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翁文灏先生(1889—1971)字詠霓,浙江鄞县人,早年在比利时之罗文大学学习地质学,他是我国地学界第一位取得博土学位的学者。1913年回国,即应北京地质研究所所长章鸿钊的聘请在该所任教。同年,北京政府工商部成立地质调查所,由丁文江任所长,翁  相似文献   

2.
韩博 《西部资源》2023,(4):181-183
《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能源矿产》是自然资源领域“十三五”重点项目《中国矿产地质志》之《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系列成果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云南省能源矿产情况的专业志书,编辑出版的难度较大。本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总结了专业编辑在加工《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中各省能源矿产志书及各省卷能源矿产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989年6月,第一位“大陆杰出人士”应邀访问台湾。此事立即引起海内外新闻界的轰动,《人民日报》(海外版)以“第一位叩开台岛之门的大陆学者”为题加以报道,台湾《中国时报》在“焦点人物”栏目刊登特写照片和专访,《瞭望周刊》(海外版)、《中华英才》、《华声报》、《地理知识》、台湾《大地》杂志等新闻和学术媒介也都纷纷刊载有关文章。这位新闻人物就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赵松乔先生。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三十年代,李四光教授在庐山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随后发表的著名论著——《冰期之庐山》,曾经像发现中国猿人那样轰动过我国地学界。由于李四光教授对地质学的卓越贡献和他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开创性工作,使得他的论著具有特殊的影响,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承认和应用,南起广西、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沙漠科学领域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助推沙漠科学领域青年学者成长和《中国沙漠》发展,经主管领导提议、主编同意,《中国沙漠》编辑部决定成立青年编委会。诚挚欢迎沙漠科学各研究领域的优秀青年学者加入。青年编委名额:初步计划50名左右,最终根据收到的符合要求的"《中国沙漠》第一届青年编委邀请表"份数决定名额。青年编委条件:1.年龄45周岁以下。  相似文献   

6.
闵庆文 《地理研究》2006,25(4):752-752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上午,来自国家建设部、农业部、环保总局、林业局、UNESCO北京办事处、FAO驻中国办事处、MAB中国国家委员会、GEF中国秘书处、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贵州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资环局、植物研究所、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研究》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浙江省青田县等单位的34位领导、专家、学者和《科技日报》、《科学时报》的记者参加了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成立暨遗产保护研究座谈会”。会议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党委书  相似文献   

7.
李慧 《地理研究》2006,25(3):560-560
按照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史研究规划,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负责整理中国古代地理名著。侯先生遂于1957年夏天邀请顾颉刚、谭其骧、黄盛璋、任美锷四位著名学者分别注释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四部地理著作《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汇为第一辑,195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为《中国古代地理名著选读》。因出版时间早,该书在“文革”以后就很难找到,学界一直盼望再版行世。在初版46年之后终于由学苑出版社重印。《禹贡》是我国最古老的传世文献之一《尚书》中的一篇,也是我国最早富有系统性、科学性记述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地理学报》2004,59(1):F002-F002
中国科技信息所于2003年12月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发布200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据中国科技信息所统计全国1533种科技期刊结果:2002年《地理学报》影响因子为2.301,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名第3位,在地质地理类期刊中排名第2位;总被引频次为1204次,在全国科技期刊中排名  相似文献   

9.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7,27(1):20-20
由广东省地质学会、香港地质学会、广东省地质调查局、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联合主办的粤港珠江口地区地质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3-24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粤港地质界、地理界8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30多位研究生、大学生列席聆听学术报告。35位粤港地学家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研究范围涉及地层、构造、城市地质、海洋地质、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产地质、风暴潮沉积、第四纪沉积、地下埋藏古树、地质灾害等地学领域。《广东地质》为大会出了《专辑》(《广东地质)22卷1期)。与会者饶有兴趣听取和观看了香港同行关于2004年圣诞节印度洋强烈地震引起海啸的地质效应及其对香港及珠江三角洲的启示的实地考察报告和现场录像。  相似文献   

