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纳斯湖的形成及湖周第四纪环境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纳斯湖成因及湖周第四纪环境变化的研究表明:晚更新世早期存在古哈纳斯湖;哈纳斯湖周在早更新世气侯较温暖、湿润,中更新世气候变冷,开始大面积发育冰川,晚更新世至全新世,冰川不断退缩,标志气侯不断变干。并提出了哈纳斯河流域冰期划分的新依据和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2.
南四湖演变过程及其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昭庆 《地理科学》2000,20(2):133-138
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四湖演变过程及其背景进行了分析,指出四湖成因及演变过程有所不同。昭阳湖演变由大到小而微山湖则相反,独山湖应运而生,南阳湖因下游淤塞而成,它们的演变与黄河泛滥、运河的改道及人工对运河的运作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运用查阅历史文献,地层剖面分析、地名考证,卫片译等多种方法确证了莱州湾南岸古湖泊的存在,同时研究了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莱州湾南岸有巨淀湖,黑冢泊,别画湖等古湖泊,它们形成于距今约6000年以前,系由河口湾泻湖演变而成,该区古湖泊经历了中全新世全盛期和晚全新世收缩期两个阶段,湖泊消亡的原因是气候变干,河道迁移,人类活动影响等,其中河道迁移是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的地质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来地质学的研究是要解决地质营力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地质作用在自然环境中的效应问题,并不是对某个地质学科的发展趋势作一般性的评述,而是按照地球动力系统的作用过程一地质营力(包括人类地质营力)的运动规律研究它的发展、趋势、反馈、平衡等问题,为保持良性生态循环提供理论依据。1 青海湖地质历史演变概略青海湖盆地的发展雏形可追溯到古生代,它与共和盆地原为一体,均受区域构造体系的控制,以北西向和北北西向构造线为主,形成菱形断陷沉积盆地。在中生代初,原菱形盆地受北西断裂的影响发生中间隆起,逐即发育成为青海湖南山并将盆地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姊妹盆地:共和盆地、青海  相似文献   

5.
湖泊及其动态变化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监测并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湖泊动态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应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基于ENVI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分别以洱海和潘阳湖为例,利用单波段阈值法、波段组合法等方法提取了湖泊水体现状信息;通过波段运算、波段替换等方法提取了湖泊的动态变化信息;对比分析了高原湖泊和平原湖泊两类湖泊动态变化信息提取监测效果。研究表明:应用波段组合法提取湖泊水体信息有较高的准确度,而缨帽变换法提取湖泊水体信息准确度偏低;受湖泊界限标准不统一、季节性水域变化,湖泊周边地理环境等影响,平原湖泊水体分布状况较高原湖泊水体分布状况复杂,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结合使用更适用于平原湖泊遥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6.
额济纳平原广大的戈壁滩植被极为稀少,绿洲主要分布在东、西两河的沿河地带以及古日乃湖盆地区,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及地质地貌条件是额济纳平原绿洲生态环境退化的动力条件和物质基础。人为的破坏自然植被,减少河流来水量,是额济纳平原环境退化的根本原因。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黑河进入额济纳平原区水量的不断减少,导致西居延海、东居延海相继干涸,绿洲面积不断减少,植被退化严重,从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产生和加剧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概括起来,额济纳平原绿洲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湿地减少、植被退化、土壤盐渍化以及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70~80年代中期,湖泊沉积研究受油田开发的带动而得以兴起;80年代中期之后,科研力量不断壮大,研究的内容侧重气候变化,研究区域不断扩大,方法不断完善,测年手段更趋精确;近几年来又特别注重研究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湖泊,强化短时间尺度研究,注重人为因素对湖泊沉积环境的影响。今后该领域研究应注意加强环境指标的综合运用与定量化研究,强化分析环境演变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尽快建立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积极开展极地地区湖泊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兴凯湖北部平原的发展与湿地的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兴凯湖北部平原和湿地的形成与发展,过去研究的较少。在国家科技攻关时对其进行了专门调查研究,了解到它是在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积冲积平原。发现自晚更新世TL63900a±3190a至TL12190a±610a间,有5道沙堤在兴凯湖北部平原上形成,第Ⅴ道沙堤以南的湖积平原,宽15.5km,由3道湖成沙堤和2道支堤将其分隔成一些湖滩、洼地和小湖,形成湖滩湿地和洼地湿地(类似海岸带的泻湖湿地)。平原的形成是沼泽湿地发生发展的基础,随着湖岸线的迁移,沙堤之间的湖滩、洼地和小湖,水体不断沼泽化,大约于9000a前以来发育泥炭沼泽,在距今7500a至5000a间和3000a至2000a间气候较为湿润,沙堤间滩地、洼地和松阿察的古河道河漫滩地带广泛发育沼泽湿地,不断进行泥炭积累。第Ⅰ道与第Ⅱ道沙堤之间的沼泽湿地,属强度沼泽化地区,生长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和毛苔草(Carex lasiocarpa),是兴凯湖北部平原难以开发利用的湿地。  相似文献   

