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矿产资源统计预测国际学术讨论会(IWSPMR)1990年10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到会中外代表112人,其中外国专家13人,国际数学地质学会主席R.B.Mc Cammon(美),著名数学地质学家F.P.Agterberg(加)等出席了会议。会议主办单位为国际数学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地质数据存储、自动处理、检索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单位为加拿大地质调查所。  相似文献   

2.
在南非德班刚结束的第XV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简称INQUA)大会上,中国著名第四纪地质学家安芷生当选为INQUA副主席,他是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提名,并经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各成员国国家代表会议投票选举产生的。安芷生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是国际著名黄土专家,曾任第XIV届INQUA黄土专业委员会主席。此次他当选为INQUA副主席,是继刘东生教授之后,第二位在INQUA执委会任职的中国科学家。刘先生曾连续4届共17年在INQUA执委会中任职…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月十二至十六日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93项和澳大利亚地质学会在西澳首府佩斯召开第二届国际太古宙讨论会,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英国、美国、苏联、印度、丹麦、西德等13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四百余人参加了讨论会,我国代表四人出席此次会议,会议讨论的内  相似文献   

4.
《第四纪研究》2008,28(6):1022-1022
第12届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国际会议于2008年9月18~22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来自物理、化学、地质和考古等领域的近二百名第四纪年代学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其中140多位来自国外。本届会议科学委员会主席由2008年Appleton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Ann Wintle教授担任,参加此次会议有《第四纪年代学》杂志主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地质学家Rainer Grun教授,印度物理学家Ashok Singhvi教授,和丹麦Riso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Andrew Murray教授等国际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83项(IGCP283)是今年二月在巴黎召开第十七次IGCP执行局会议上批准、今年新设立的一个科研项目.该项目以我国地质学家肖序常教授为首,包括苏联地质学家多勃列索夫(N.L.Dobretsov)教授,美国地质学家柯尔曼(R.G.Coleman)教授和北京大学何国琦教授组成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计划.研究时限从1989年开始,1993年完成、为期5年.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铁道学会、中国水利学会、水电部松辽委员会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冻土学术会议,于1986年8月19日至2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有关部门84个单位的173位代表及国际冻土协会副主席、美国第四纪研究会主席T.L.辈伟教授为首的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教授十多位专程来我国参加了会议,并宣读了他们的论文。提交会议的论文共216篇。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29项目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于1983年5月9日至13日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布瓦尔(Burwalls)会议中心举行会议,会议由工作组主席J.W.考依博士主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的36名地质学家:中国(3),苏联(3),美国(6),加拿大(1),法国(2),西德(2),丹麦(1),瑞典(3),西班牙(1),澳大利亚(1),英国(13),其中正式委员11人,通讯委员21人。中国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全国委员会及中国地质学会派遣了界线工作组正  相似文献   

8.
会议消息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于1979年9月15—19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思神山胜地(Spirit Mountain Resort, Duluth)召开了第五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 分会成员:M. Kamal Akaad (埃及) Fernando F. M. de Almeide (巴西) M. J. Frarey (加拿大) H. L. James (美国)(主席) K. A. Alumb (澳大利亚) S. N. Sarkar (印度) P. K. Sims (美国)(秘书) A. P. G. S(?)hnge (南非) Eric Welin (瑞典)  相似文献   

9.
今年七月八日至十七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第12分组,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主持。近一百人参加了该组织的活动,其中主要是北美和西欧的数学地质学家,少数来自东欧、日本、泰国、非洲和南美。在国际数学地质界较为有影响的人,如美国的 D.F.Merriam 教授(IAMG 前主席)、E.H.Twhi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87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2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英文简称INQUA)大会的决议,并经中国政府同意,第13届INQUA大会将于1991年8月2日至9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会址将设在第十一届亚运会运动员村中的“中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持召开。预计有上千名外国学者和几百名中国代表出席这次会议,这是INQUA自1927  相似文献   

