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3年9月4日至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次微处理机、数据采集、图形显示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有关61个单位125名代表。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于1983年7月4日至9日在苏州联合召开了电法仪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系统48个单位的代表共76人。  相似文献   

3.
1986年振动测试仪器与观测处理技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的33个单位58名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秦馨菱主持了会议,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的讲话。  相似文献   

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于 1979年创刊 ,1980年正式出版。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国家科委高技术联合情报中心 12 17种核心期刊之一 ,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核心科技期刊之一。主要刊载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研究的最新成果 ;地震仪器设计原理 ;实验方法 ;地震台网布局 ;台站综合管理 ;仪器标定 ;台站技术革新 …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振动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3月22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十五个单位三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秦馨菱、副主任王敬耀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这次会议不仅介绍了最近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动态;而且采取了较灵活的方式,用较多的时间集中讨论了振动技术中几个重要的问题,探讨得较为深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议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全国高等院校图书馆核心科技期刊之一。主要刊载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地震仪器设计原理;实验方法;地震台网布局;台站综合管理;仪器标定;台站技术革新;计算机数据处理方法和各种技术在地震学、地磁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1984年学术讨论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长沙举行。全国65个单位的10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部分来自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年轻人占了相当的比例,这是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专业组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共宣读论文44篇。包括重力、磁法、电法、测井、放射性以及振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回顾了三年来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进展,广泛交流了情报,研究了国内外动态。一致认为,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已取得  相似文献   

8.
1983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次的弱磁仪器及测量技术学术讨论会。 这次学术讨论会有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冶金部、地质矿产部、机械工业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公司和高等院校等单位的代表47人参加。会议收到关于超导、光泵、核旋、磁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8年学术活动将本着努力抓好学术活动质量,促进横向联合,提高社会效益的方针,开展下列活动。(1)地球物理仪器发展研讨会研讨80年代国内外地球物理仪器发展概况。4月份在北京或重庆召开,主持人是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委员会委员刘士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2)地球构造动力学会议与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力学学会联合召开。主要讨论深部应力测量及地壳应力场问题。时间在4月份,主持人是高龙生(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2):289
世纪之交 ,第 1 6届中国地球物理学术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 .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共 365名 ,非注册的代表 31 8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陈院士主持了 1 0月 2 1日上午的开幕式 ,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致开幕词 .他对学会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 ,对未来工作提出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 ,努力探索学会生存发展道路 ;要努力办好《地球物理学报》 ,使《地球物理学报》成为国际性刊物 ;抓住机遇 ,积极开展地球物理仪器现代化的研究工作 ;积极投入西部大开发 .参加开幕式的有湖北省副省长王少阶、湖北省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周…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仪器国际化问题”(4月)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8月)两个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大量论文,展示了目前我国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方面的应用成就.承《地球物理学进展》编辑部支持,决定在2004年第四期和2005年第一期,连续刊载经专家审查和推荐的地球物理仪器和技术方面的部分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2.
《地磁台网标准化问题的研究》技术交流和阶段成果验收工作会议,由中国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主持于1987年10月26日—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科技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有关研究单位和北京、佘山、琼中、泰安等地磁台站近30名代表。中国地磁和高空物理委员会主席刘庆龄先生、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黄鹤龄同志也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期间,特邀来华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尼麦克(Niemegk地磁台 V·Auster 博士作了地磁矢量测量仪器方面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认为通过尼麦克地磁台和北京地磁台地磁比测工作的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对今后国际间建立地磁测量标准的合  相似文献   

13.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7,28(5):F0004-F000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与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11~13日,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办、长江大学承办的“第8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讨论会”在古城湖北荆州召开.参会代表共158名,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挪威、冰岛和国内的54个单位.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长江大学副校长胡文宝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许厚泽院士、长江大学校长张昌民教授、地球电磁专业委员会主任赵国泽研究员分别致词和讲话.会议汇集研究论文73篇,内容涉及地球电磁法理论、仪器、新技术、新方法及在浅部构造和深部结构研究等各个方面.讨论会展示了地球电磁法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8年9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仪器进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24个单位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地球物理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仪器和观测技术的进步,大部分地球物理学的成就来自日积月累的精心观测。随着当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已经使许多观测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1 1月 2 5日至 30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中国工程地球物理检测技术交流会 ,该次会议专业层次高 ,代表了中国工程地球物理检测技术的当代最高水平。从会议获悉了工程检测技术的现状、进展情况。我国现有生产仪器厂家 1 5家 ,地质雷达 4家、工程地震仪 4家、工程声波仪 2家、工程超声仪 2家、工程瞬变电磁仪 1家、高密度电法仪 2家。从展示的仪器看 ,性能指标有了较大的提高 ,结构外形上趋于小型化 ,数据软件处理系统具智能化、图视化 ,展现出由二维显示向三维显示 ,直观、快捷、现场提供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福建省自然灾害防御研究委员会、台友经济发展公司(厦门)、福建省地震局、厦门市地震局,于1993年3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联合召开了1993年天灾预测研讨会。来自全国地震、气象、水利、地质、地理、环保、天文等部门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44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主持了会议,福建省副省长王良溥、省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二机部、四机部、地质部、石油部、煤炭部、冶金部、铁道部、水利部、电力部、国家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专院校及有关仪器制造厂等单位的科技人员148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委员会和广东省地震局于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广东省佛山市联合召开了数字化电信传输地震台网专题学术报告会。出席会议的有15个单位的42位代表。 会上宣读了学术报告10篇,介绍了国际和国内的无线和有线电信传输地震台网技术及工作概况;展示了我国实行开放政策以来,地震方面引进的各种外国仪器和观测系统的工作情况。代表们结合即  相似文献   

20.
<正>向您推荐综合性学术期刊欢迎订阅2016年利用观测技术掌握信息资源推动工作进展扩大研究领域《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是从事地震地磁,空间物理观测和研究的地球物理专业工作者及地震台站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科研的重要参考文献。《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载地震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球物理观测技术和研究的最新成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