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本文利用川西高原4条树木年轮年表序列,分析了树轮年表和川西高原气象要素的关系。通过响应函数计算得出,树轮年表对川西高原6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反映敏感,由此重建了该地1617~1994年6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序列,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方程稳定,具有区域代表性。在重建的378 a中,10 a尺度的显著较高时段有2个,即1651~1670、1941~1960年;显著的较低时段有7个,即1691~1730、1741~1760、1771~1790、1801~1820、1831~1900、1911~1940年和1961~1990年。平均约27 a发生一次10 a尺度的突变,19、20世纪是川西高原6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多变时期,17、18世纪是平均最高气温的相对稳定时段。19世纪20年代和20世纪40年代升温显著,20世纪70~80年代降温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根据采自青海湖流域天峻地区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1061a树木年轮年表序列。通过响应函数计算得出,该年表对青海湖区5~7月气温和前一年年降水量反映敏感,由其重建了该地的年降水量序列,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方程稳定,重建的年降水变化比较可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10a时间尺度上年降水经历了11个偏多和偏少时段,其中6(7)个显著的偏少(多)时段分别是1001~1060、1131~1320、1411~1510、1691~1740、1811~1850年和1911~1940年(961~1000、1061~1110、1321~1410、1511~1650、1741~1790、1881~1910年和1941~2000年)。平均约53a发生一次突变,13~14世纪是年降水的多变时期,12、17和20世纪是年降水的相对稳定时段。 相似文献
3.
李焕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4,8(3):56-60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站1961-2007年共47 a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分析、小波变换、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阿勒泰地区近47 a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7 a阿勒泰地区夏季平均最高气温在波动中整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上升,90年代中期后升温趋势明显;夏季平均最高气温未发生突变;存在着18、12、8、5 a的年际变化周期;其未来变化趋势同过去一致,仍呈上升趋势。≥30℃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与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一致,且也未发生突变,而≥35℃高温日数的变化趋势与前两项则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呈上升趋势,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呈下降趋势,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为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又呈下降趋势。≥35℃高温日数在1974前后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4.
依据采自青海海西德令哈、乌兰的树木年轮资料序列与柴达木东北缘1961~2001年夏季(6~8)平均气温资料序列之间较好的同期相关特征,重建了柴达木东北缘夏季(6~8)平均气温千年历史资料序列。运用乘积平均值、误差缩减值等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序列可信。通过分析发现,在重建的1098a中,有7个主要的冷期和6个主要的暖期,重建的气温序列存在15个主要突变时段。周期分析表明柴达木东北缘夏季气温存在46、52、61、73、91、183a和366a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a和2~3a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5.
6.
选取伊春市1971-2010年的气温观测资料,进行气温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伊春近40a的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上升0.39 ℃/10 a.1971-1987年处于偏冷期,1988-2010年为增暖期,气温增幅明显.伊春近40a的高温天气日数呈上升趋势,低温天气日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逐年代上升,幅度较大,71-80年代气温非常寒冷,近代变暖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半个世纪最高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39,自引:8,他引:39
本文根据中国164个站1951-1995年极端气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各地区平均最高气温45年来的多年变化特征,指出中国北方趋势变化并不明显,80年代后期有明显上升,西南地区80年代后期急剧下降,长江流域以南6O年代降温后变化不大,青藏高原变化较小。冬季的多年变化也各不相同,有区域性差异。EOF分析表明中国各地大多数年份有相似变化趋势,也有一些年份长江流域以南与其它各地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8.
9.
1951~2002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总被引:66,自引:8,他引:66
利用1951~2002年全国733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我国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2年来,我国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呈现北方增暖明显、南方变化不明显或呈弱降温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全国各地基本一致,呈明显的变暖趋势;无论是年还是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我国年平均日较差多呈下降趋势,并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日较差亦均呈下降趋势,并以冬季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在年代际变化上基本呈现较为一致的步伐,即52年来主要的变暖均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均在90年代后期达到了近52年来的历史新高,近年来又略有回落. 相似文献
10.
