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云母族矿物的红外光谱研究,国内外一些学者曾做过不少工作。笔者就近年来所收集到的一些产自宁芜地区、南岭地区花岗岩类岩石中27个黑云母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测定,确定了某些特征吸收峰的偏移及其与化学组分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黑云母矿物中主要金属阳离子的相互置换和  相似文献   

2.
黑云母的差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羟,一次脱羟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 ̄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 ̄1300℃。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段花岗岩中的黑云母进行成分测定、差热分析及红外光谱研究,对黑云母的差热曲线即DTA曲线中的吸热谷进行了解释。得出的结论是:黑云母在加热过程中分两次脱羧,一次脱羧Mg-OH键断裂,造成DTA线中的600℃左右的吸热谷;二次脱羟Fe-OH键断裂,形成850~1100℃间的吸热谷;DTA线中最后一个吸热谷为黑云母熔化吸热而成,其温度范围为1100~1300℃。  相似文献   

4.
坡缕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宋功保  刘福生 《岩石学报》1999,15(3):469-474
在仔细分析坡缕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坡缕石结构的组成离子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晶体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深入研究了热液型和沉积型坡缕石的红外光谱谱图特点, 对坡缕石结构中的水以及 Si— O 区红外吸收带进行了归属研究。其中, 约 3694 cm - 1 、3611cm - 1 吸收带分别归属为 ν M g— O H 、ν Al— O H , 约 3540 cm - 1 吸收带归属为 ν O H 2 , 约 3394 cm - 1 、3294cm - 1 吸收带归属为ν H2 O , 约 1655 cm - 1、1400 cm - 1 吸收带归属为δ O H 2 、δ H 2 O ; Si— O 振动区,连接坡缕石倒转结构单元间的直线型 Si— O桥倒— Si的红外振动吸收频率最高, 与活性氧结合的 Si— O活红外振动吸收频率居次, 其中 Si— O活边 高于 Si— O活内, 而连接辉石式单链的 Si— O桥非— Si较低, 且 Si— O桥非间— Si比 Si— O桥非内 — Si低。  相似文献   

5.
海泡石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功保  张建洪 《矿物学报》1998,18(4):525-532
在仔细分析海泡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对海泡石结构的组成离子进行了详细划分。利用晶体化学和分子轨道理论,深入研究了热液型和沉积型海泡石的红外光谱特点,特别对海泡石的Si—O区红外吸收带进行了详细归届。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产于河南和贵州的锂绿泥石红外光谱,以及光谱中各谱带的频率、吸收强度、主要谱带的归属和灼烧样品的红外光谱。这两个矿物的光谱与以前发表的锂绿泥石的光谱有差别,而和白云母、伊利石的光谱相似;文中给出了它们的鉴定特征。根据红外光谱认为,锂绿泥石的结构可能是复杂的,不含有H_2O形式的水;它更接近二八面体型结构。锂绿泥石灼烧到453℃时,OH根全部脱失,结构向非晶态转化,到800℃后,转变成莫来石、非晶态SiO_2和LiO_2。  相似文献   

7.
电气石红外光谱和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精确测试和研究了不同种属电气石的红外光谱特征及不同种属、不同温度条件下热处理电气石的红外辐射特性。结果表明:电气石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本质在于其晶体结构中的分子振动具红外活性;铁、镁电气石红外发射率相近,且都大于锂电气石的红外发射率;电气石热处理的温度与红外发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随着热处理的温度的增加,红外发射率减小,当温度增大到800℃红外发射率达到最大值,超过900℃,电气石开始分解,红外发射率开始下降;电气石在室温下最大单色辐出度相应的波长为9~10μm 与绝对黑体9.72 μm 吻合较好,为良好的红外吸收与发射材料。  相似文献   

8.
宝石的红外反射光谱及红外光谱鉴定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透过光谱技术是当前鉴别翡翠是否有聚合物充填的最好方法,而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伤的测试方法,主要提供矿物的基频振动光谱信息,在宝石学研究方面特别是鉴定宝石种属方面显示出新的应用可能性。本文介绍红外反射光谱技术的宝石学应用和包含318个光谱的数据库以及检索、鉴定程序的宝石红外光谱鉴定系统。  相似文献   

9.
10.
星叶石族矿物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测定的星叶石晶体结构资料的基础上,对星叶石矿物进行了详细和红外光谱研究,对比了单斜及三斜星叶石的红光谱特征,并对星叶石中工外吸收振动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明溪的蓝宝石颜色以蓝绿色和黄绿色为主。颜色不均匀,蓝色宝石中常见黄色的色带或色块。二色性明显。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明溪蓝宝石的吸收带出现在377、388、451、510、570、和810nm处。其中黄色主要是由451nm吸收引起的,蓝色与570nm和810nm吸收带有关。蓝宝石具有较高的FeO和较低的TiO2。FeO的平均含量为1-34%,TiO2的含量为0-07%。电子探针分析没有发现FeO和TiO2含量与颜色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1]。一些学者曾发现,不同颜色蓝宝石的红外光谱特征有所…  相似文献   

12.
天然金刚石的定向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对天然金刚石在垂直于(100)、(110)和(111)三个方向上定向红外光谱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指出C-H键和C-C键在以上三个方向上的浓度不相同,引起C-C键和C-C键在不同方向上的浓度差异是由于氢具有优先取代垂直于(111)方向上C-C键中碳原子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红透山黄铁矿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深入研究黄铁矿物理性质的实际成因意义,利用NICOLET 380型,分辨率>0.9 cm-1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红透山地区不同中段的黄铁矿样品进行测量,在400~4 000 cm-1范围内分别得出红外光透射光谱图。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各中段样品的吸光度。结果表明:红透山黄铁矿(FeS2)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类质同象取代,该区域黄铁矿导电类型为n型。认为此种类质同象与黄铁矿形成部位具有相关性。吸光度比值与样品所在深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硅藻土中水的红外光谱张惠芬王辅亚冯璜王德强吴平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硅藻土水红外光谱硅藻土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非金属矿物资源。我们自1991年起开始对雷州半岛地区的硅藻土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5.
苏皖凹凸棒石矿物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苏皖凹凸捧石粘土矿物包括沉积、风化及火山碎屑蚀变三种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于内陆浅水湖盆水下玄武岩风化蚀变及地表玄武岩的风化。不同成因类型的凹凸棒石在矿物晶体结晶程度上有较大差异。通常,由风化作用生成并与碳酸盐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低,较纯的并与硅质岩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高。它们在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上表现为:前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低,吸收峰弱且峰形钝。后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高,吸收峰尖锐。因此研究凹凸捧石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基本上区分出它们的成因类型。本文还对凹凸棒石红外吸收光谱振动波数带进行了划分,并对相应的振动类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矿物填充高聚物复合物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叶蜡石的差热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蜡石的吸热反应温度为600-800℃,失重量5%。叶蜡石的红外光谱有两种基本振动形式,在含石英较多的叶蜡石红外谱图中,叶蜡三笺吸收谱带减弱或消失。在叶蜡石加热到1000℃后的X射线粉昌衍射谱图上,出现了莫来三方英石的特征谱线。  相似文献   

18.
19.
查福标  谢先德 《矿物学报》1993,13(3):230-236
本文通过观测在不同温度下加热过的硼酸盐矿物的红外光谱,并与喇曼光谱结果进行比较,讨论了红外光谱谱带的归属。结果表明,通过观测不同温度下加热过的样品的谱带特征有助于谱带的归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