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矿产勘查难度的增大,通过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对提高勘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指导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理论,目前正沿着构造地质、金属省和建造分析三个重要方向发展。构造地质方向强调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是开展工作较多的传统方向;欧美一些学者强调从元素分布的不均匀性出发,划分不同的金属省(区),从而总结矿床分布规律;苏联学者近年来普遍重视从建造分析入手,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科学找矿是发现矿床和矿产勘查过程的总称, 在我国已探索了四十余年。它是应用当代有效的成矿学理论, 从各类资料和数据(地、物、化、遥)中提取信息, 研究区域成矿规律, 圈定不同级别的成矿区带(I—V级), 在成矿信息浓集区带或地段, 述明潜在矿床的地质条件, 判定矿床类型, 指明寻找未发现矿床的标志, 部署矿产勘查后进而发现了矿床, 公认它是矿产勘查学科各环节有机联系的系统流程。科学找矿引领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促进矿产勘查工作的现代化。我国已通过矿产区划构建了科学找矿内容的基本格架, 在“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矿产勘查跨世纪工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又称“三五八”行动纲要)的实践中进行探索。获取的找矿成果证明, 科学找矿要以矿床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理论和成矿信息为指导; 矿产远景区划、地质资料的数据处理和提取成矿信息、编制矿产预测和矿床勘探系列图件是手段; 研究典型矿床, 建立区域的和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圈定矿产预测远景区和找矿靶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是发现矿床的科学支撑; 矿产勘查有效机制将科学找矿各个环节的内容实现有机联接, 组成获取找矿和矿床勘探成果的基本段, 概括为“三项理论”、“二个系统”、“二项技术”, 直至今日, 探索工作已获得很好的找矿效果。在未来的“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2021—2035年)”实施过程中, 用科学找矿的思路构建矿产勘查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搜集了以往的地质矿产调查、勘查、物探以及科研成果等多元资料;以成矿理论为指导,开展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物探多元信息研究,深入全面总结矿产的成矿类型,研究以成矿系列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成矿规律;运用体现地质成矿规律内涵的预测技术,全面全过程应用GIS技术,在Ⅳ、Ⅴ级成矿区内圈定预测区基础上,实现资源潜力预测。  相似文献   

4.
矿产区划——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勘查结合的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裕生 《地质学报》2016,90(9):2454-2463
矿产区划是"研究成矿规律、进行矿产预测、提出选区和地质工作部署建议"的工作,属基础性、公益性、科研性、先导性融合一体的矿产勘查前期工作。矿产区划工作在我国已实施了三轮,每一轮矿产区划工作都是由国土资源部领导直接部署,即由政府提出、政府下属的地勘单位、科研单位实施。矿产区划成果是部署矿产勘查,编制地质矿产保证工程和地质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资料基础及科学依据;矿产区划成果直接引领地质找矿突破和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勘查。矿产区划的指导理论是区域成矿学,特别是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最有效。三轮矿产区划的成果证实:矿产区划工作成果促进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实现了地质找矿的突破;创建了我国独有的矿产预测新理论,发展和充实了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带动了计算机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实现了地质矿产理论研究与矿产勘查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区域成矿分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工作,要在分析不同地质单元的结构和发展历史基础上研究区域成矿条件,总结区域矿产形成机制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区域矿产预测。把区域地质研究、成矿规律总结和矿产勘查紧密结合起来,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地质学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七十年代以来,强调以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进行成矿预测的理论找矿,在矿产助查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成矿预测中成矿规律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规律研究是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是不断提高矿产勘查效果,做到按客观地质规律办事的一项战略任务.特别在当前,我们正面临着找矿难度增大,矿产发现率下降,后备勘探基地紧张的局面;深入成矿规律研究,不断提高成矿预测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 以成矿规律研究为中心的成矿预测,近年来在国内外引起普遍重视.国内系统开展的成矿远景区划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分析研究成矿规律,预测成矿远景,决定地质工作部署,使整个矿产勘查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国外,远在四十年代就广泛开展了这项工作的研究. 成矿规律研究,或称成矿学(Metallogenic)已成为与矿床学有紧密联系的独立学科.它的主  相似文献   

7.
