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97年8月20日在北京举行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会议。参加国际欧亚科学院地球信息科学学术会议的国际欧亚科学院各国院士出席了这次院士会议,部分非院士的中外科学家也列席了会议。会议由中科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秘书长章申院士和国际欧亚科学院秘书长吉库诺夫院士共同主持。 首先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作了“关于国际欧亚科学院及其主要活动”的报告。报告指出: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技术专家、文化活动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政府组织已在联合国注册,其宗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先生: 尊敬的院士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值此国际欧亚科学院在北京开会之际,我受委托代表这次当选的中国七位新院士向大会和国际欧亚科学院的各位领导及全体院士们表示我们衷心的感谢。 我们首先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国际欧亚科学院表示我们的谢意,向在这次增选过程中曾给予我们帮助、支持、鼓励和推荐的各位院士先生们表示我们的谢意。 我们的当选,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是我们的莫大的荣誉,也是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鼓励和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荣誉。  相似文献   

3.
国际欧亚科学院系由欧亚以及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文化与社会活动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它由科学学部和国家科学中心所组成。1996年6月22日,于北京国家外国专家局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中国院士们,就会议各项议程进行了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并通过了几项决议: 1.鉴于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于1995年5月27日莫斯科大会上,通过了建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选举廖克院士为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  相似文献   

4.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于2001年6月20日在北京中国科技馆举行了第五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会议在庄严肃穆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曲声中开始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致开幕词。他首先对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中德高望重、年岁最高的陈芳允院士于2000年4月不幸病逝表示了最沉重的悼念。他说 :“陈芳允院士是老一辈著名的电子学和空间系统科学家 ,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还是“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 ,为我国科技事业 ,尤其是国防科技和空间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积极争取课题立项,认真组织咨询活动 根据国际欧亚科学院及其中国科学中心的宗旨与任务,应该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以及高新技术领域,组织一些关键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同时组织针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问题的咨询。从今年开始,拟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的名义申请研究项目。同时,中国科学中心在筹集到较多经费之后,也将自行组织专题研究。如果学校和科研单位有的研究项目需借助外部力量,中国科学中心可以组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承担,或以合作形式共同完成。中国科学中心拟于3月中旬召开学部负责人与部分院士座谈会,就申请立项问题提出具体方案和计划。  相似文献   

6.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成立1996年6月国际欧亚科学院第一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之后,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筹委会)和中心负责人抓紧了中国科学中心及其挂靠单位的申请审批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现已全部完成。7·月中国科学中心负责人向中科院领导作了书面与口头汇报。9月23日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七名成员签名向中国科学院正式提交《关于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与东亚区域中心挂靠中国科学院的请示》。  相似文献   

7.
11月29日下午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行了国际欧亚科学院第四次中国院士全体会议。会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和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院士讲了话。国际欧亚科学院院长什里亚耶夫院士和秘书长吉库诺夫院士向最近新当选的15名院士和7名通讯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还安排了刘纪原院士和李京文院士分别作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对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1994年1月成立,是由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所组成的科学团体,其宗旨是:通过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科学家、技术专家与社会活动家的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国际欧亚科学院于1998年6月26日至29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召开了学术大会和院士会议。学术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克服全球社会和技术危机的紧迫任务。此次学术大会和院士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乌克兰科学中心承担。会议地点安排在基辅郊区风景优美的“明亮的森林”宾馆举行。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廖克院士、副秘书长何建邦院士和院士候选人黄伟教授出席了大会和院士会议。  相似文献   

9.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5,7(2):F002-F003
国际欧亚科学院是由世界著名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的高层次的非政府科学组织。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莫斯科,在法国巴黎注册,目前已拥有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的近50个国家6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管理院士与名誉成员,并在欧洲、亚洲的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中国已有90位学者被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家得到国际承认的一种体现,也为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声誉,扩大中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中国科学中心建立以来,积极开展活动,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扩大了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在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席团成员邹竞蒙院士不幸于1999年2月22日逝世。他的突然不幸逝世,给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中国院士带来了深沉的悲痛。 邹竞蒙院士很早参加革命,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气象事业。  相似文献   

11.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于1999年1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院士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气象局名誉局长邹竞蒙院士和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在国家气象中心大会议厅举行。 会议由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CSC IEAS)主席廖克院士致简短开幕词,他说:“回顾第一次全体会议只有11位院士,第二次全体会议有23位院士,今天已增加到41位。国际欧亚科学院有近40个国家拥有4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和名誉成员,中国有这么多科  相似文献   

12.
经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提名、主席团审议并投票通过 ( 2 / 3以上票数 ) ,在中国科学中心 2 0 0 2年 1 0月召开的全体院士大会上 ,经无记名投票选举了成思危、汪光焘、王文魁、刘式达、张贵田、宗祥福、严陆光 7名教授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陈勇、张明华 2名教授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通讯院士候选人 ,并正式推荐给国际欧亚科学院主席团。  相似文献   

13.
国际欧亚科学院(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IEAS)自1995年5月在莫斯科举行的院士大会选举陈述彭、廖克、何建邦三人为该院第一批院士后,我国一批科学家,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海外华人学者共41人已分批被选为IEAS的院士,其中大陆科学家34人,台湾科学家1人,香港科学家4人,海外华人科学家2人,并于1996年12月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China Science Centre,CSC of IEAS)。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罗富和主席、徐冠华主任,各位来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九月,硕果飘香,一年一度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山东潍坊隆重召开,我受山东省政府政协的委托,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莅临山东表示热烈的欢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是由中国市长协会主办、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承办的综合性年度报告。  相似文献   

16.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喜迎神州六号载人航天取得圆满成功的形势下,中国GIS协会第九届年会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国家测绘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特别要向热心支持协会工作和国家测绘局工作的再位专家,以及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表示出衷的敬意和感谢!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中,我们在这里隆重地举行201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GIS研讨会。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国地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绍史部长、王峰副主任、国英副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个大喜日子,我们在这充满清新愉悦、吉祥喜庆的中国测绘创新基地,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挂牌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美好时刻。在此,我代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向出席挂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嘉宾和新闻媒体的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国家测绘局更名中给  相似文献   

19.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在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隆重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国家测绘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与会的全体代表特别是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朋友们,表示诚挚地欢迎!我们高兴地看到,在两岸四地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围绕地理信息  相似文献   

20.
今天,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地质学会,向本次地学科技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华东地区区位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发达,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地质构造独特,在地质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