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地层研究的新认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正> 1966—1968年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科学考察,为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的地层研究建立了良好的基础。1973—1976年,在西藏科学考察中,又获得比较丰富的地层、古生物资料。本文在上述工作和所获新资料的基础上,概要地介绍喜马拉雅地区(我国境内)地层研究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讨论的喜马拉雅区,是指雅鲁藏布江—象泉河以南至我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广大地区。对区内的二叠系研究,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解放前的工作是非常零星的,系统地对二叠纪地层的研究,是从解放后开始的,如西藏工作队地质组(1952)、希夏邦玛峰科考队(1964)、珠穆朗玛峰地区科考队(1966—1968)、青藏高原科考队(1973—1976)等,对该区的二叠系作了如下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本世纪以来,大约平均每三年发生两次7级以上的强震,1966—1976年间仅在大陆就发生八次强震,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面对着这样频繁的地震活动和几乎接连不断的地震灾害,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地震工作。我国的地震水文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地质矿产部各省、区地矿局从1966年以来近20年中有关化探在地质找矿中应用的实际找矿效果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对比了1966—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三个历史时期中化探找矿效果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取得找矿效果的原因.地矿部在地质—找矿工作中采用地球化学勘查(简称他探),迄今已有35年的历史.但它在地质找矿中的战略意义和战术作用得到我国地质工作者的普遍承认以及在地质部门中获得广泛应用,还是最近五六年的事.因而,化探在我国地质—找矿事业中的地位就日益显得重要了.本文拟以地矿部各省、区局从1966年以来近20年中化探在地质找矿中应用效果的资料为基础,讨论化探的找矿效果及取得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 由朱训、陈州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史》一书,近日由地质出版社出版。 全书七章45万余字。第一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质工作(1949~1957年);第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地质工作(1957~1965);第三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质工作(1966~1976年);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固着蛤类(Rudists)系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一种特化类型,也是侏罗—白垩纪海相地层中的重要化石门类之一,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海域。我国西藏中西部的泽当、日喀则、岗巴、黑河和阿里地区以及新疆喀喇昆仑地区都有发现。我国西藏、新疆境内的固着蛤类,过去研究得很少,描述过的属种也很有限。最早的研究者是法国人杜维叶(H.Douvillé),其成果发表于S.Hedin 1916—1923年著作中。解放后,《中国的瓣鳃类化石》(1976)一书及文世宣、兰琇等论文(1976)报道了新疆及喜马拉雅地区的固着蛤。近年来,新疆、西藏地质研究所的同志,也对一些属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历程和队伍建设新中国诞生后,随着地质事业的迅猛发展,探矿工程在全国大规模地展开,它经历了1949~1952年创建、1953~1957年大转变和大发展,1958~1965年“大跃进”和调整巩固、1966~1976年艰难曲折前进和1977年至今蓬勃发展的五个阶段,有前进、有曲折、有发展.当前,我国探矿工程已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队伍,并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地震地质工作的缘起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壳应力研究所(前地震地质大队)于1966年4月正式成立,这标志自1962年广东新丰江6.1级地震发生后至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6.8级地震期间,在李四光亲自指导和筹划下,我国首批地震地质专业队伍组建完成。这一支队伍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故然与邢台地震的发生及其造成严重的损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金刚石钻进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美国从1966—1976年钻头寿命平均提高40%,钻进效率提高25%单位进尺金刚石消耗量降低26%。苏联自1958年开始推广金刚石钻进以来,其工作量与经济指标都有较大进展(表1)。   相似文献   

10.
薛鸿庆 《地质论评》1985,31(2):183-186
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简称EPR)是检测物质中未成对电子的唯一直接方法。由于具未成对电子的自由基和过渡金属离子,在化学反应过程或材料性能中均是起重要作用的活性成分,因此EPR技术受到普遍重视。我国EPR研究六十年代初期已初具规模,1962—1966年期间发表约25篇论文,水平与当时的国际水平相差不大。1966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停顿,近年又有很大进展,1980—1983年短短四年间发表了近50篇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有含氟高分子自由基、有机自由  相似文献   

