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五大连池申报世界自然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介绍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及我国的世界遗产之后,着重论述了五大连池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我国历史文献记载喷发活动最详细的近代火山、火山及矿泉研究具国内领先水平、火山景观的多样性、板块内部的典型火山及“中国矿泉水之乡”。并提出了制定保护规划、防治污染、正确处理旅游与保护的关系、健全管理机构和做好申报前期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星  李江海王运 《地质论评》2007,53(B08):165-170
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材料和各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的申遗文本为依据,在将地质方面的内容分为13类地质类型(构造、火山、山脉、地层、化石、河湖三角洲、喀斯特、海岸、礁-海岛、冰川、冰期、干旱半干旱沙漠、陨石冲击)的前提下,把其中的27项山脉世界遗产分为了生物多样性、地形地貌、地貌多样性、文化与自然、天然美景5类。在研究世界山脉遗产的基础上对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遗产预备名录中有关山脉部分的遗产进行了价值分析。根据当前申请遗产的状况,对我国的遗产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申报时应尽量填补某项空白,注意周边山脉的问题,慎重在申报独立的遗产或是作为扩展项目加入已有遗产之间选择。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是我国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在介绍了长白山的研究史和保护史之后,提出了长白山的五大旅游资源特色:火山锥体,高大雄伟;垂直分带,景观各异;天池火口,神秘莫测;急流飞瀑,谷底森林;冷热矿泉,可饮可浴。并根据为长白山“五绝”:火山锥、垂直景观带、火口湖、瀑布、矿泉。将长白山火山区旅游资源划分为3大类和若干类型。在旅游区划分中包括3条登山线路、6个景区和若干景点。最后提出了关于长白山火山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划、开发保护、改善交通和火山区建设等建议,特别提出了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长白山申报世界遗产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艳玲  王慧玲 《吉林地质》2004,23(3):129-134
本文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和《执行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准则》的要求,详细的论述了长白山的基本情况、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等内容,认为长白山符合定义、达到准则的要求以及“整体环境”的条件要求。有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长白山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提高国际知名度,受到国际社会的保护,真正使长白山的保护达到世界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公园地质背景浅析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赵逊  赵汀 《地质通报》2003,22(8):620-630
2000年以来,中国基于自身丰富的地质遗产资源和保护经验,正式分2批命名了44家国家地质公园,其分布和特征受地质构造背景和新构造运动的控制。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同时也为世界地质公园的申报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上共有631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481处,自然遗产128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22处。至今,中国已有23处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1985年12月12日中国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后,中国的申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重大地质事件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三清山于2005年3月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8年7月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花岗岩地质与花岗岩峰林地貌著称。拥有10亿年演化历史的三清山,不仅是一个地学等多个领域具有全球研究对比意义的地学宝库,而且是拥有重要科学价值及科普意义的地质遗迹。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本文综述了三清山地质遗迹代表性的9个重大地质事件,这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和保护基础工作以及地质公园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应科 《中国岩溶》2004,23(1):63-73
桂林“三世”工程指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申报世界岩溶地质公园、创建桂林世界喀斯特博览园三项工程。桂林“三世”工程申报有着优良厚实的基础,它将给创建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带来新的契机,成为有效保护桂林岩溶山水景观资源和打造“桂林特色旅游航母”、做大做强广西旅游的龙头;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三世”工程具有开创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流程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涛  孙洪艳  田明中 《地球学报》2011,32(5):623-631
地质遗产的科学价值大小是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或者世界地质公园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是地质公园得以存在和保护的基础.随着全球地质公园建设的快速发展,地质遗产科学价值的突出性与普遍性评价成为国内外学者与地质公园建设者逐渐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要求和国际、国内价值评价的方法,针对目前地质遗产科学价值评...  相似文献   