11.
第38届国际煤岩会议于1985年9月23~28日在南斯拉夫杜勃罗夫聂克(Dubrovnik)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2个国家共62名代表。其中联邦德国11人,英、美、法、澳、荷各四人,苏、波、比各3人,东道国南斯拉夫6人,其余为来自日本、巴西、新西兰和加拿大的代表。我国以客人身分(不属会员国)参加了会议。由于出席会议的人数不多、采取了全体大会的形式进行。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2.
今年四月一日在塞浦路斯首都尼克西亚召开的国际蛇绿岩会议是一次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讨论会。它是根据“国际地球内部化学”、“火山学委员会”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三十九项,由“蛇绿岩委员会”倡议召开的。 这次会议有四十个国家,三百多名代表参加。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南斯拉夫、西德等代表团规模较大,达四十多人,我国地质学家代表团共七人,属中等规模。此外还有阿根廷、智利、加拿大、瑞典、南非、澳大利亚及阿拉伯等国家。参加这次会的有四十多名女代表,还有研究生、大学生随导师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3.
侯德封院土(1900~1980)是新中国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他是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倡导者和支持者。在他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时,成立了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在50年代初他就提出化学地理这一概念,为后来第四纪地球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是一位兼蓄并容的地质学家,对地质学各分支学科都予关注和支持。侯德封先生一生培育了许多地质学科的新方向,和新机构,他培育了几代中国地质和地球化学家  相似文献   

14.
《岩土力学》2005,26(4):512-512
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THMC第三次研讨会(The3rd Workshop of the International DECOVALEX-THMC Project)于2005年2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组织承办,来自瑞典、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芬兰和东道主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的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冯夏庭研究员任组委会主席,并与本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Yucca Moutain核废料研究地下实验室项目负责人Chin-Fu Tsang和国际…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研究》2005,25(2):183-183
新一届《第四纪研究》编委会于 2005年 1月 29日在北京召开,出席编委会会议共计 27人。会议由编委会主任刘嘉麒主持。他首先就《第四纪研究》新一届编委会人员组成情况(见本期封底)和编辑部的人员作了简要介绍,对编辑部办刊的学术方向提出了看法;他认为《第四纪研究》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16.
朱敬民 《岩土力学》1989,10(2):88-89
第六属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1987年8月31日—9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持下,并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加拿大国家小组、加拿大冶金采矿学院和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协助下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577人,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冰岛等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13人(台弯1人)。这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25周年,所以格外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五月间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四纪研究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理学部、第四纪研究委员会、苏联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及苏联地质矿产保护部联合召开的。会议自五月十六日到廿四日共进行了九天。大会讨论的主要内容为:(1)第四纪与第三纪的分界问题及第四纪本身的分界问题;(2)区域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大会共分以下几个小  相似文献   

18.
1988年2月14—21日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Adelaide)由澳大利亚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和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主持召开国际地球物理会议和展览会。 1988年2月21—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爱尔帕索(ELPaso)召开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西南分会会议。 1988年3月20—23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召开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年会。 1988年4月5—6日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诺曼第(Norman)召开阿纳达科盆地专题讨论会。  相似文献   

19.
第7届国际矿床地质协会SGA-SocietyforGeologyAppliedtoMineralDeposits双年会是重要的国际地学学术会议之一。今年的SGA会议于200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52个国家、2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际地质大会前主席、加拿大著名地质学家W.S.Fyfe教授和加拿大Alberta大学J.P.Richards教授在大会上分别作了“我们100亿人口的新世界所面临的可持续资源新技术需求”和“矿业-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引擎”等主题报告。此次SGA会议的主题是矿产勘查与可持续性发展,并分设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影响模型、表生成矿作用、海底…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是由各国地质机构和学术团体代表组成的、每隔4年定期召开的国际地质学术会议,于1876年创立,创立委员会主席为美国地质学家J.霍尔。大会的宗旨是: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合作,为地质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发展作贡献;为各国地质学家的学术交流提供集会场所;为地质学家的野外考察提供机会。大会无定期刊物。每届大会的会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