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新疆西南天山大山口金矿床中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了40Ar-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谱线特征均为马鞍型,其坪年龄为(207.16±0.85)~(212.59±0.68)Ma,最小视年龄为(205.54±6.56)~(210.78±6.79)Ma,等时线年龄为(205.67±1.68)~(212.43±2.42)Ma,三者均十分接近,说明所测2件石英样品的年龄值可信.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西南天山一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也发生在此时期内.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西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成矿主阶段的石英样品进行了 4 0 Ar- 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 ,谱线特征为马鞍型 ,其坪年龄为 2 10 .5 9Ma± 0 .99Ma,最小视年龄为2 0 8.0 7Ma± 1.2 2 Ma,等时线年龄为 2 0 7.14 Ma± 1.92 Ma,三者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石英样品的年龄真实可靠。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结合西南天山大区域内金、铜及其他矿种的成矿部分集中在印支期这一现象 ,认为西南天山在印支期一定存在着某种缺其不可的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 ,在区域内统一制约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西南天山布隆金矿床成矿作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位于新疆西南天山阿合奇县的布隆金矿是一个国内较少见的低温热液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它赋存于上泥盆统细碎屑岩中,金矿体受层间缓倾斜破碎带控制。根据矿脉矿物组合及相互穿插关系,原生成矿期成矿作用可分为:①黄铁矿-石英阶段;②石英-黄铁矿-菱铁矿-重晶石阶段;③方解石-石英-重晶石阶段和④重晶石阶段。年代学研究表明,主成矿阶段(②阶段)含金石英脉RB-SR等时线年龄为258±15MA,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晚二叠世末,与中亚南天山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发生时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柴蚂金矿床位于陕西凤太矿集区的西北部,矿体产于长沟-八卦庙向斜和长沟-打柴沟背斜核部和两翼的NWW向脆韧性剪切构造带中,赋矿地层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的斑点状铁白云质粉砂质千枚岩。金矿化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2种。成矿过程划分为早期石英-碳酸盐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石英脉阶段。对主成矿阶段热液蚀变形成的绢云母开展40Ar/39Ar测年研究,获得坪年龄为(219.0±2.0)Ma,指示其成矿作用始于219 Ma左右,即晚三叠世。前期工作获得该阶段碳酸盐矿物的Sm-Nd同位素年龄为(203.0±1.6)Ma,2个年龄值可能限定了成矿作用的上限与下限。结合前人有关区域地质与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柴蚂金矿床属于造山型金矿床,其成矿作用的多阶段性与剪切带长期演化过程中的构造递进变形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柞水-山阳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矿找矿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然而区内金矿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直接制约矿集区金矿床找矿工作。夏家店金矿床是该区大型金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类型有角砾岩型、碎裂岩型、糜棱岩型3种。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由硅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萤石化、重晶石化等,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硅化、方解石化、萤石化。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阶段。文章选取夏家店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萤石等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试工作,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9.64±0.98)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特征,认为夏家店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有关。据此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矿床成矿年龄厘定在140Ma左右,为秦岭造山带伸展的地球动力背景下构造-岩浆热液演化的产物。通过与区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对比,文章首次提出柞水-山阳矿集区存在140 Ma左右的金矿床成矿事件,为下一步在柞水-山阳矿集区开展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桐柏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桐柏县围山城地区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上一个重要的金银矿集区,主要有破山大型银矿床、银洞坡大型金矿床和银洞岭大型银矿床.文章对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内的蚀变矿物开展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其中在破山银矿床内蚀变云斜煌岩的黑云母里获得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9.0±1.1)Ma,等时线年龄为(128.4±3.5)Ma(2σ),MSWD=0.12,40Ar/36Ar初始比值为(304±84)(2σ);银洞坡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73.8±3.2)Ma,等时线年龄为(373±13)Ma(2σ),MSWD=0.073,40Ar/36Ar初始比值为(301±320)(2σ);银洞岭银矿床矿化蚀变岩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77.4±2.6)Ma,等时线年龄为(377.8±5.7)Ma(2σ),MSWD=0.70,40Ar/36Ar初始比值为(312±55)(2σ),这些年龄基本上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包括银洞坡金矿床、银洞岭银矿床和破山银矿床)的形成与二郎坪弧后盆地闭合导致的碰撞与挤压变质作用有关,均属于造山型金银矿床.由于受后期梁湾岩体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影响,破山银矿床可能遭受了改造,故在矿区蚀变云斜煌岩的黑云母里记录下了这期较晚的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7.
豫西吉家洼金矿位于熊耳山金多金属矿集区西部,是一构造蚀变岩-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近南北向断裂带中,在倾向上呈"Y"字型分布,矿化以细脉-网脉状、浸染状黄铁矿化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金矿。热液成矿过程包括4个矿化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本次工作对吉家洼金矿床主要成矿阶段(Ⅲ)的闪锌矿进行了Rb-Sr同位素测年研究,以限定成矿时代。结果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为118.2±2.4Ma,表明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该年龄与熊耳山地区中的庙岭、祁雨沟、公峪等金矿床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对于整个熊耳山地区的金矿成矿年龄具有一定的约束意义。锶-铅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吉家洼金矿的成矿物质为壳幔混源,新太古界太华群基底及其重熔形成的花岗岩体可能为铅同位素的主要物源。我们认为,吉家洼金矿床是熊耳山地区在早白垩世区域性强烈的构造-岩浆-流体活动事件的产物,是整个中国东部金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马头滩金矿区位于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西段南缘,矿床成因研究表明,马头滩金矿的形成受该韧性剪切带的控制。为探讨马头滩金矿的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开展了石英流体包裹体成分及Rb-Sr、白云母Ar-Ar和硫化物S同位素分析。石英的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58.8±6.8Ma,限定了该矿床的形成时代,40Ar-39Ar坪年龄为256.0±1.0Ma,与成矿作用及秋格明塔什韧性剪切带西段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作用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成矿作用与走滑剪切作用密切相关。S同位素及石英包裹体气液相成分特征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幔源特征,并有壳源物质参与,而由右行走滑剪切及随后的抬升作用导致的压力和温度的降低应是东天山地区剪切带型金矿床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Ar-Ar同位素计时、稳定同位素示踪、石英位错观察、差异应力计算和热水沉积岩研究等,探讨了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NW向无根揉皱石英脉含Au 0.5×10~(-6)~4×10~(-6),矿化元素组合为Au+Cu+Pb+Zn,Ar-Ar坪年龄232.58±1.59Ma;NE向石英脉含An大于4×10~(-6),可达37.2×10~(-6),Au为主,Ar-Ar年龄为131.91±0.98Ma。研究表明:①泥盆纪热水沉积岩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矿源,成矿热液水以岩浆水为主,从矿质富集到成矿至少经历了印支期挤压推覆、韧性剪切→印支晚期—燕山期岩浆热液作用;②印支晚期和燕山早期(即韧性构造变形向脆性变形的转换期)是本区金矿成矿的高峰期;③多期成矿作用叠加、多次脉动式构造活动的“应力泵”作用是该超大型金矿床成矿的主因。  相似文献   

