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科学评价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文章从海洋资源及产业发展条件、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海洋环境保护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我国11个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研究表明:广东、山东、浙江的海洋产业综合实力最强;福建、上海、辽宁、江苏紧随其后,处于中等实力水平;海南、天津、河北、广西则相对落后。其中,二级指标海洋产业发展能力对海洋产业综合实力的贡献最大,三级指标海洋产业规模水平、海洋产业科研实力是提高海洋产业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推动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协调联动是提升沿海地区海洋承载力的必要途径,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议题。基于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非零标准化、熵值法、状态空间模型以及耦合协调度函数模型,对2008—2018年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承载力时空耦合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综合承载力指数在时序上呈波动下降态势。其中,海洋经济系统承载力水平较高且主导效应明显,相反,海洋资源系统、环境系统承载力水平相对较低,长期处于满载状态。各地市承载力水平空间差异较大,粤西沿海地区的湛江、阳江综合承载力水平最高,粤东沿海地区的潮州、揭阳综合承载力水平最低。从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来看,耦合度、协调度呈波动上升态势,表明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内部相互作用及各子系统间发展的同步性有所强化;耦合协调类型空间差异显著,以高耦合、高协调类型为主,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粤西沿海的阳江、湛江等地区,东莞、潮州等地区为低值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沿海省市海洋科技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先珂 《海洋技术学报》2007,26(2):84-89,94
近年来沿海各省市都制定了自己的“海洋强省战略”,海洋科技实力作为海洋强省战略中一个独立要素,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各省市对自身实力有更加准确地把握,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制定更加完备准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相似文献   

4.
开发利用海洋,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洋经济优势,在近几年已成为我国沿海省市全社会的共识。建设海上山东、海上辽宁、兴海兴闽、发展滩涂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实施“蓝色革命”计划、大打海洋翻身仗等战略,纷纷从沿海省市最高决策层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海洋的高潮正在形成。在这个开发利用海洋的大潮中,我国1亿多公顷15  相似文献   

5.
沿海地区的工业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由于自然、实力、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沿海11个省市的工业经济、循环利用和工业循环经济综合水平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论为工业循环发展以环渤海地区为重点,工业经济仍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龙头。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沿海工业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浅海滩涂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利用海洋,向海洋要财富,变海洋资源优势为海洋经济优势,在近几年已成为我国沿海省市全社会的共识。建设海上山东、海上辽宁、开海兴闽、发展滩涂经济建设海上苏东、实施“蓝色计划”等战略,纷纷从沿海省市最高决策层提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开发利用海洋的高潮正在形成。在这个开发利用海洋的大潮中,我国有1200万公顷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水域和200多万公顷理论基准面  相似文献   

7.
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划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采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综合指数法划定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的方法。通过分析我国海洋管理分区体系现状,提出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是海洋生态红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压力-承压-调节力为框架,建立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给出指标标准值、权重、选择性与空间属性的确定原则,以盘锦市管辖海域为案例区,划定了海洋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结果表明,具有调节系数的资源环境承载综合指数法较为科学地划定了案例区的资源环境超载红线区,盘锦海域超载红线区的面积占盘锦管辖海域面积的58.3%,主要分布在盘锦港口航运区、辽滨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和辽东湾农渔业区等海洋功能区内。  相似文献   

8.
胡聪  尤再进  毛海英 《海洋科学》2016,40(8):150-156
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围填海已经成为沿海国家海洋开发活动的重大举措,围填海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资源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要确定围填海对海洋资源影响程度,急需采用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受围填海开发活动影响的海洋资源及其影响程度评价指标和权重的确定方法,构建了用于评价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产生影响程度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利用德尔菲法通过三轮专家咨询给出了影响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围填海开发活动影响的海洋资源可划分为港航资源、旅游资源、渔业资源、空间资源和其他资源5个方面,在20个评价指标中,浅海滩涂损失率、自然岸线损失比例和珍稀物种资源损失价值的权重较大,陆域空间利用率、人工岸线增加比例、游客增长率、旅游开发投资和海域使用金的权重较小。  相似文献   

9.
辽宁是全国重要沿海省市之一,横跨黄海、渤海两个海域,海岸线长约 2 100 km,占全国海岸长的12%[1]。辽宁省海域气候宜人,地理位置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沿海城市发达,具有主贵的地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充分发挥沿海地源优势,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不仅使传统海洋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且大力发展了新兴海洋产业。然而,在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余丹  杨涛  杨刚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6):55-58,66
为科学评价和促进区域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海洋产业发展、海洋资源供给、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科技进步4个方面的17项评价指标;采用极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指数;上海市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且由弱可持续发展阶段转为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中海洋资源供给和海洋环境治理是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沿海各省、市、自治区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方式及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海洋生态文明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全面评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对促进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构建海洋生态文明进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和熵值法,测算了2006-2015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从分指标来看,海洋资源有序开发成果显著,促进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海洋产业开发多为中低水平,生态环境改善存在下行压力。从整体来看,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空间差异。基于以上结论,应从增加海洋产业科技研发投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以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我国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运用霍夫曼系数、第三产业增长弹性系数等指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评价,最后提出了优化沿海省市海洋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洋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在构建海洋科技实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和RSW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沿海11省、市、自治区海洋科技综合实力进行总体排序,并对海洋科技综合实力、指标优劣和各子系统进行评价和分析。长三角海洋科技实力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上海、江苏、浙江,针对长三角海洋科技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未来发展重点在海洋科技基础、海洋科技投入产出及海洋科技影响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优化配置,文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3个要素层和18个指标层组成,其中海洋资源环境供给能力包括人均滨海湿地面积等6个评价指标,海洋资源环境承压能力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等6个评价指标,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包括人均海洋生产总值等6个评价指标;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计算3个步骤;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将在实践中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开发利用过度,生态问题突出。本文以社会环境学理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建立了环渤海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单项评价法,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对环渤海湾地区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其次为唐山市和天津市,沧州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6.
盐城的优势和潜力在沿海,沿海的优势在海洋,海洋的优势在资源。海洋资源是盐城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建设沿海经济大市、强市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  相似文献   

17.
界定了海洋循环经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系统地提出了海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研究并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2005年我国沿海省市海洋循环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备受世界关注.沿海国家已把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本文立足中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定海洋资源开发战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狄乾斌  周慧 《海洋通报》2019,38(5):499-507
在分析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2000-2015年中国沿海11省市的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表明:①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波动上升,各沿海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②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研究期内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均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福建省、山东省耦合协调度提高明显,发展趋势较好;③人口发展对海洋经济的响应较弱,海洋经济对人口发展的响应较强,沿海各省市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之间的相互响应关系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科技进步,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江苏省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强省,但其海洋经济发展优势并不突出,为了对其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状态及耦合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文章在探析海洋经济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耦合度函数构建了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2006~2012年江苏及其他沿海省市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江苏省海洋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逐步迈入了磨合发展的关键期,但海洋产业发展模式落后和海陆互动性弱等因素导致其与沿海其他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能够为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