11.
岩石或矿物中铷和锶的含量可以用X射线荧光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光学发射光谱、质谱、中子活化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测定。Flanagan(1976)统计了用各种分析方法测定8个USGS岩石标准样品中铷锶含量的平均值,结果表明,X射线荧光光谱的分析结果,其准确度和精密度虽不及质谱同位素稀释法,但高于光学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1976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行了8个新的岩石标准样品(Flanagan,1976),它们是玄武岩BHVO-1、海洋泥质岩MAG-1、石英安粗岩QLO-1、流纹岩RGM-1、页岩  相似文献   

12.
广西东北部泥盆纪的轮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广西东北部早、中泥盆世的轮藻7种2亚种1型和1未定种,分别属于Sycidium和Trochiliscus这两个古老的轮藻属。Sycidium在我国华南、西南地区早、中泥盆世地层中广泛分布,先后由卢衍豪(1948),王水和张善桢(1956)、王振(1976)、王振和卢辉楠(1980)及中南、西南地区的其他古生物工作者作过研究和报导(1978),并初步建立了我国南方泥盆系直立轮藻序列。王振和  相似文献   

13.
本版《地下水动力学》(陈崇希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是对1966试用版/1999正式版的修订补充。主要补充内容:(1)增写了从1952年我国建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以来本教材的发展历程和相关背景。特别是如何从被误解了的Dupuit影响半径稳定井流模型纠正为圆岛模型,并从此建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绪言 (一)中国奥陶系江阶、石口阶的由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奥陶系年代地层分类有二个。一个是以笔石相为主的分类(穆恩之1974;张文堂、李积金等,1982),一个是以介壳相为主的分类(赖才根等,1982)。笔石相的分类自上而下为:五峰阶,石口阶,澣江阶,胡乐阶,宁国阶及新厂阶。在这六个阶中,江阶、石口阶是以魏秀喆、肖承协等(1966)建立的江组、石口组为依据而建的(穆恩之1974)。分布  相似文献   

15.
试论滇东北铅锌矿床的沉积成因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滇东北是我国重要的铅锌成矿区之一.该区已发现铅锌矿床(点)200处以上,是我国研究铅锌矿床特征、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的有利地区.我们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经过对矿床成因的后生论(包括热液论、侧分泌论、矿源层论、地下水成矿论等)与沉积论的反复对比后,于1966年提出了滇东北铅锌矿床的同生沉积成矿论(即沉积-改造论).由此得出的一些成矿规律,经过部分地段的检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志留系的建阶问题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正> 自尹赞勋(1949、1966)和穆恩之(1964)对我国志留纪地层做全面、深入的总结以来,年代地层学中的分统工作成为我国志留系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鉴于建阶条件很不成熟,尹、穆二位没有为志留系创建阶名。“关于志留系的内部划分有巨大的变化。二十年前,龙马溪定为下统,罗惹坪或石牛栏定为中统,韩家店或纱帽定为上统。现已证明三者  相似文献   

17.
1966年,作者于雷州半岛工作,那儿分布有大片火山岩(火山块集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玄武岩)。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地震是当地壳内的应力积累超过岩石破裂强度引起大范围的岩体破裂造成的。因此,对地应力(应变)及其变化的观测一直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我国用钻孔地应力-应变观测进行地震预报,是1966年在李四光的倡导下开展起来的,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30多年来,经过众多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钻孔地应力-应变观测在理论上和技术上不断改进,日臻完善。最近10多年来,钻孔地应力(应变)观测系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关于表面粗糙的无充填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特性研究,最早的成果是由Patton(1966)提出来的,他用一系列带规则突起的模型所作的一系列试验证实,这类结构面的剪应力(τ)和法向应力(σ)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板块构造学说问世以来,不少人对传统的沉积理论提出了各种评论。迪茨和霍尔登(1966)提出用冒地斜(miogeocline)概念取代经典的冒地槽,R.H.Dott,Jr(1974)则认为前人对地槽的认识好象印度寓言“瞎子摸象”一样只看到局部而没有看到整体,A.H.Mit-chell 和 H.C.Reading(1966),C.K.Seyfert 和 L.A.Sirkin(1973)认为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作用基本上和现代一样,主要是大陆边缘沉积。许多沉积环境和沉积类型用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