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通过参加《遥感技术在新疆托里-艾比湖地区金矿资源的探测》课题,对西准噶尔地区优选出的四个找矿远景区进行红外细分航空飞行及其图象处理和地质验证工作的基础上,着重对雅玛图航区的构造、侵入岩、地层以及金矿化色调异常特征进行解译和分析.探讨本航区金矿化异常的展布特征和矿化类型及其金的成矿机理,圈定出三个找金远景区.从而为在玛依勒断裂带寻找金矿开辟了一个“窗口”,证明了利用红外细分遥感技术进行地质找金矿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4,(6):56-56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近日透露,在西昆仑成矿带矿产资源遥感地质调查领域取得了一批矿产预测成果,圈定5个多金属、3个金矿异常区,并指出该区域今后找矿工作的重点在塔合曼——西若达坂铁矿成矿带。据了解,该项目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的计划项目,旨在以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多(高)光谱、雷达等遥感技术,开展西昆仑成矿带遥感  相似文献   

3.
以地质成矿理论为基础,以地质、物探、化探和遥感为主要勘查手段,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迭布斯格乌拉地区开展金、铜、钨、钼、铌、钽等多金属矿产远景调查,重点阐述遥感蚀变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和航磁异常的找矿应用。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筛选化探异常9处、遥感蚀变异常4处、航磁异常2处,经异常查证,发现有找矿意义的异常6处。综合分析,圈定3处重点找矿靶区,分别为蛤勒曾陶勒盖铌钽矿找矿靶区,查干陶勒盖铜钼重点找矿靶区和乌兰公东金铜多金属重点找矿靶区,为下一步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提供后备选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科学院、地方和部队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和协助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简称中科院青藏队)于1988年6—9月在西-中昆仑山地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参加本年度野外考察的人员共65名,分6个行动组,即地质,地层古生物,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冰川与冻土,生物以及自然地理。 野外考察区域西起新疆叶城新藏公路西侧,东抵青海格尔木青藏公路,以新疆境内的西-中昆仑山北翼地区为主要工作范围。 此次考察地区东西绵延,范围广袤,除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主干公路外,伸入山区的支线公路很少,不  相似文献   

5.
新疆夜雨和昼雨的空间分布和长期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崔彩霞  李杨  杨青 《中国沙漠》2008,28(5):903-907
用新疆98个气象站1960—2001年的昼夜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冷季(10月到翌年3月)和暖季(4—9月)昼夜降水频率和强度的差异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新疆暖季分别有两个频率≥55%的夜雨区和昼雨区。夜雨区分别位于西天山北坡和西昆仑山北坡;昼雨区位于阿尔泰山南坡和天山南坡等地。而到了冷季,暖季夜雨和昼雨的条状带相间的格局消失。除了海拔较高的西天山山区和海拔较低的塔里木盆地西部、吐善托盆地分别有小范围的夜雨区和昼雨区外,新疆其他地区的夜雨和昼雨的比例均在45%~55%之间,基本趋于平衡,夜雨和昼雨之差较暖季已明显减弱。对于暖季的大降水事件(一个夜间或白天降水>15 mm),伊犁河谷、中东天山及天山北坡,昆仑山北坡60%以上发生在夜间,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台南坡、天山东南部盆地地区60%以上发生在白天。另外,还对暖季夜雨区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以夜间降水为主的区域,其夜间降水的增加率略大于白天,并不是很明显大于白天降水的增加率。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地理》2012,(2):308
2011年12月,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钱亦兵研究员等编著的《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生态环境及其保护》一书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东天山喀尔里克山北坡—淖毛湖盆地(占据伊吾县大部分地区)位于天山东段北坡,地处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3年时间的地质调查,新疆地矿部门在新疆天山北坡发现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为当地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新疆地矿局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大队长杜凯介绍,2011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对位于天山北坡的呼图壁—沙湾地区下达多目标区域地  相似文献   

8.
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准格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间的缝合带(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NHT),同时位于塔里木——华北板块、塔里木微板块、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以北,该构造单元内侵入岩极为发育,受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各地质单元变形、变质强烈。属阿吾拉勒——伊什基里克Cu、Au、Ag、Pb、Zn、Fe成矿带。本文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对找矿标志进行了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探究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时空演变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区域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1980—2020年新疆土地利用数据,在ArcGIS和GeoDa支撑下,使用单位面积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新疆土地利用变化下ESV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20年新疆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地,两者共占新疆总面积的91.00%。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分别增长58.89%和166.79%;水域和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多,分别减少29.95%和26.62%。(2)1980—2020年新疆ESV总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净减少1114.51×108元(6.68%)。从空间分布来看,新疆ESV高值区和较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简称“三山”)和伊犁河谷地区,中等价值区和较低价值区分布在绿洲地区,低价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和沙漠地区。(3)1980—2015年新疆ESV变化很小,但2015—2020年北、中天山地区EVS变化显著。2015—2020年北...  相似文献   

10.
天山积雪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依据气象、野外调查和部分文献资料写成,着重分析了天山最大积雪深度、积雪初、终期及其积雪期特征。研究表明,天山积雪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中天山和南天山南坡部分山区最大雪深超过100cm,甚至达到200或300cm,而东天山南坡盆地雪深仅15cm。中山带及其以下地区最大雪深出现在冬季始末,而高山带在暖季。林区雪深随海拔而增加,并在林线附近达到最大,然后急剧减小。天山中段北坡海拔440—3500m之间,每上升100m,积雪期延长80天;南坡小于此值。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地理》2013,(3):466
2013年5月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专家技术评估报告,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基于自然标准,建议将新疆天山(中国)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新疆天山"提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系列遗产提名地由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和博格达4部分组成,提名遗产地总面积606 833 hm~2,缓冲区总面积491103 hm~2。这是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集中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2011年,完成国际专家论证和综合文本的编制工作;2012年1月,经国务院审批签发,作为2013年中国唯一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  相似文献   

