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4,(9):66-72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郡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Ⅰ、Ⅱ》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感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04,(10):51-51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都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Ⅰ、Ⅱ》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感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5,(2):55-55
建筑是人为的艺术,需要建筑师们敏锐的把握对建筑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式上的体会;建筑又是综合的艺术,是人与社会互动的物化与升华。对于这门实践的艺术,不同的建筑师有着不同的诠释,但他们都用灵感赋予了建筑飞扬的灵魂。为此我们开辟了“青年建筑师之窗”栏目,并从本期开始从《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1、11》中撷取一些佳作,展现优秀建筑师风采的同时,感受建筑灵您的碰撞,以期引起共鸣。另外,《当代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选》第三卷收录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真诚地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建筑师及其作品收录其中。  相似文献   

4.
建筑是时代的史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的集中反映。建筑师是人类生活空间的创造者和魔术师,建筑师要当人类的仆人,不可做人类的罪人。优秀的建筑创作来自建筑师的灵感、激情、苦思、奉献、博学的知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平庸建筑师容易,做有成就大师很难。建筑作品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个人不可贪天之功。本人作品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正"以中华优秀建筑传统为主旨,以世界先进建筑科技为手段,古今相合,中西相融,创造有中国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中国建筑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马炳坚,在《大壮营造录·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作品集》序言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位从业47年,不仅潜心钻研传统建筑技艺,更加忧心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建筑设计现状的古建专家,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界缺乏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积极思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7.
孟建民大师简介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2-43
孟建民大师简介 孟建民,男,汉族,1958年2月出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85年7月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11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1980年10—11月赴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进行联合研究。历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东南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专家,深圳市城市规范委员会建筑与环境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内地与香港建筑师资格互认考官,《建筑学报》、《建筑师》、《风景园林》、《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编辑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荣获“深圳市青年科技带头人”称号,2001年获选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09,(7):76-77
由美国建筑师及建筑企业协会和《超级建筑实录》杂志共同主办的全球优秀建筑设计事务所综合评选在美国纽约揭晓。  相似文献   

10.
吴文……几乎没有人能够给建筑明确一个被公认的、完整的定义,因为这早已不是重要的了,出发点不同,演绎的内涵与外延也完全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建筑的生命是其艺术的含量——与功能的结合、乃至超越功能。我个人倾向于把“光”、“空间”、“形体”作为建筑的主题,以建筑的“比例”代言,从而免去了自圆其说的牵强,免去了反复解释的喋喋不休。从而使我们的心态在跨越了世纪线以后,是平和的、不慌乱的、有信仰的……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主任建筑师1966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90年7月毕业于上海城建学院建筑系1990年7月进入上海建…  相似文献   

11.
程泰宁是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主持人,多年来,程泰宁坚守在中国建筑创作的第一线,坚持不懈地探索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之道,在设计中努力把现代建筑理念和东方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建筑作品。最近,程泰宁建筑作品展暨论坛在京举办,展览及论坛通过对程泰宁作品及建筑理念的解读,从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发展等角度,探讨了中国本土建筑师的创作之道。  相似文献   

12.
程泰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现任中国联合工程公司总建筑师、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所主持人。程泰宁参加过北京人大会堂、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建筑等重大工程的方案设计,主持设计了杭州铁路新客站、加纳国家剧院、马里会议大厦等国内外重要工程50余项,其中,三项获全国优秀设计奖,八项获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世界建筑师大会"当代中国建筑展"展出我国50年来50项优秀作品,程泰宁有三项入选,获建筑创作成就奖。2004年,杭州铁路新客站、黄龙饭店入选"中华百年建筑经典"。2000年,程泰宁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04年,获梁思成建筑奖;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3.
<正>近来,关于建筑文化乱象的讨论引起了诸多社会关注。城市建设中媚洋、贪大和求怪现象,反映了建筑文化的缺失和不自信。建筑创新的艰难和建筑师的工匠化与无奈,折射出了扭曲的政绩观和急功近利的社会心态。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要解决并非朝夕之事。本文试以建筑师的职业定位为切入点,剖析建筑师的权利和责任,并从完善建筑市场管理体制的角度对建筑师职业定位的回归进行探讨。国内外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国际上建筑师的职业定位——建筑项目全过程服务者关于建筑师的职业定位,不同国家是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勘察设计》2005,(4):53-55
建筑师就象是一个演员,通过建筑表达自身对社会、艺术、人文和历史的理解。建筑作为一个载体成为建筑师在剧目中定格的表情。尽管在不同的剧目中表情各异,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共同构成建筑师真实的自我。不期待每个表情形象光辉,但求每个表情都能代表自己。  相似文献   

15.
正建筑是时代的产物,而世界建筑设计大师就是站在当代建筑设计巅峰的精英,他们代表了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诠释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精神和价值观,展示了当代建筑设计的精髓,给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中传承和创新中国建筑设计,提供了范本和参照系。自本期起,本刊将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共同开辟《名家名作》栏目,向读者介绍世界级设计大师及其代表性作品,以学习世界建筑设计大师的精华,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建筑设计作品。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时匡,1946年生,上海人,196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历任苏州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现为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总规划师,苏州工业园区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并兼任现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小组成员,江苏省建筑师学会常务理事,省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委员。曾主持过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主要设计作品有:苏州市新华书店(江苏省七十年代优秀设计奖);苏州刺绣研究所展馆接待馆(1984年全国优秀建筑设计金质奖、建设部一等奖);苏州新市政中心;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新苏国际大酒店;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等。 主要论文著作有:《前进中的思索》、《风水宝地的耕耘》、《有秩序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的把握》等。其作品被选入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主编的《中国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选》一书。该作品选作为国家作品参加了二十一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特选书刊展并成为建设部馈赠国际建筑师的珍贵礼品。 做为全国勘察设计界人大代表,时匡参加了本届人代会。这次人代会的召开对我国勘察设计界有哪些影响,通过会议时匡本人对我国的勘察设计领域有哪些新的设想和建议。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来到人大代表驻地——京西宾馆,对时匡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刘军,男,42岁,中共党员,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天津市规划局授衔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担任天津市建筑设计院院长、院党委副书记、院总建筑师,正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理事,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理事,天津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天津市建筑学会理事。2010年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领导干部";2011年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他主持完成的《大跨度折板斜拉空间网格结构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获2010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其主持完成的近百项工程中,先后荣获国家银奖2项、国家二等奖2项、市部级奖16项。他主持的"天津津湾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获2009年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天津市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获2009年全国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天津市眼科医院"获2008年全国医院建筑优秀设计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建筑应该走怎样的再生之路?这是一个摆在当代建筑师面前的严肃问题。在近日举办的"当代新中式建筑设计高峰论坛"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朱小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当代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上投入了很大精力,但在传统建筑保护上投入却不够。"如今,"所谓  相似文献   

19.
历史已经发展到全球化与地区多元化共生的时代,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地区传统特色和文化、空间、景观正在被埋没和吞噬以至于消亡,如何面对现实的困境,对中国传统优秀的山水环境空间和聚落特色进行挖掘和吸取,寻找地域建筑文化之根,智慧地承传和创造地域特色,揭示规律,并发扬光大,是我们中国当代建筑师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1,(6):228-228
.中国《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地下水》杂志是面向从事地下水开发利用工作的广大工作人员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也是目前国内地下水专业唯一比较集中的技术与信息交流园地。是我国地下水行业代表刊物之一,面向全国发行并与美国、荷兰等国建立了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