视电阻率对介质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提高了计算效率,也为后续的多层地电模型电测深法数据优化反演计算提供了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4.
四、合理的吊点与适宜的尾翼铅鱼吊点的合理位置,应使铅鱼在动水中保持平衡的水平状态。若吊点处为铰连接,在来流流速的作用下,所有分力对吊点处的力矩应为0。 (一)无尾翼吊点的力矩分析在无尾翼的情况下,若将吊点置于鱼体重心垂线以上z=nD高度处,设鱼体在来流流速的作用下产生一个与水平方向的攻角α,则鱼体在动水中的受力状态见图9。根据水洞试验  相似文献   

15.
西藏日喀则地区拉斑玄武岩的高压熔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力5—47 kbar,温度800—1345℃范围内,对西藏日喀则地区拉斑玄武岩进行熔融实验研究,确定了熔融曲线和高压矿物相关系。低压下(低于13 kbar)斜长石和橄榄石为稳定相。固相线以上,压力高于13 kbar,斜长石、橄榄石相继消失。压力超过25kbar,出现了石榴石。用电子探针法分析熔融样品中的玻璃成分,发现液相成分随着压力升高而变化,Na_2O和K_2O的含量增长。  相似文献   

16.
姚志明 《水文》2000,20(4):21-23
根据缆道积点法与积宽法二种测速方法在测站的验证资料,提出了积宽测速的应用条件、流量与积宽的系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二种测速方法在不同水流情况下的测速误差。  相似文献   

17.
全岩中微量铅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在Dowlx1-x8或AG1-x8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用0.1mol/L氢溴酸作洗提剂,成功地将Ph(Ⅱ)与Fe(Ⅲ)、Zn(Ⅱ)、Ca(Ⅲ)等十多种元素离子一次分离,6mol/L盐酸解析铅,制备出纯度高的铅同位素质谱分析样品,提高分析准确度及精密度,方法简便、快速、适应各类岩石及矿物。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对铅迁移与沉积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氨基酸在成矿溶液中存在的可能性,本文提出了氨基酸(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与铅形成易溶络合物,成为铅迁移的重要形式。通过实验证明,在150℃左右是该络合物存在和迁移的最为有效的温度范围。但在200℃以上,络合物将明显地分解,方铅矿则得以沉积。考虑到方铅矿与闪锌矿能紧密共生,因此,方铅矿迁移与沉积的实验结果应与闪锌矿迁移与沉积的机理相符合。笔者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学者关于有机锌络合物在超过190℃时分解而使锌得以沉积的结论,正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全岩中微量铅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在Dowlx1-x8或AG1-x8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用0.1mol/L氢溴酸作洗提剂,成功地将Pb(Ⅱ)与Fe(Ⅲ)、Zn(Ⅱ)、Ca(Ⅲ)等十多种元素离子一次分离,6mol/L盐酸解析铅,制备出纯度高的铅同位素质谱分析样品,提高分析准确度及精密度,方法简便、快速、适应各类岩石及矿物。  相似文献   

20.
岩石中微量铅分离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分离岩石中微量铅及超微量铅的新方法.在此方法中首先采用Dowex 1×8阴离子交换树脂,使铅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分离,然后采用阳极电解法使铅进一步纯化.全流程空白为(2~4)×10-11g/mg.这样制备出的样品消除了铅质谱分析的干扰元素,提高了质谱测试精度.质谱分析时,采用NBS981对铅同位素进行分馏校正,进一步提高了分析精度,质谱测试精度均高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