10.
望峰金矿床位于中天山北缘冰达坂韧性剪切带内,成矿单元划分属于博罗科努多金属成矿带内天格尔-可可乃克次级成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糜棱岩化花岗岩中,主要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糜棱岩型矿石。对两种类型矿石中的绢云母进行~(40)Ar/~(39)Ar测年,获得坪年龄分别为(250.9±3.0)Ma、(255.8±3.0)Ma,两个样品正反等时线年龄与坪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坪年龄结果可信,可以代表成矿年龄,说明望峰金矿床的主成矿期时代为晚二叠世末期,且蚀变糜棱岩型矿石的形成时代比石英脉型矿石略早。结合矿区地质情况及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望峰金矿床是剪切带型金矿床,冰达坂韧性剪切带控制了望峰金矿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1.
成矿系统研究,是在一般矿床成因研究基础上,着重从宏观上,从成矿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有机结合上来探讨区域成矿规律,可以从整体上全面认识成矿的发生、发展和作用过程.它是矿床学向系统化、全球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成矿规律既是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成矿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翟裕生  邓军  彭润民 《矿床地质》1999,18(4):323-332
本文以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和区域岩石圈组成为基础,将中国大陆划分为6个成矿域:天山-兴蒙成矿域,塔里木-华北成矿域。秦-祁-昆成矿域,扬子成矿域,华南成矿域,喜马拉雅-三江成矿域,并描述了它们的基本下,按照不同地质时代,简述了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与主要矿床过程,并从中国近处大地构造背景和地质成矿演化历史出发,探讨了中国区域成矿特色,初步提出8点;(1)大陆边缘成矿显著;(2)发育叠加复合成矿作用;(3)壳  相似文献   