10.
蔺广太 《吉林地质》2003,22(2):50-55
建设国家地质公园是时代发展、保护自然遗产的客观要求.四平山门-伊通一带分布着的十数座流纹岩柱状节理火山锥和玄武岩柱状节理火山锥,辅以燕国古城遗址、努尔哈赤起兵和慈禧祖籍地、解放战争"四战四平"战绩地等人文景观和其他自然景观,以及各类保护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使本区具备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本文对四平山门-伊通火山地质公园从基础条件,基础研究、基础建设、申报工作等方面给予了详实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韩国济州岛各类型火山与熔岩隧道的地质特征,与中国五大连池、雷琼火山进行对比,指出其各自具有的特色。简述了济州岛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与世界地质公园概况,并对世界地质公园研究、博物馆建设与室内外石文化解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月14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秘书处(世界遗产中心,UNESCO WHC)提交完整的"云南澄江化石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材料,标志澄江化石地正式成为中国2011年唯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正式启动。2011年2月,申报材料通  相似文献   

13.
新书介绍     
《地质论评》2006,52(2):288-288
赵汀、赵逊著.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16开,256页,彩色图版12版。本书系统总结了全球自然遗产保护活动,包括国家公园、世界湿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也称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这些活动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在中国的开展情况,总结了它们在地质遗迹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本书还着重对地质遗迹学科分类进行了探索,就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山西地质》2012,(4):34-35
7月1日晚22时30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喜讯,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投票表决,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澄江动物化石地是我国著名国家地质公园和东亚优先一等古生物遗址,是展示5.3亿年前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状况的“窗口”。据了解,这是我国已经入选的9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唯一的化石产地,填补了中国没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的贵溪市境内,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2日,与龟峰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其丹霞地貌景观的类型有23种之多,在全国也名列前茅,且多数分布在龙虎山和仙水岩景区。龙虎山地形高差相对较小,最大只有240米左右,故更显秀美多姿、婀娜俊秀,仿佛是一位妩媚动人的少女。尤其是仙女岩,有一种至极的柔和俊秀之美。龙虎山森林覆盖面积达62%,加上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润,景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15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16.
以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切入点,积极推行生态移民集中安置新模式,大力规范捉民建房。该局对核心景区内所有居民点进行了调查摸底,确定分期、分阶段实施的办法,将不符合景区规划和生态要求的建筑物进行统一搬迁,实施集中安置。  相似文献   

17.
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赵逊  赵汀 《地质论评》2003,49(4):389-399
人类对地质遗产的保护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各国分散建立国家公园零星而无系统的保护地质遗迹;②国际组织发起和推动,形成全球保护地球遗迹的多项活动;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提出地质公园计划和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使地球遗迹保护工作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已建立国家地质公园44个,推动了地球遗产的保护,恢复了地质生态环境,强调了地球科学的普及,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居民的就业机会,支持了可持续发展。可以预料,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形成一定能揭开地球遗产保护工作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2010年8月2日,江郎山以罕见绝妙的自然美和重要的地球科学价值被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2011年8月12日,寒武系江山阶“金钉子”被正式确立为中国第10枚“金钉子”,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拥有“金钉子”数量最多的国家。江山市再次为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19.
巩杰生 《黑龙江地质》2001,12(4):137-145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山,是我国加入世界“人与生和物圈”自然保护区网的自然保护区。本文在介绍了长白山的研究史和保护史之后,提出了长白山的五大旅游资源特色:火山锥体,高大雄伟;垂直分带,景观各异;天池火口,神秘莫测;急流习瀑,谷底森林;冷热矿泉,可饮可浴。并概括为长白山“五绝”:火山锥、垂直景观带、火口湖、瀑布、矿泉。将长白山火山区旅游资源划分为3大类和若干类型。在旅游区划分中包括3条登山路线、6个景区和若干景点。最后提出了关于长白山旅游资源的调查规则、开发保护、改善交通和火山区建设等建议,特别提出了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漫长演化的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随着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申报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的首要前提,也是地质公园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地质遗迹的评价既包括地质遗迹的资源要素及自身价值,也包括对资源开发的利用条件。而地质遗迹的资源要素及自身价值作为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的核心,如何单纯评价地质遗迹的本身价值,需要建立怎样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