初论内生金属矿床矿区地质预测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 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在矿产勘查实践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已经形成了以远景区预测评价的区域预测和矿区定量预测评价两个重要方向。二者在目的任务、研究对象、精度要求和工作侧重面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前者以不同的区域成矿分析理论为指导,建立区域矿床成因模型为依据。预测对象集中在成矿(区)带,以筛选勘查战略靶区为主要目的。因此,研究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历史演化和成矿地质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裕生  武广  丁建华 《地质论评》2016,62(S1):247-248
矿产勘查; 成果应用成矿规律研究是当代矿产勘查的基础工作。成矿规律研究的成果是部署矿产勘查的科学依据;编制成矿规律图是成矿规律研究的手段和成矿规律研究成果的深化过程及表达方式。成矿规律研究的文字表述和成矿规律图两者组成成矿规律研究的整体成果。 成矿规律是“区域成矿学”的核心(朱裕生、肖克炎.1997),应用成矿规律的整体成果和可能的技方法(地质的、物化探的、数学地质的)指出现在还没有发现而将来可能或应当发现的矿产蕴藏量或矿床(朱裕生,1984)是成矿规律实用价值的体现。我国历经四十余年成矿规律的探索、研究和勘查应用,实践证明成矿规律是“区域成矿学”的核心内容和矿产资源评价(我国习惯用“矿产预测”表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质找矿难度的日益加大,如何科学地圈定找矿靶区,已成为新时期矿产勘查部署及实现找矿突破的关键。成矿单元划分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圈定找矿靶区、部署矿产勘查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成矿单元划分的主要方法是以区域内成矿作用最强、矿床最多的构造旋回所形成的地质构造单元为基础,同时考虑其它构造旋回形成的矿床分布状况而进行成矿单元划分,即采用综合方法划分成矿单元(陈毓川等,2007.徐志刚等,2008.)。对于仅发育单一构造演化阶段或多数矿床形成于某一主要构造阶段的区域而言,上述划分思路和方案基本反映了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分布规律。但对于发育多个构造演化阶段或多旋回造山带的区域(如陕西省)而言,其矿产众多且形成于多个构造演化阶段,综合方法所划分的成矿区带则较难客观、清晰地反映其成矿背景及矿产分布规律。陕西省多年来的矿产勘查实践表明,成矿单元的划分应从本省多旋回构造演化、多阶段成矿作用的实际出发开展断代成矿单元划分,从而清晰地反映各构造演化阶段的成矿特征及矿床分布规律,以满足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以辽宁省区域构造演化为基础,充分研究省内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与一定成矿作用有关的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成矿演化规律,以及与矿床形成有关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特征。重新厘定了辽宁省重要矿产成矿系列,划分了16个成矿系列、17个成矿亚系列。从成矿环境、成矿时代的横向上与构造单元、矿集区的垂向上,结合成矿作用、矿床组合划分了成矿谱系。最后阐述了成矿系列及成矿谱系的特征。辽宁省重要矿种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划分,对深入研究辽宁省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国先后共设置了141个整装勘查区,分布在26个重点成矿区带,位于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三大成矿域。整装勘查区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多样。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对全国典型整装勘查区开展了研究与梳理,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出3类成矿系统,按照成矿机制划分出4类成矿系统,并划分(厘定)出24个成矿系统亚系统。根据上述成矿系统研究成果,重新划分出14个成矿系列、34个矿床式,建立了典型矿床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5个成矿系统空间结构模型。归纳总结整装勘查区成矿系统,建立成矿系统空间结构模型,运用缺位找矿思维,调整整装勘查区区域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开展新矿种、新类型、新区域、新层位勘查找矿,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果,丰富了成矿系统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  相似文献   

12.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3.