13.
梅燕雄  叶锦华 《福建地质》2000,19(2):103-110
成矿年代学以成矿地质年代时间维为主线,应用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矿床和同位素地质等多学科综合技术方法,在维时空上研究成矿地质历史演化和规律。开展成矿年代学研究,不仅是运用的年代学测定方法,精确地确定一个具体太床的成矿年代,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成矿的序列性,研究成矿与异常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进而研究各种不同构造尺度上的成矿演化规律。成矿年代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西秦岭成矿带总结了 11个矿床成矿系列:①早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钼-钒-锰-磷-石煤-石灰岩矿床成矿系列.②晚古生代沉积作用有关铅-锌-铁-磷-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煤-黏土-砚石矿床成矿系列.③晚古生代岩浆作用有关铜-铅-锌-锡-铬-饰面超基性岩矿床成矿系列.④中生代沉积作用有关白云岩-石灰岩-煤-油页岩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5.
中国铀资源区域成矿特征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黄净白  黄世杰 《铀矿地质》2005,21(3):129-138
本文主要是论述中国铀资源区域分布规律性。根据中国区域构造形成、发展特点, 结合中国铀矿形成、发展特征, 总结了中国铀矿时空分布规律; 对比分析了世界产铀区铀矿的成矿环境,指出了中国铀成矿的区域属性; 重点论述了中国铀成矿域、铀成矿省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天山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形成演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隗合明  吴文奎 《地质学报》1999,73(3):219-230
笔者根据对西天山北部大量矿床和矿点研究,在对西天山成矿类型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该区金属矿床主要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类型,即:①与中酸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Cu-Fe-Au-MoO-W-Sn-Pb-Zn成矿系列类型;②与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建造有关的Cu-Fe-Au成矿系列类型;③与沉积岩、热水沉积岩有关的层控Cu-Pb-Zn成矿系列类型。每个成矿系列类型具有不同的成矿特征和成矿背景。成矿  相似文献   

17.
得尔布干有色、贵金属成矿区、带划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得尔布干成矿区位于蒙古-额霍茨克断裂与得尔布干断裂之间,可划分3个成矿亚区:①上黑龙江(拗陷)成矿亚区,位于得尔布干成矿区北部,以金矿化为主,铜次之,可划分出3个E-W向成矿带;②额尔古纳(隆起)成矿亚区,位于中部,以铅锌银、金矿化为主,铜矿化次之,可划分出3个NE向成矿带;③克鲁伦(半拗、半隆)成矿亚区,位于南部,以铜、银、铅锌矿化为主,金矿化次之,可划分2个NW向成矿带和1个NE向成矿带.  相似文献   

18.
阿尔金成矿带成矿单元划分及成矿系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尔金成矿带地处新疆、青海和甘肃三省的衔接部位,是我国西部重要的铁、铅、锌、金、铜等矿产资源重点勘查区之一,也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划分的Ⅲ级成矿单元之一。笔者以地层、构造、岩浆岩带和相关的成矿作用为标志,将阿尔金成矿带进一步划分为3个Ⅳ级成矿单元(成矿亚带),并概述了各Ⅳ级成矿单元的地质矿产特征;在此基础上,按照杨合群等(2012)提出的与各类地质建造有关的成矿系列细化为同生成矿系列、准同生成矿系列、后生成矿系列和表生风化成矿系列,构建了阿尔金成矿带的11个成矿系列家族和16个成矿(或矿化)系列,这将对该区域今后的找矿和勘查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矿床成矿系列(以下简称成矿系列)是矿床或矿床类型组合的自然分类,是矿床地质科学和矿产资源评价中研究成矿规律的成矿学理论之一。矿床在自然界并非单个(或孤立地)存在,它们靠成因联系,并相互依赖着构筑成矿床组合的自然体,赋存在与成矿作用相匹配的特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中,构成一个矿床成矿系列。即: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或构造运动阶段;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及构造部位;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形成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自然体,称为矿床成矿系列(陈毓川等,2006)。特定的时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内一个大地构造活动旋回(或相对独立的构造活动阶段);特定的空间域是指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亦就是成矿的地质构造背景,一般相当于形成的三级构造单元(或跨越、或包含在老的构造单元内);特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是指特定的时、空域中发生的地质成矿作用,即岩浆成矿作用,沉积成矿作用(在水体中沉积成矿),变质成矿作用,表生成矿作用,与岩浆、变质成矿作用无关的流体成矿作用(陈毓川等,2015);并形成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的自然体。  相似文献   

20.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主要由芒场、大厂、五圩3个矿田组成。文章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总结了丹池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新进展;论证了带内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带内燕山晚期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的含锡花岗岩,它具有高硅、高碱、贫钙、贫镁的特征;其在成因上为大陆地壳重熔的"S"型,可能源于桂北元古界四堡群或更老构造层的重熔,但也有幔源物质的混入。3个矿田中矿化的分带性明显,以花岗岩隆起为中心向外,矿化组合表现为高温W_Mo矿化、Zn_Cu_Sn矿化→高中温Sn多金属矿化→中低温Pb_Zn矿化→低温Sb_Hg_As矿化。成矿与成岩同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部分来自赋矿的泥盆系;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较多的大气降水的加入。同时,利用"缺位找矿"的思路,预示在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五圩矿田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