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矿工程》2011,(9):20-20
福建马坑铁矿是福建省地勘局20世纪发现、探明的华尔地区最大的铁矿床。根据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立项的国土资源部公益性“福建码坑铁矿钻探技术应用示范与科研基地建设”课题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2.
傅丛群 《探矿工程》2014,41(9):158-162
马坑铁矿——福建龙岩野外基地是全国首次以深部钻探关键技术研究为课题的科研基地,是以"福建马坑外围——大田深泉全国47#整装勘查组之一"为依托,全面收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应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钻探工艺技术,结合马坑矿区、石岩坑矿区钻探施工研究解决钻探技术难题,探索出深孔钻探技术组合优化的集成、创新性成果。建设具有科研、教学、培训和科普功能的深孔钻探技术应用示范与科研基地并建有应用示范与成果展示服务于社会。介绍了基地立项及建设情况,以及马坑铁矿钻探实践成果及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马坑铁矿是福建目前最大的铁矿床。它具有产出层位稳定,物质组份较简单,品位中等,变化小,有害杂质低,以及主矿体呈层状连续单一之特点。1976年,马坑铁矿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在福建省地质局统一领导与协调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科研部门、有关院校及生产单位共同承担。  相似文献   

4.
<正>福建龙岩马坑铁矿位于福建龙岩市新罗区曹溪镇马坑村,是我国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已查明铁矿储量约4.3亿吨,钼矿储量约8万吨。矿床产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Ⅴ)华夏地块(Ⅴ-3)永(安)-梅(县)晚古生代拗陷,其西侧为武夷隆起,北侧为闽北隆起,东侧是闽东中新生代火山断陷带(潘桂堂等,2009)。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再次开展了大量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骆金锭等,1980;葛朝华等,1981;赵  相似文献   

5.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坑铁矿是福建省已知的最大型"马坑式"磁铁矿床。利用历年地质资料、结合科研成果,对"马坑式"铁矿在找矿理念上三位一体的找矿模型开展研究,对该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进行探讨和预测,并通过对高磁异常开展深部钻探工程验证,证实区内高磁异常为矿致异常,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具有较好的深部找矿潜力,并为矿区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孙昌庆 《湖南地质》2000,19(3):173-177
本文以马坑铁矿浅部矿床为例,论述了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作者的研究表明,马坑铁矿浅部矿床的开发建设,在地质上是可能的,技术和经济上也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岩石力学及分形统计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探讨了扩容构造控矿机制及其在福建马坑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指出马坑铁矿床成矿过程与构造变形作用造成的扩容机制密切相关,其中,锯齿状断裂扩容构造及流体超压作用扩容是马坑铁矿床除接触交代作用外成矿的关键因素。锯齿状断裂扩容构造形成于伸展剪切作用,造成矿体沿倾向的尖灭再现。成矿流体超压扩容主要是由于流体沸腾作用引起,使岩石发生角砾岩化,其中大规模角砾岩是矿体的有利赋存部位。福建马坑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应重点关注大规模高强度的汇流扩容区。  相似文献   

8.
福建龙岩马坑铁矿床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坑铁矿是福建最大的铁矿床。近年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南京地矿所、长春地质学院、南京大学、福州大学、南京地质学校等单位对该矿床分别进行了工作,对其成因则有接触交代成矿说、复合叠生层状矿床说、陆源沉积热液叠加改造成矿说与海相火山沉积热液改造成矿说。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马坑式”铁矿含矿层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福建省的主要铁矿,多位于下石炭统林地组碎屑岩之上,中石炭统黄龙组—下二迭统栖霞组灰岩之下。这种以层控为特征,以龙岩马坑矿区为代表的铁矿,统称为“马坑式”铁矿。对其成因、控矿因素,目前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但共同的意见是:铁矿具有一定的层位。至于该矿的成矿时代,由于主要矿区矿层顶底板普遍强烈矽卡岩化、大理岩化,难  相似文献   

10.
大田武陵—漳平彭炉位于福建龙岩马坑—大田汤泉铁矿整装勘查区内,区内铁矿成矿类型为沉积-改造型和矽卡岩型,与铁矿有关的地层有经畲组、船山-栖霞组、溪口组等。综合2种类型的成矿特征,分析了该区地层、复式背斜构造、侵入岩与铁矿成矿的关系,结合地层、构造、侵入岩分布情况及磁异常特征,圈定了5个具有找矿潜力的靶区,分析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工作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北起福建永安,南至广东梅县,故称“永梅坳陷”,资源丰富,尤以“马坑式铁矿”为最著名。多年来,矽卡岩派观点一直统治着该矿床的成因解释。但通过近几年来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所谓“马坑式铁矿”为一受后期改造的沉积型铁矿。但在物质来源方面,还存在分歧。一派认为铁质来源于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2.
福建西南部马坑铁矿为一大型隐伏矿床,关于矿床的成因至今众说纷云,我们在一九七六~一九八○年曾先后对该铁矿的含矿地层及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以下几点认识。一、马坑式铁矿有一个稳定的含矿层位,下石碳统林地组与其上复地层之间的风化剥蚀面是马坑式铁矿存在的先决条件。二,加里东褶皱隆起后形成的北东向断陷盆地是寻找马坑式铁矿的有利部位。三、马坑铁矿的成矿作用是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气液迭加改造作用,沉积——热液迭  相似文献   