12.
Paul Holt 《干旱区地理》2008,31(2):243-248
在2006年10月14日-11月8日,笔者在新疆北部观鸟期间,观察到8种鸟类属于新疆新记录:小白额雁(博乐)、斑背潜鸭(石河子、赛里木湖)、长尾鸭(赛里木湖)、剑鸻(玛纳斯)、海鸥(伊犁、石河子、五家渠)、灰椋乌(沙湾)、红喉鹨(石河子、五家渠)、黄腹鹨(石河子、五家渠、阜康等).其中的4种鸟类被拍摄到照片.新疆地域辽阔,鸟类资料缺乏(马鸣2001).此次调查是个极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对新疆东天山地区多金属成矿带中铜镍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疆哈密白石泉铜镍矿地质矿产特征进行论述,认为白石泉铜镍矿成因类型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深部熔离—贯入型硫化物铜镍矿。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地区坎苏(KS)黄土剖面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基本一致,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占据重要地位,针铁矿也普遍存在于地层中.该剖面中磁性矿物的含量高,硬磁性矿物含量也高.磁性矿物磁晶粒度以假单畴和多畴(PSD/MD)为主,而S1S3的磁晶粒度较细,表现为粗单畴(SSD)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6月3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外国专家特聘研究员杰弗里·沃尔补授"中国天山奖"。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田文为其颁奖。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新疆分院院长张小雷、新疆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心主任童春雷、副主任李富禄、新疆生地所副所长吉力力·阿不都外力、新疆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新疆生地所"天山申遗"团队组专家成员参加颁奖仪式。自治区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文学主持颁奖仪式。据悉,杰弗里·沃尔先生来自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  相似文献   

16.
新疆脱勒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伊犁亚板块东部与塔里木板块、准噶尔板块接合带的恰合博断裂带东延部分。区域出露地层为志留系、石炭系(分布最广)、侏罗系,河谷低洼地带覆盖有第三系及第四系盖层。区内岩浆活动强烈,航磁异常明显。地球化学测量异常形态规整、强度高、元素组合复杂,浓集中心较明显。具有优越的成矿环境、良好的控矿条件和充足的物质来源,因此,在这一地区实现找矿工作突破是有极大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天山山区的积雪、雪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山系是横亘亚洲中部的伟大山系。在中国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东西长1700多公里,南北宽100——400公里,主要山脉的海拔在4,000米以上,主峰托木尔蜂7,443.8米。但两侧山麓平原海拔不足千米,所以天山显得巍峨高峻。天山腹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冰雪水利资源,根据最新统计:天山现代冰川有6896条,冰川面积9548.45平方公里,冰川总储水量约3600亿公方。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着天山南北的片片绿洲,合理利用高山冰雪资源,是夺取农牧业增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天山是我国西北高寒地区多雪山系之一。广泛分布于天山山区的积雪,尤其是冬季季节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天山和北疆地区是我国三大稳定积雪区之一,积雪反照率的变化显著地影响其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2018年1~3月,在新疆天山和北疆地区进行了积雪反照率观测,发现研究区的积雪反照率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时间上,由于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研究区的积雪反照率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且不同时期的下降幅度有差异,1月末~3月初反照率的降低相比1月初~1月末反照率降低更加明显。空间上,由于受到污化物的影响,各区域(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的积雪反照率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天山地区(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的积雪反照率低于北疆地区(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天山北坡的反照率最低;在积雪稳定期及消融期,污化物对积雪反照率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天山的冰川现状与未来气候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天山东段哈密庙儿沟、乌鲁木齐河源冰川;中段卡拉格玉格冰川和阿克希拉克山地冰川;西段图尤克苏冰川及其他冰川,本世纪40年代起一直处于退缩状态(较少冰川例外)。冰川物质平衡观察显示出80年代比以前突出的亏损。反映了中亚天山地区气候干暖趋势增强。应用新疆气候、水文和树木年轮研究成果综合分析,预测2000年新疆天山地区气候将出现降水偏多、气温维持平均值或略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于晓晶  赵勇 《中国沙漠》2016,36(4):1133-1143
地形对局地云和降水的形成、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天山山脉对偏西、偏北气流的阻挡抬升作用,天山西部(喇叭口地形)和北坡中天山(东西走向)一带成为新疆云和降水最集中的地区。以新疆天山山区2013年8月24-26日一次典型强降水过程为例,利用WRFv3.5.1中尺度模式,通过改变初始场中的天山地形高度进行敏感试验,进而揭示天山地形对夏季山区及邻近区域降水的基本影响机制。控制试验较好地模拟出此次降水的空间分布、中心位置及起止时间、降水极大值高度等特征,与观测结果非常吻合。控制试验与敏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天山地形对降水带分布影响不大,但对强降水中心的范围和量级影响显著。降水量与地形高度和抬升凝结高度的相对大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地形的阻挡抬升作用导致盛行气流产生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当达到甚至超过抬升凝结高度时,不稳定能量才得以充分释放,进而引起水凝物含量大大增加。地形对主要冰相水凝物雪晶和冰晶的高度分布影响不大,但对二者的中心值和维持时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