以矿产系统勘查为目的,提出了"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新理念,根据矿产勘查不同阶段、不同比例尺的任务要求,划分出成矿区(带)、矿区(带)、矿田、矿床和矿体5类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前三者统称为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以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相关矿产预测评价为例,在"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指导下,较系统地开展了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的理论探索与方法实践。研究认为,在区域多目标矿产预测评价中的关键问题是致矿地质异常解析、成矿多样性及其与地质多样性的关联分析、成矿谱系建立以及多目标矿产(矿床)定量预测评价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与地学统计分析相关理论,在江西相山铀矿田主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认识基础上,运用地质建模软件SKUA-GOCAD,建立了居隆庵铀矿床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和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开展了成矿有利信息定量提取分析。运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居隆庵铀矿床开展了“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矿床定量预测获得了成矿高值区,圈定了5个靶区(3个A级靶区和2个B级靶区),并开展了资源量估算,计算出总资源量为10 983 t。预测结果表明居隆庵矿床找矿潜力巨大,研究成果为该矿区的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山盆地铀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全国重要矿产预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重要矿产预测评价在借鉴国内外矿产预测经验基础上,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成矿动力学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定量预测理论为支撑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以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在系统编制建造构造预测底图的基础上,建立矿床综合信息预测模型。通过运用成矿地质体参数法,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辅助下,估算我国铁、铝、铜、铅、锌、金、锑、钨、锰、锡、钼、镍、银、稀土、铬铁矿、菱镁矿、锂、硼、硫、萤石、钾、重晶石、磷23种矿产地下2 km预测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圈定全国层次的3级预测区。科学评价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潜力,为国家政府机构和矿产勘查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特征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哲夫 《地质通报》2004,23(3):214-221
根据新疆的构造与成矿特征,提出新疆开合构造与成矿论观点。即在大地构造上是“开合构造运动论”,在区域成矿上是“开合构造成矿论”。开合构造与成矿是紧密联系、彼此结合、相互渗透、解释互补的统一整体。在总结新疆矿产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新疆矿产,特别是金(锑)、铜、镍、铅、锌今后寻找大型矿床的主攻类型和主攻地区进行了科学预测,为地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成矿规律研究是矿产勘查、潜力评价等工作的基础,是研编《中国矿产地质志》的指导思想.参照《中国矿产地质志》技术要求,总结了广东省铁矿时间分布规律、8种类型铁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筛选铁矿田12个、成矿系列9个、成矿亚系列11个,并归纳了铁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钨矿资源预测与远景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钨矿资源预测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成矿系列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基础地质、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利用物探、化探、自然重砂和遥感解译的综合找矿信息,运用GIS技术,实现全省钨矿资源潜力预测评价。本文拟从成矿地质背景、钨矿矿床类型、资源预测三方面进行阐述,圈定湖南省钨矿重点勘查远景区,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全省共划分出19个重点勘查远景区,分布在资兴-郴州一带的勘查区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9.
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及其在东昆仑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找矿勘查方法,代表了当今找矿评价工作中的主流发展趋势,该方法是以成矿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物化遥异常理论为依托、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地物化遥异常中的各种与矿床有关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从而进行成矿预测的一种找矿勘查技术方法。本研究的重点是应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分析和运用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信息,构造预测变量,将各种有利于矿床形成的变量进行成矿有利度得分和多源信息综合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东昆仑地区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根据已知矿床反映出的成矿规律、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建立找矿模型,对东昆仑地区进行了1:50万综合成矿预测,获得Sedex型矿床在东昆仑地区的成矿有利度分布,并圈定出找矿远景区。为东昆仑地区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皮家寨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位于大别山北坡北淮阳构造带,受控于龟(山)-梅(山)断裂,综合异常区面积32km2,异常组分复杂,套合性较好,强度高。该异常区属于北淮阳凉亭金成矿带,是老湾金成矿带的东延部分。为了提升该地区的矿产地质研究程度、总结以前找矿成果、指导以后的找矿工作,作者对比老湾金矿的成矿模型、并运用韧性剪切带成矿的金矿成矿新理论,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该金异常区的成矿条件,认为该异常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深部应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并为该地区以后的矿产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