13.
闽西南坳陷内石炭纪海相火山岩类的空间分布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绍雄 《福建地质》2005,24(4):217-220
闽西南坳陷在石炭纪时,演化至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于海盆形成初期,随着坳陷加深,发育了一条呈北东东向横贯坳陷区的横张断裂带,使盆底开裂、引起海底火山活动。此带可称为上杭-德化构造、火山活动带。该带与南平-宁化构造带基本平行,后者作为控制闽西南坳陷北部的边界性构造,很可能也控制了上杭-德化构造、火山活动带的生成。在龙岩马坑等地,断裂已深切至上地幔,导致玄武岩浆的喷溢,而马坑铁矿正处于坳陷最深部位。福建已知的重要铁矿几乎均位于此带上,因此,是重要的铁矿成矿带。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西南部永梅坳陷的东侧,沿古生界古陆边缘分布有一系列北东向展布的构造断陷盆地。于下、中石炭统之间,在这些盆地中沉积有具工业意义的铁矿床。例如,马坑、潘田、洛阳、阳山等铁矿,这些矿床在其形成过程有共同的特性,尤其是马坑铁矿为最典型,所以将这些铁矿称之为马坑式铁矿。这些沉积铁矿床由于遭受后期的花岗岩化作用的影响,产生了  相似文献   

15.
马坑式铁矿位于闽西南晚古生代坳陷盆地内,是福建省境内最主要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受岩性界面及构造结构面控制,尤以硅钙面控矿作用显著。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定位于林地组(C1l)石英砂岩与经畲—栖霞组(C2j—P2q)碳酸盐岩的岩性界面(硅钙面)。通过对马坑式铁矿硅钙面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划分了五类主要的成矿结构面类型:林地组与经畲组—栖霞组、经畲组—栖霞组与文笔山组、经畲—栖霞组内部碎屑岩与灰岩、经畲组—栖霞组与花岗岩类以及推覆(滑脱)界面。研究认为马坑式铁矿主矿体受不同的物理化学岩性界面(硅钙面)控制,这种界面在构造活动及流体参与过程中容易形成扩容空间,构成成矿地球化学障,有利于成矿物质的沉淀富集。在以上认识基础上,建立了以硅钙面为主要成矿作用标志的马坑式铁矿成矿模式,认为运用硅钙面控矿理论指导闽西南地区找矿预测的具有重要的找矿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福建大田高星铁矿位于龙岩马坑—大田汤泉铁矿成矿带的北部,矿体受经畲组制约,呈层状或似层状,是在晚古生代铁矿建造的基础上,经过中生代岩浆作用改造形成的铁矿床,是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该矿床的主要成矿要素有构造位置、含矿建造、侵入岩和矿化蚀变等,据此建立了成矿模式;在有利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含矿建造与成矿岩体的有利配合、矿体及矿化蚀变分布,叠加物化探异常等预测要素后,建立了预测模型。对在闽西南地区寻找同类型的铁多金属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会议由福建省地质学会煤炭系统分会于1983年8月1日至6日在武夷山召开。会上宣读有关论文15篇,并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通过交流,对影响福建省龙岩组煤系发展远景起决定作用的缓倾角断裂构造的成因及其变化规律取得了比较统一的认识,但也感到一些问题有待深化。会议决定,在1984年上半年就此专题再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会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各依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局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25个、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9个、国土资源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5个、中国地质调查局业务中心32个、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实验室11个……  相似文献   

19.
周洁 《地质学刊》2009,33(2):F0002-F0002
2009年3月18日,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隆重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李小敏副省长到会致辞并介绍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地质环境保护情况。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作工作报告。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同志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各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主管厅(局)长、地质环境处处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负责同志,国土资源部部机关各司(局)、部其他有关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等共23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马坑铁矿区火山岩与铁矿原始铁质来源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坑铁矿为福建省一大型隐伏铁矿床,我们从一九七六年起,对矿区西矿段进行详查、勘探。在勘探过程中,对铁矿成矿作用作了一些工作。本文仅就铁矿主矿层的原始铁质来源与火山作用的关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