10.
地质学在农业上的拓展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科学向农业拓展并交融渗透,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农业地质学.当前,从国内外对农业地质的研究现状来看,其愈来愈被广大地学和农学科技人员所重视.农业地质学为全球地质科学和农业科学结合并推进其向纵深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我国开展了大区域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简要综述农业地质的发展历史,从农业地质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谈起,并列举大量实例,分析、阐明了农业地质研究工作在农业生产及其生态环境中的独特作用、发展趋势,对今后如何开展该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地质学会是一个历史悠久、颇有影响的学会,自1958年成立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长期以来,内蒙古地质学会积极组织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在开展学术交流、地质普及、科技咨询、举荐和培养科技人才、为政府和会员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荣获全国和自治区先进学会的光荣称号。内蒙古地质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召开之际,我国地质工作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预示着地质工作的又一个春天,具有里程碑意义。蓬勃发展的地质事业,也必将为地质学会的工作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广阔的空间,学会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宋正海 《地理研究》1983,2(2):108-109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一次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12月20-24日在广州召开.来自44个单位的73位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75篇.这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地学史研究的一次大检阅,充分显示出我国在地学史研究方面已经具有一支可观的队伍,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陈传康副教授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严杰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夏湘蓉总工程师作了国际上地学史和地质学史研究动态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末,由吴传钧主编的《中国学术大典·地理学》总结百年来研究中国地理的国际学者。"在20世纪前后约60年间,美、欧、日等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一些近代地理学的创建者来华考察。虽然动机不一,但也撰述了一些水平较高的地质地理学著作,促进了近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其中20世纪20年代在上海沪江大学执教的葛德石(George B.Cressey)所著《中国地理基础》一书,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中国近代地理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地貌学家协会(IAG)、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支持,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和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广东丹霞山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承办的“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丹霞地貌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暨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1 年10 月28-31 日在广东省韶关市隆重召开。来自新西兰、波兰、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韩国、日本、中国等9 个国家95位专家、学者及景区技术与管理人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郦道元生平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公元4世纪初期起,在中国发生了一场大交流中,出现了许多地理学家和地理著作。而其中最杰出的地理学家是郦道元,最杰出的地理著作是他昕撰的《水经注》。郦道元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名著,也是一部爱国主义著作。  相似文献   

16.
褚绍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培养了我国第一位地理教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前理事长陈澄教授)。褚先生在建国前即编著了《地理学习法》《中国地理概要》等专著。建国后,褚先生编写了《新中国地理》《徐霞客游记》等著作,主编《地理教学丛刊》和《地理教学》杂志,还与孙大文先生一同编著了《地理教学法》一书(1982年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7.
《西部资源》2009,(3):49-49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和德国波茨坦地学研究中心两位教授组成的地质科考组到阿尔山考察了驼峰岭天池、天山天池、杜鹃湖、地池、燕山等火山、湖泊地质地貌,并根据地质地貌的不同提取火山岩样品,收获了三枚火山弹。刘嘉麒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他是第一个把玛珥湖概念引入中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中前50名期刊排名期刊名称影响因子排名期刊名称影响因子1 PEDOSPHERE 2.8352中国科学D 2.6903干旱区地理2.6824岩石学报2.5565地质学报2.4386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4377地理学报2.1368地质科学2.0089冰川冻土1.90610中国沙漠1.87011高原气象1.86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农业科学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与地质背景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越来越多的农学家和地质地理工作者应用地质学的某些原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他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为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势资源的强化开发、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矿物饲料、矿物肥料的利用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改革施实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地质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地理学和技术科学间的相互渗透、结合与交叉,孕育了农业地质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当今社会生产对矿产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矿床学又称之为矿床地质学、经济地质学,是地质科学发展的主要学科之一,对发展我国地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矿床的研究,分析各个矿床的特征、成因、时空分布等。本文重点探究矿床成因的基本模型,阐述地质时-空边界成矿的普遍性,并针对成矿机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