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国新 《地质与资源》2018,27(6):579-581
输电线路工程不可避免地要穿越沙漠地区.本文从路径选择、杆塔定位、基础选型及防风固沙等方面对西北某送电线路工程途径沙漠段的选线提出建议,对防治风沙危害提出对策.经过实践检验方法得当,措施合理,线路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
神府煤田地质环境特征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王琳 《地下水》2014,(6):19-20
地下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近年来随着地下水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它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还危害着人体健康。通过对辽宁省海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污染及地下水超采状况的研究分析,提出完善节水制度建设以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达到保护海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永海 《地下水》2011,(4):131-132
在分析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延安市现阶段发展水平、经济承受能力的可行性,提出切实可行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的基本对策,达到延安市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碱淖位于中国候鸟迁徙的主要路线上,是遗鸥(Larus relictus)等珍稀水鸟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繁殖地。为了进一步做好遗鸥的保护工作,本研究通过对红碱淖湖心岛和水体面积信息遥感提取和解译、现场调查和采样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红碱淖生态环境的变化、遗鸥栖息繁殖的条件、遗鸥繁殖地的变化等,探究了2001年起遗鸥选择红碱淖作为繁殖地的原因。结果显示:1)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水面面积萎缩,红碱淖pH、盐度、总氮和总磷等呈上升趋势,不断咸化和富营养化,2003年之后湖内鱼类消失,2016年之后随着水面面积的增大略有改善;2)2001年起遗鸥将红碱淖作为新繁殖地,与红碱淖鱼类产量剧减并逐渐消失密切相关,使豆娘(Ischnura heterosticta)幼虫和摇蚊科(Chironomidae)幼虫等遗鸥食物从牧食压力中解放了出来;3)遗鸥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鸟类,为了减轻幼鸟的觅食压力,通常7月下旬大部分亲鸟先行迁离,散布于沙漠各湖泊间。遗鸥的这一生活习性有利于其及时发现适宜的繁殖地,而红碱淖处于鄂尔多斯遗鸥分布区,具备满足遗鸥筑巢繁殖的条件;4)2001年起红碱淖具备了遗鸥繁殖和生存的条件,可为遗鸥提供适宜的湖心岛和整个繁殖季节主要食物来源,从而被选作繁殖地。这些研究认识较好地解释了遗鸥栖息于沙漠盐碱湖中的原因,可为其生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进一步做好遗鸥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凤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凤县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述了风县矿山存在的五大地质环境问题,即矿区岩土侵蚀、土地资源侵占与植被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对现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指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对策是:(1)提高认识,多方筹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2)严格管理,规范化矿山企业生产技术工作;(3)进行尾矿库坝加固与复垦;(4)进行废石堆加固与复垦;(5)切实控制采空区地表塌陷。  相似文献   

7.
龙门石窟变形破坏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嵩山复背斜西段倾伏端,区内主要的构造发育,开挖在伊河两岸的∈2、∈3灰岩中,岩性单一。据实地的调查,灰岩属厚层状或巨厚层状,单层厚度一般大于1m,多数层面结合良好,组成岩层的颗粒较细、均质,因水平结构面发育而垂直结构面不发育的特征,决定了石窟区灰岩风化深度较浅。但是,灰岩中的岩溶与溶隙比较发育。从工程地质调查入手,对其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以及围岩的主要变形破坏类型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测量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季红 《安徽地质》2011,21(1):71-73
测量标志是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测量标志损毁严重。文章分析了测量标志损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硕  田西昭  张志强  翟星 《地下水》2010,32(3):92-93,96
研究了唐海县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地下水资源量计开发利用状况,指出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从优化布局、节约用水、完善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应采取的各项保护措施,以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西岸顶端,海河流域下游,区内具有山区、平原、海岸带等地貌单元,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为了加强天津市地质遗迹保护、促进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天津市地质遗迹类型与分布.结合不同类型地质遗迹特征、科学意义及旅游价值,针对北部山地丘陵区地质遗迹、中南部平原区地面沉降地质遗迹、东部海岸带地区海积地貌地质遗迹分别提出了对应的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武安市水资源仅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3%,为严重缺水(县)市。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煤矿及钢铁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大多来自地下水,常年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一系列水资源和环境地质问题。在了解掌握河北省武安市地下水基本赋存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量,通过分析研究地下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武安市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环境污染及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从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角度提出了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地下水开采量和水位动态监测网、加大节约用水、寻找替代地下水的新水源等系列保护对策,从而实现武安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分析郑东新区地层、构造等地热地质条件,地热资源概况以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列举地热开发中的多种保护措施和综合利用情况,对该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结合某露天采矿工程以及采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露天采矿对地下水水源涵养、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位及地下水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保护对策及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出企业应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4.
蚌埠市地下水水质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华 《安徽地质》2007,17(3):221-224
根据蚌埠市2006年地下水水质测试结果,对蚌埠市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且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陕北红碱淖沉积物粒度特征所揭示的环境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沉积物粒度参数,对陕西红碱淖近几十年以来的湖泊演化和区域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沉积岩芯下部样品粒度组成呈双峰特征,据此可以分辨沉积物中湖相和风成组分。结果表明红碱淖形成于1928年,成湖初期流域风沙发育,其中1936年、1939年和1941年发生了三次强沙尘暴事件;1952~1960年为湖泊快速扩张时期,系人为改造使入湖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强所致;1960年以后,红碱淖演化为稳定深湖环境,湖区降水增多,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大大降低,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也演变为单峰形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湖水面有下降趋势。红碱淖粒度参数特征较好地反映了湖泊演化历史、区域风沙强度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特征。 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红碱淖水面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登科  卓静  王钊 《冰川冻土》2009,31(6):1110-1115
红碱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淡水湖泊, 也是全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对该地区水面面积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TM、 中巴资源卫星影像对红碱淖水面面积进行解译,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红碱淖水面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模拟, 分析了引起红碱淖水面面积急剧萎缩的原因. 结果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碱淖水面面积在大幅度萎缩, 水位急剧下降. 红碱淖水面面积急剧萎缩是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能的影响因素有气候变化、灌溉用水、生态环境建设、煤矿开采用水排水和水源地开采等5个方面, 其中上游河流截流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富 《地下水》1997,19(2):47-48
本文在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对策,以实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持续为我省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
20.
王云峰 《地下水》2009,31(2):45-47,130
根据对郭庄泉流量衰减原因、水质污染及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加强基础工作研究,加强采煤排水管理,防止泉域内岩溶水开采条件恶化,加强节约用水,提高泉水资源利用效率四项泉水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