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983年3月18日,日本第274届灾害科学研究会在东京召开。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成员、地震预报联络会副会长力武常次在会上作了“关于东京直下型地震”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地球》2009,(2):1-1
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的“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展开防灾、减灾、救灾。  相似文献   

3.
全国目前唯一的综合系统研究灾害问题的自然科学期刊《灾害学》杂志,经有关部门审批、登记,正式创办、公开发行。创刊号将于年内和国内外渎者见面。灾害是人类生存、生产和文明建设事业的大敌,防灾抗灾事业维系着各行各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对四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     
《东北地震研究》2010,26(1):I0001-I0001
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防灾减灾的意识一刻不能放松,防灾减灾的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5.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设立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冈田义光1993年4月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担负地震研究的岩石圈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一分为二,新增设的“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始工作。对于创建30周年的该研究所来讲,在所内新设研究部一级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地震国,尽管历史上曾记录了许多地震灾害,但是这种地震灾害并不是仅仅留在过去的记录之中,而且也是将来很可能发生的灾害。专家们已特别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将会给首都圈乃至其周围地区带来很大灾害的大地震,还有可能发生东海地震和南关东地震。从防灾的观点出发,准确预报东海地震和  相似文献   

7.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机构变更1996年5月11日,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地震预报研究中心”更名为“地震调查研究中心”。这是以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为契机制定的“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出台后,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启动以来的相关举措。这...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发生在城市及邻近地区的破坏性地震造成的震灾损失,占同期震灾损失的85%。因此,城市应是地震防灾的重点地区。针对地震灾害的损失不可避免性;广泛的社会性;“一灾引起多灾”的综合性;复杂的多因子性等主要特点,防御及减轻城市震灾的主要对策应是:做好地震区划和城市地震烈度小区划,开展城市震灾预测与防灾规划,提高短、临地震预报水平,加强城市预报的管理与决策;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减少和控制灾害隐患;提高全民族的防灾意识;震后迅速抢险救灾;充分发挥政府在减灾中的职能等。  相似文献   

9.
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评价模型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提出用冻土热稳定性、热融敏感性及地表景观稳定性来评价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 并提出冻土环境的定量评价模型. 利用青藏公路沿线28个地温监测资料, 对冻土环境评价模型进行计算. 分析冻土热融敏感性与冻融过程和季节融化深度之间的关系; 冻土热稳定性与多年冻土顶板温度、年平均地温及季节融化深度之间的关系; 地表景观稳定性与冻融灾害之间的关系及产生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冻土热稳定性、热融敏感性和地表景观稳定性可用来评价和预报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为构筑抗灾性强的国度,制定以减少牺牲者人数和减轻灾害为目标,通过促进各式各样从政府到每一个国民主体的积极参与,更有效地实施政府整体的防灾对策,达到“自然灾害牺牲者为零”的要求,2008年7月15日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决定2009年度防灾对策和重点灾害、地震对策项目及其预算概算。  相似文献   

11.
土壤盐碱灾害已经成为全球最严重的、最受关注的环境地质灾害之一,它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及对人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之危害程度难以用经济损失来衡量,其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往往具有广泛性、潜在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因此,针对该类灾害的防灾减灾任务迫在眉睫.开展土壤盐碱灾害风险评价及调控研究是防治和减轻土壤盐碱灾害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对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的扩充和细化,也为制定减轻土壤盐碱灾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格局,探测了影响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采用6万多个山洪灾害历史记录数据,利用重心对比方法,从重心地理位置、聚集程度、移动趋势3个方面揭示了1951~2015年中国山洪灾害时空演变特征,初步分析了降雨、人口与山洪灾害之间时空演变的关系.进一步选取2000~2015年间相关数据,基于自然流域单元,构建了降雨、人类活动、地表环境相关因子,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测影响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的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中国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转移与降雨和人口分布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2000~2015年间山洪灾害空间分布呈现出区域分异特征,降雨因子的驱动大于人类活动因子和地表环境因子,地表环境和人类活动在成灾环境中具有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中国山洪高风险区包括川渝生态区、华南生态区、云贵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低风险度区包括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东北生态区.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理解山洪成灾环境、山洪灾害风险度分区,也为进一步做好治灾防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伍国春 《地震学报》2012,34(3):408-414
灾害作用于人类社会后成为灾难, 从而兼具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本文侧重灾害的社会属性, 分析日本近现代地震灾害的社会影响趋势变迁, 指出日本在不断总结灾害应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防灾减灾体制, 其防灾减灾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 灾害越来越具有多样性、 连锁性的特征. 在日本, 地震后的核安全不是新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前瞻性以致核危机扩大. 日本的经验提醒面临社会急剧变迁的我们, 防灾减灾需要考虑到社会变迁的前瞻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1990年6月8日,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改为“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为此,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荻原幸男先生在日本《地震学会新闻通讯》上发表文章指出:自1963年成立以来,作为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机构一直积极工作的“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于1990年6月8日改为  相似文献   

15.
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担负着供给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繁重任务。当供水系统遭到破坏,就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的困难。地震是破坏供水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多数未经正规的抗震设计。因此,对位于地震烈度较高地区的供水系统作出震害预测,对减轻城市灾害、作好城市抗震防灾工作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筹备,今天开成立会议,我热烈祝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成立,并祝大会成功.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灾害科学和防灾科学的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它将对我国灾害科学和灾害防御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灾害是人类的大  相似文献   

17.
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的研究对象有地震灾害、火山灾害、风水灾害、砂土灾害、冰雪灾害、海洋灾害,等等。研究开发工作的目的在于:①灾害预防;②防止灾害扩大;③恢复工作。业务范围(1)有关防灾科学技术的综合性试验研究开展集每个研究人员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和各项研究共同的基础性研究。(2)防灾科学技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提供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有关防灾科学技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发生巨大地震概率较高的东海地区,布设着世界上无以类比的高性能和高密度的观测网。就 M8的巨大地震而言,其短期前兆现象会在直径超过100公里的大范围内出现,尽管东海—南关东地区的24小时连续监视体制尚不能称之为万无一失,却可看成是所谓东海地震短临预报的有效手段。而且,在根据“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判定会”的设置以及认为 M8地震基本上可以预报的国民意识的基础上,地震防灾对策正在逐步推进。但是,除 M8的巨大地震袭击日本以外,M6—7的中等规模的地震也有很多,有时还造  相似文献   

19.
对青海省在资源开发的同时所伴生的各类灾害进行了分析,提出防灾减灾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减负”等于“加正”。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城市给水管道综合防灾规划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利用综合灾害指标的计算来获得综合防灾规划的决策依据。在综合灾害指标的计算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了10种灾害最终的评价权重;以地震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识别和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指标的计算为例,给出了潜在灾害的风险指标计算。最后以综合灾害指标为重要衡量标准,结合给水管道功能上的布局要求和系统的整体性要求,在烟台市开发区给水管道综合防灾规划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完成了给水管道的综合防灾规划。本文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生命线工程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