9.
太湖的形式与演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景存义 《地理科学》1989,9(4):378-385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河套平原耕地盐碱化时空演变及其对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河套平原为研究区,利用RS和GIS技术在野外样本采集的基础上,以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和LandsatTM/OLI、GF-1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计算盐碱度与波段的相关性构建出反演模型,以专家决策树进行分类,对2006~2014年耕地盐碱化进行动态监测,并分析了不同盐碱化程度农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结论表明:2006~2014年研究区域非盐碱耕地和轻度盐碱耕地面积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减少幅度为6.23%,占耕地总面积的3.55%,NPP先增后降,减少了2.06%;中度盐碱耕地面积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净增加幅度为22.40%,占耕地总面积的5.10%,NPP先不变后增加,增加了6.73%;而重度盐碱耕地面积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净减少7.68%,占耕地总面积的1.55%,NPP则持续增加,增加了3.81%。总体上看,9 a间虽然因为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度盐碱耕地面积增长,但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不断增加,且改良区域的NPP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盐碱地治理取得了成效。  相似文献   

11.
高邮湖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廖高明 《地理学报》1992,47(2):139-145
高邮湖地区古为古潟湖浅洼平原,局部浅洼地段有小湖泊。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由于治河者多采用在黄河北岸筑堤南岸分流以保漕为主的政策,把大量黄水引泻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使高邮湖诸小湖的湖面不断扩大,曾一度发展到五荡十二湖,到了明代后期,才基本上汇为一湖。  相似文献   

12.
猪野泽及其历史变迁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并成 《地理学报》1993,48(1):55-60
运用卫星图象解译、水量均衡匡算、沉积物分析和历史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古猪野泽的范围及其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3.
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演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通过层序地层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表明,自32000aB.P.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湖泊盆地至少经历了七次湖泊大水期。利用水体离子域聚类分析和综合分析,确定了湖泊演化过程中的阶段性和方向性,阐明了区骨湖泊在其耗散结构中的时空位置,并指出离子域和物质流的发展趋向,用地球场效应关系建立了可可西里地区湖泊的演化模型。  相似文献   

14.
吉兰泰盐湖的形成,发育和演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耿侃  陈育峰 《地理学报》1990,45(3):341-349
吉兰泰盐湖的演化过程有着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地貌结构、沉积特征、盐化学特征以及人为活动对盐湖的影响,可以认为:全新世以来,吉兰泰盐湖演化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早全新世的咸水湖、中全新世早期的硫酸盐型盐湖、中全新世晚期的硫酸盐-氯化物型盐湖、晚全新世的氯化物型盐湖和现代干盐湖。现今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盐湖正向沙下盐湖转化。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博斯腾湖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与环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通过对新疆博斯腾湖地区沉积物的孢粉分析,讨论了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和气候变化的四个阶段,冻结结合其它沉积特征,反映了这一时期湖泊的水面的收缩和扩张的状况和自然环境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全球气候恶化,洪涝、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科学研究预测区域乃至全球环境演变趋势,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成为目前全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要科学的掌握环境变化的规律,就必须研究过去的环境变迁,沉积物无疑是最好的研究对象。而湖泊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直接出露于地表,其沉积物则是最好记录环境变化信息的载体。近几年来元素地球化学在研究湖泊演变历史,揭示湖泊环境变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今后的工作应着眼于分析研究引起源泊环境变化的原因,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演变规律,进而对未来环境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和对自然灾害进行防治,或许是今后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运城盐湖沉积环境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城盐湖位于山西地堑系运城断陷盆地内的次一级深断陷内。本文通过分析运城盆地新构造运动和运城盐湖区的地层,认为新构造运动对湖盆的形成和湖水、盐份和沉积物的补给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盐类矿物的沉积与气候变干有密切的关系;运城盐湖是特殊的构造和气候条件下的产物,是更新世早期古湖的残余。  相似文献   

18.
青海湖流域沼泽化草甸形成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立华 《地理科学》1997,17(3):271-277
青海湖是一个较特殊的巨大微咸水湖。溥 海湖流域沼泽化草甸具有明显的湿地生境特征,其形成发育和时空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大于等于10℃的积温和5月至9月的降水及年湿润系数。根据主要气候因子作出了湿地率与该环境形成发育的主要气候因子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李锋  李天杰 《极地研究》1997,9(4):24-29
利用南极长城站地区西湖底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背景值,对西湖底沉积物元素的时序分布规律及其指示的环境意义作了较细致的研究。研究表明,湖底沉积物元素的时序变化规律与站区自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尽管元素的时序变化滞后于自然环境的波动,但对研究长城站地区自然环境演变仍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尤其是S元素的异常变化,可能揭示出长城站地区两次规模较大的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分阶段地研究了广东东部行政区域及其中心的演变过程,认为演变的总趋势是行政系统与自然系统、交通系统、经济系统的耦合。据此,文中提出了历史结论对惠州规划、发展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