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制了锡—磷酸还原剂测定岩石和土壤中分散硫同位素组成方法,探讨了反应机理、试剂配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回收率等影响因素。用该方法测定国内硫同位素工作标准(标-2)为+1.90‰。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快速的碳、氮、硫同位素测定手段──EA-IRMS连线分析技术储雪蕾(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连线分析碳,氮,硫同位素碳、氮、硫三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地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乌达矿区煤中硫的同位素组成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代世峰  马凤学 《岩石学报》2000,16(2):269-274
通过对内蒙古乌达矿区高硫煤9煤层和低硫煤13煤层剖而上有机硫和黄铁矿硫同位素的测定,结合煤岩学综合分析,着重论述了煤中硫同位素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了有机硫同位素和黄铁矿硫同位素之间及其和全硫的关系,提出高硫煤硫同位素形成过程中在剖面上具有层次性和时间上具有相向性,层次性表现为随泥炭沼泽深度的增加,体系对SO4^2-和H2S的开放程度及黄铁矿的形成对^32SO4^2-的过滤性;相向性有仅表现为泥岩  相似文献   

4.
河北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论述了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时代及矿床成因,并从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及包体成分、稀土元素等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窄,δ34S=(-0.49~+2.8)×10-3,硫同位素组成以重硫型为主,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δ18OH2O=12.9×10-3,δDH2O=-73×10-3流体包裹体成分反映出成矿热液以岩浆来源为主,并混合了部分大气降水及雨水。提出本矿床是地洼区内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5.
广州地区酸雨硫源的硫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研究酸雨硫源,本文对广州地区大气降水、大气SO2和气溶酸、工业用煤和重油及其燃烧产物样品进行了硫同位素组成测定。对煤和重浊在燃饶过程中的硫同位素分馏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重油在燃烧过程中有明显的类似于煤的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其燃烧产物SO2气体富集轻硫同位素,而固体颗粒物则富集重硫同位素。依据同位素质量平衡,定量计算了四种硫源(人为成因硫、天然生物硫、海雾硫和远距离传输硫),对广州地区酸雨的贡献。上述结果,对研究全球环境地球化学有重要意义,其硫同位素组成为识别和跟踪污染硫源的循环提供了“内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锡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我国主要锡矿床的钾-氢、铷-锶和铀-铅同位素年代学和铅、硫、氢、氧等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规律,提出燕山晚期成锡最佳,次是燕山早期和海西印支期;锡矿成矿硫源具有岩浆和岩浆与地层混合两种来源;锡矿成矿流体有5种类型,铅同位素的线性关系能指导评价锡矿床。  相似文献   

7.
六氟化硫法是测量硫同位素组成的新方法。与传统的二氧化硫法相比,六氯化硫法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能同时测定δ~(33)S、δ~(34)S和δ~(36)S的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国内第一台同位素分析用的六氟化硫制样装置,并报导了对硫化银、黄铁矿、黄铜矿、陨硫铁、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天然硫化物用六氟化硫法进行硫同位素测定的结果。结果表明,我们的装置和方法达到了国际上现有的水平,并在操作的方便性、可靠性及样品适用范围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8.
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效应是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之一。在简要介绍非质量分馏理论的基础上,对近几年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关于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的微观来源机制存在较多争议,有待于进一步探索;采用SF6为工作气体是现有硫同位素高精度测定的主要制样技术;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为火星大气演化及火星生命痕迹探询、古代大气氧化条件、地球早期硫循环、火山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等重大地质科学问题的解释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新途径。最后对非质量硫同位素分馏领域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测定该地区奥陶系地层中硬石膏,黄铁矿和矽长岩矿床硫化物近百件硫同位素数据,并用这些数据探讨了该地区奥陶系地层硫同位素沉积环境,得出了成工业矿体的硫,一般为沉积硬石膏和岩浆硫混合;小矿化点的硫,一般为单一岩浆源。最后探讨了矿床硫同位素形成各种演化模式,得出了矿化点的硫为平衡演化模式,成工业矿体的硫为混合不平衡模式。  相似文献   

10.
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形成的重要过程是硫化物熔体的熔离,而关键在于成矿岩浆中硫的过饱和。判断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硫来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其硫同位素特征。当矿床的硫同位素值超出了地幔硫同位素的组成范围,揭示了壳源硫的混入。如果矿床硫同位素值δ34S落入地幔值的范围内,则需要结合围岩硫同位素组成、并考虑岩浆房中是否发生了硫同位素交换反应来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围岩硫的加入。异常的Δ33S值主要出现在太古宙沉积硫化物中,利用δ34S与Δ33S相结合可识别样品中是否存在太古宙岩石中来源的硫;然而,一些太古宙岩石中硫化物Δ33S值也可以在0‰附近;在一些后太古宙岩石的硫化物中也发现了异常的Δ33S值;因此在根据Δ33S值来判断S是否来源于太古宙岩石时应谨慎。仔细测定围岩和潜在的混染源的硫同位素组成对于准确评价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S的来源是非常关键的。硫同位素和其他同位素如镍同位素、铜同位素、铁同位素相结合也许对于认识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岩浆演化过程能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刘屯金矿床稳定同位素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宽  张振强 《铀矿地质》2002,18(3):155-159,179
刘屯金矿床为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以其品位富、埋藏浅为特点,本文通过矿床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认为,矿石硫同位素组成与围岩硫相似,具幔源岩浆成因特征;矿石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成矿溶液具备多成因的特点,锶、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成因,以此推断矿床为岩浆热源-混合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2.
凡口铅锌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礼明  徐文忻  李蘅  彭省临 《地球学报》2005,26(Z1):164-167
对凡口铅锌矿床不同成矿阶段进行矿物包裹体温度、硫和铅同位素测定,获得成矿第Ⅰ阶段温度为300±50℃,第Ⅱ、Ⅲ阶段温度为250±50℃;并获得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为2.1‰~26.5‰,具有δ34SPy>δ34SSp>δ34SGn;第Ⅰ阶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随赋存层位由老到新硫同位素有逐渐减小趋势;第Ⅱ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14.3‰~23.8‰;第Ⅲ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5.7%~15.7‰,具有从早阶段至晚阶段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从大至小的减小趋势。分析获得68件铅同位素数据,其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023~18.847;207Pb/204Pb比值为15.700~15.820;208Pb/204Pb比值为38.056~39.796。灰岩全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230~18.860;207Pb/204Pb比值为15.640~16.000;208Pb/204Pb比值为38.714~39.960。辉绿岩的206Pb/204Pb比值为18.570~18.650;207Pb/204Pb比值为15.260~15.620;208Pb/204Pb比值为38.650~38.960。第Ⅰ阶段δ34OH2O为13.3‰~13.1‰,δD为-50.2‰~-61.5‰;第Ⅱ阶段δ18OH2O为-2.4‰~+10.8‰,δD为-50.2‰~-63.2‰;第Ⅲ阶段δ18OH2O为-4.9‰~-14.3‰,δD为-59.0‰~-61.0‰。  相似文献   