近57年巴彦淖尔市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4年-201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9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来,巴彦淖尔市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呈现北部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南部,且近十年呈弱降温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全国各地基本一致,呈明显的变暖趋势;无论是年还是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年平均日较差多呈下降趋势,并在北部地区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日较差亦均呈下降趋势,并以冬季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在年代际变化上基本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即57年来主要的变暖均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均在90年代后期达到了近57年来的历史新高,最高气温近十年来又略有回落。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利用四川138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四川地区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10年四川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在时间变化上呈非对称性升温,年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31℃/10a和0.185℃/10a,后者增温幅度约为前者的1.4倍。年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在空间分布上多数地区也呈非对称现象,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在西部高原地区升温较快,但最低气温的升温速率明显高于最高气温,这导致气温日较差在高原西部地区下降幅度较大。年均最高气温在1980年代最低,2000年代达到最高;年均最低气温在1960年代最低,2000年代最高;年均气温日较差在1960年代最大,1980年代最小。年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在1996年和1993年发生转变,年均气温日较差分别在1973年和2005年发生了转变,年均最高、最低气温气候倾向率的不同及转变年的不一致导致气温日较差在转变年上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青藏高原4支记录超过1000 a的冰芯(普若岗日冰芯、古里雅冰芯、达索普冰芯和敦德冰芯)中氧同位素(d18O)10 a平均值变化,研究了青藏高原最近1000 a来的气温变化。4支冰芯记录的过去1000 a气温均是在冷暖波动中逐渐上升,但在变化幅度上存在区域性差异。利用4支冰芯记录恢复的青藏高原千年气温曲线表明,青藏高原中世纪暖期持续到13世纪,期间经历了3个暖期和冷期;14世纪和16世纪是相对冷期,15世纪和17世纪是相对暖期,17世纪末至1920 AD气候冷暖波动频繁;以后快速升温至今,目前为过去1000 a来最暖期。青藏高原过去1000 a气温的总体变化趋势与北半球气温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树轮记录的贺兰山北部5—7月PDSI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采自贺兰山北部3个采样点的油松树轮样本,建立了区域树轮宽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5—7月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与区域树轮宽度差值年表(RE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利用RES重建贺兰山北部1759—2005年来5—7月的PDSI变化,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达47.90%,且方程稳定。贺兰山北部5—7月的PDSI重建序列平均值为-0.41。重建结果揭示了20世纪20年代干旱事件和19世纪后期、20世纪中期两个显著湿润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中国西藏高原25个台站1971~2000年月平均最高气温 (Tmax)、最低气温 (Tmin) 及气温日较差 (ΔT),分析了西藏高原最高、最低气温的非对称变化。结果发现,西藏高原普遍存在非对称变化现象,以Tmax、Tmin显著上升,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Tmin增暖以秋季最为明显,ΔT显著变小主要是由于Tmin明显增暖引起的。Tmin的上升幅度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Tmax在3000~4000 m地区增温最大,而ΔT在4000 m以上呈显著的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参加,周秀骥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地区树轮和千年气候变化研究”于2008年批准立项,执行时间为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重大项目拟从建立中国典型气候区域的树轮气候网络入手,重建中国区域千年气候变化时间序列;通过非线性分析诊断,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热基沟地区的云杉树木年轮样本,重建了川西高原东北部地区1506年以来79月平均温度变化,通过逐一剔除法证明了重建方程稳定可靠,重建方程对观测时段(1966 2010年)的方差解释量为52.0%。重建结果显示,在过去的505年中,极端高温年份为69年,极端低温年份为54年,且存在7个暖期时段(1511 1526年,1530 1548年,1577 1590年,1612 1659年,1677 1688年,1704 1784年和1998 2010年)和9个冷期时段(1549 1576年,1591 1611年,1689 1703年,1785 1828年,1836 1856年,1864 1899年,1902 1931年,1934 1951年和1962 1997年),其结果得到了研究区周围其他树轮资料重建的温度序列的验证。同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周期信号检测,发现重建序列主要有2~5年,7~11年,12~26年,3~48年和120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19.
The 1920S Drought Recorded by Tree Rings and Historical Documents in the Semi-Arid and Ari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Eryuan Liang Xiaohong Liu Yujiang Yuan Ningsheng Qin Xiuqi Fang Lei Huang Haifeng Zhu Lily Wang Xuemei Shao 《Climatic change》2006,79(3-4):403-432
Using a network of tree-ring data, we show that there had been significant growth decline in the 1920s and early 1930s throughout
a wide area of northern China. This growth depression is indicative of a severe and sustained drought in the 1920s and early
1930s, which was then confirmed with a variety of historical and instrumental records including hydrological, meteorological,
and documentary evidence. The 1920s drought had a devastating effect not only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hydrological resources
and society in the affected areas, but also on natural vegetation, as inferred from the tree-ring network and historical records.
This research offers a picture of the drought calamity during the 1920s and early 1930s in northern China, and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to identify spatial anomalies of large-scale drought using tree-ring networks in the semi-arid and ari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