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二维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孟婵媛  王振宇  林海峰 《海洋测绘》2014,34(6):71-73,77
管线信息二维码自动生成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巡检管理和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对管线点和管线段二维码存储内容分别进行了设计,剖析了数据编码、纠错编码和最终码序列构造3个二维码生成的核心技术,重点讨论了数字模式下QR码数据码字的自动生成方法,并在Arc Map平台上编程实现了所选管线数据的批量二维码自动生成,为满足地下管线日常巡检业务需求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依比例、不依比例和半依比例符号数学定义的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业勋  黄鹄 《海洋测绘》2008,28(4):19-21
定义了一般地图符号后,在此基础上引入地物的真实像,通过地图符号与真实像相同、包含和半包含关系的讨论,分别推导了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数学定义。修改后的定义更能反映三种符号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定义的表达也更为简捷。  相似文献   

3.
正地图语法cartographic syntactics地图语言三要素之一。地图符号系统组合的结构方式与规则,反映地图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地图语义cartographic semantics地图语言三要素之一。地图符号所代表的信息含义,反映地图符号与制图对象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地图符号的本质和特征入手,根据具体应用把海岸带地形图符号进行分类和数据分层。最后,利用组件技术,设计完成了符合最新海岸带地形图图式标准的海岸带地形图符号库。  相似文献   

5.
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由符号数据库、符号调试工具和符号图形输出软件构成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思想,阐述了开放式符号库的设计原理与方法。介绍了笔者设计的基于微机的PCMSS实用地图符号系统。实践表明,利用PCMSS可以快速直观地生成和修改各种专题地图符号库,在多种介质上输出可视的、包括汉字注记的地图图形。本文提出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生成和应用数字地图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GPS/INS)组合方式。从频域角度对GPS码跟踪环及载波相位锁相环进行了数学建模,对INS辅助GPS码跟踪环、载波相位锁相环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这种组合方式的优点及缺陷,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三维符号构成及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敏  刘宁  丛凤波 《海洋测绘》2006,26(2):45-48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平面电子地图正在向直观、形象的三维电子地图方向过渡,而原来的二维地图符号已难以满足三维场景逼真性的要求,它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三维符号理论和技术的产生。由于三维符号如何构成及怎样标注尚无标准可遵循,在对三维符号的构成、分类及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模型符号的两种建模方法,实验表明它们切实可行,能较好地表达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8.
详细阐述了Turbo码的原理,围绕Turbo码技术具体实现了一个水声通信系统,并用VC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的结果及水池中获得的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案可使水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GPS信号Y码跟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针对美国政府对GPS实施A—S(Anti-spoofing)政策后恢复载波相位和跟踪Y码的两项技术,即码相关窄带平方技术和Z跟踪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用电子地图符号库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谢超  陈毓芬 《海洋测绘》2006,26(5):31-34
无论是纸质地图还是电子地图,地图符号库均是它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电子地图符号库存在的问题出发,详细叙述了基于用户的通用电子地图符号库的研制过程,最后简述了其实现方法及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电子地图符号库不仅符合用户的视觉感受,而且完全符合电子地图的显示要求。  相似文献   

11.
面向GIS的线状符号开放式多元设计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自银 《海洋通报》2003,22(1):70-76
提出一种跨越专业限制,用于快速绘制任意曲率曲线的开放式线状符号“组合配置法”设计方案,即用主干线、辅助线、辅助圆和点符号等四种子线型的有机组合描述目标线型,并详细论述了其数据结构、文件结构及子线型的实现方法。同时还提出伪码法用于解决满足国标要求的图廓整饰线,并对裁剪法作了简要阐述。上述线型设计方法已成功设计、实现并应用于“海底地形成图系统(MBChar)”,已服务于大陆架海底成图项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国内外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实现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所必需的通告符号与海图要素自动转换、改正位置自动计算、改正要素自动匹配等自动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矢量海图通告改正的自动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开放共享是地理信息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是实现陆海空地理信息融合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地理信息进一步融入信息行业的重要趋势。对于地理空间数据的开放共享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是对于地图符号的共享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未形成统一认识。本文对四个适合于地图符号共享的成像模型(Post Script、HPGL、True Type和SVG)进行了梳理总结,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SVG可作为陆海空地图符号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物的性质和位置是地图表示的两个基本要素。制图者对地物的反映,即是制图者关于地物的观念模型和地图符号的超前表象。根据观念模型与地图符号的距离函数,定义地图符号的正确或错误。发现地图符号的错误并标注出来是地图审校的本质特征。地图符号的修改定义为地图符号从错误到正确的变换。地图审校和错误修改是传统和现代地图制图中确保地图质量的通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浅水潮波模式变分同化共轭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浅水潮波模式为例,详细讨论了共轭码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代码检验,并建立了海洋浅水模式的共轭模式。利用浅水潮波模式及其共轭模式进行了流速和水位的初始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场优化对于潮波系统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利用共轭码技术可以有效地设计共轭模式,进行各种同化试验研究,显示了共轭码技术的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6.
浅海水声信道的随机时–空–频特性给数据的可靠传输带来了重大挑战,低复杂度和理论上证明能到达香农限的极化码(Polar code)可以增强水声通信系统的鲁棒性。水下传输的图像、语音、文本、海洋监测数据和遥控指令具有不等重要性的特点,宽码率 Polar 码能够适应不同水声信道和不等重要性的信息传输。 目前 Polar 码在水声通信中的实验研究多为仿真分析,设计了宽码率 Polar 码在厦门港海域海试验证,在不同信噪比的实录环境噪声下进行分析。海试结果表明:在良好的信道条件下,宽码率 Polar 码的性能优异,0.25 码率的 BPSK 和 QPSK 在实录环境噪声信噪比为–1 和 4 时实现零误码,其低复杂度信道编译码机制和宽码率与水声信道相匹配,可有效提高水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基于 Polar 码的稳健可靠水声通信系统提供海试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直接基于八向链码的矩的快速计算方法,给出了与多边形近似法矩的计算及形状识别时间比较,最后使用不变性矩和人工神经网络完成2—D形状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和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18.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及其在差分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推导了单频和双频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的Hatch滤波公式,利用两组实测数据进行了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然后将平滑后的不同观测类型的伪距用于实时差分定位。定位结果表明,C/A码Hatch滤波的差分定位精度高于P码;无电离层组合的Hatch滤波差分定位精度低于C/A码。  相似文献   

19.
无人化、智能化的目标探测与跟踪是未来水下探测的必然趋势。针对水下移动小目标,通过固定位置的声呐接收的角度与距离二维信息,提出了一套自动跟踪方法。首先,对图像声呐进行恒虚警处理,同时引入时域参量,通过在门限计算中增加之前时间的权重,抑制位置恒定的静态强背景干扰。之后,基于空间上目标的连续运动,提出了小目标的自动跟踪算法。湖试数据实验处理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干扰,实现水下小目标的自动探测跟踪。  相似文献   

20.
在海洋数据体量快速积累和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海洋数据高效管理和价值挖掘成了重点课题之一。文章结合密码学中非对称加密技术(同态加密)和区块链中智能合约技术,构建“双链并行结合智能合约”的地区海洋数据安全共享系统。该双链系统中,“海洋数据注册链”管理共享节点、“海洋数据匹配链”管理待匹配节点,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供需双方的资源有偿共享。该系统既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海洋数据共享流转,又保护了资源供应方的合法控制权,实现了对链上流通海洋数据的有效管理与监控,是区块链技术与传统海洋资源调查数据库相结合的海洋资源创新产物,理论上解决了不同地区间海洋经济发展中的海洋基础数据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