13.
六氟化硫法测量33S/32S、34S/32S和36S/32S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氟化硫法是测量硫同位素组成的新方法。与传统的二氧化硫法相比,六氯化硫法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能同时测定扩δ33S、δ34S和δ36S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国内第一台同位素分析用的六氟化硫制样装置,并报导了对硫化银、黄铁矿、黄铜矿、陨硫铁、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天然硫化物用六氟化硫法进行硫同位素测定的结果。结果表明,我们的装置和方法达到了国际上现有的水平,并在操作的方便性、可靠性及样品适用范围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同位素体系测年方法的分析,并结合闽北顺昌镁铁-超镁铁杂岩的系统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提出造山带中变质镁铁-超镁铁岩的年代测定应以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为主,对Rb-Sr、40Ar-39Ar和K-Ar同位素测年结果的应用应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5.
康滇地轴石棉—会理段金矿化同位素地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小春 《矿物岩石》1994,14(1):74-82
本文在研究康滇地轴石棉-会理段金矿化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类金矿化的同位素年龄、氢、氧、碳、硫和铅同位素的变化特征。指出了它们的流体类型、碳、硫、铅及金等成矿物质的来源,从而建立了本区金矿化的成矿序列。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层控多金属矿床的铅、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好寿 《矿床地质》1983,2(3):79-87
在对我国南方泥盆纪层控矿床作了较系统的铅和硫的同位素分析测定工作的基础上,综合其他地区、不同时代层控矿床的同位素数据,本文试图对我国层控矿床的铅、硫同位素特征及其在矿床研究中的意义作一粗浅的讨论和总结。据30多个矿床或矿区统计,大约有铅同位素数据近300个,硫同位素数据500多个。这些同位素资料对解释该类型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地球化学环境以及指导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镇安-旬阳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碳酸盐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毒砂,黄铁矿,粒度多为10-100um,约为次显微状金颗粒直径的1000倍左右,黄铁矿为含砷铁矿,并常作为原生沉积成因草莓状,球菌状黄铁矿的增生环带,因而常规方法无法分出原生沉积因黄铁矿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定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改造后多段黄铁矿与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煊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造后多阶段黄铁矿的混合样品,毒砂的含金性比黄铁矿更好,成岩期黄铁矿无砷很低,金矿成矿阶段黄铁矿亏硫,毒砂亏砷,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毒砂亏砷,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空穴导型,电子导型均有,以空穴型为主,矿带内化物的硫同位素呈多垛状产出,但主要集中于6‰-17‰之间,铅同位素反映了造山带特征,与汞锑矿石的铅同位素相近,金锑成矿与深大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代学测定依据该矿物中含有由187Re通过β-衰变而形成的放射性成因187Os。这一同位素年代学方法由于80年代以来微量铼、锇同位素质谱技术的成熟而逐渐应用于研究中,获得了具有地质意义的年龄值。对辉钼矿年龄测定的成功与否,选择适当的样品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红外透光性(infraredtransparency)大于3.5的辉钼矿样品适合于铼-锇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其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值十分接近于围岩的钾-氩或其它常规同位素方法的年龄值。  相似文献   

19.
<正>本研究选择了马尾松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了大气SO2浓度水平不相同的多个地区作为采样点,包括贵阳地区和云南地区(曲靖、昆明、安宁、晋宁),同时还选取了两个特定污染点源-曲靖火电厂和昆明钢铁厂,并按照离工厂的距离进行采样。我们采集了各样点的针叶和根际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针叶的总硫、无机硫含量和硫同位素组成、针叶溶解性硫酸盐和叶水的氧同位素组成;土壤硫含量、硫同位素组成和土壤硫酸盐的氧同位素组成。探讨不同生境下针叶对大气硫沉降的差异响应,以期为研究大气硫沉降的  相似文献   

20.
湘西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意义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6  
本文采用GC-MS,ICP-MS,形态硫分析,硫同位素,物相分析等方法综合研究了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条件,湘西黑色岩系以富有机物质为特征,其来源为藻,菌类生物,形成于缺氧环境。缺氧标志包括有机碳,黄铁矿含量,硫同位素,稀土元素的分布,δU,DOP和生物标志物等参数,在黑色页岩中富集V,Ni,Mo等微量元素,并在局部地区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研究认为,生物,有机质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