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2017,(3)
随着城镇一体化进程脚步的加快,环境破坏和污染加剧,河流成了纳污的主要载体。河道治理问题尤为突出。通过对辽宁省阜新市柳河河道沙土淤积、防洪标准、河床不平整、水土流失、农田防淹防冲、人为破坏等问题的研究,结合柳河河道实际情况,提出了河道清淤、护岸固坝、生态修复三大柳河河道治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柳河河道的防洪能力和生态环境,为类似河道治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多沙河流平面二维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冲积河流河床演变速度快、边界调整幅度大的特点,采用积分方法数值求解水流泥沙基本方程,建立了适合于多沙河流泥沙及河床演变规律的二维数学模型,在数值方法方面考虑了物质守恒性及对多变边界的适应性,采用了比较简单的动边界处理模式。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验证,证实了模型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合理的,模型有较强的河床边界适应能力,可用以解决有关多沙河流河床演变预测及浑水洪水预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运用遥感影像信息及其图像处理的波段优化组合技术识别出了荆江河段大量的古决口扇,并对决口扇在荆江河段的空间分布及识别特征进行了研究。运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发现古决口扇群与该区域的地貌格局、新构造活动带、河床边界条件及水文条件相关,并对荆江防洪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黄河流域防洪问题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江炜 《地下水》2002,24(1):50-51
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洪涝灾害问题又是流域水资源发展首要解决的问题,可见防洪、治洪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流域防洪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陕西省黄河流域防洪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徐乾清 《水文》2003,23(2):1-7
阐述了防洪成灾的基本认识及防洪减灾对策的发展过程,分析了中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征和防洪减灾基本对策的要求,探讨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洪成灾体系,提出了当前防洪成灾研究规划中出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玲侠 《地下水》2001,23(3):155-157
本文主要阐述了建库以来渭河下游河床的冲淤变化 ,并分析了由此治渭河下游及其南山支流带来的灾害。指出库区防洪建设及现状存在的不足 ,对未来库区的防御体系及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使库区防洪工程建设更加完善 ,确保下游两岩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江西98洪灾的祸根主要在于江河上游水土汉失所造成的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造成的鄱阳湖区水面和湿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解决洪水的核心问题在于减少河床,湖床的泥沙淤积和退田返湖,把我省水利建设搞上去,确保安全度汛,把水土保持这项根本的战略措施放在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2)
秭归县九畹溪周坪段属鄂西南山区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河床坡降陡,洪水集水时间短、汇流快,陡涨陡落。以秭归县九畹溪周坪段为例,在阐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九畹溪存在的河道防洪能力较差、岸坡稳定性差、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问题严重、河道亲水性差、缺乏生物多样性等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河道清淤、生态护岸、生态绿化等具体对策措施。以期为类似中小河流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余侃柱 《地下水》2000,22(4):187-190
本文论述了黄河甘肃省境内河道状况特征、洪水特征及来源、洪峰流量的危险分析,并分析了防洪保护区防洪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洪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库防洪实时调度决策模糊推理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本德  许海军 《水文》2003,23(6):8-11
水库防洪实时调度决策方法是研究水库调度问题的主要内容。针对传统方法研究不系统、不全面、不能综合利用面临时刻所有信息、不具有学习功能等缺点,提出了水库防洪实时调度决策模糊推理神经网络模型,它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用大伙房水库75704次、85804次洪水调度作为计算实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迁和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洪水灾害频频发生,我省沿河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相应的防洪工作已提到议事日程。现就贵州城镇防洪规划设计工作中,对防洪河段水面线的推算等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何书会  杨艳岭  赵建芬  赵哲 《水文》2014,34(5):36-38
天然多沙河道水面线的升降与河道平面形态、过水断面形状、河床粗糙度及河床植被、河床的扩展及收缩、河床组成及其冲淤变化等众多因素有关。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交叉河道水面线推算为例,分析了天然多沙河道水面线推算中尚需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的处理方法,具有示范作用,对类似河流的洪水水面线推算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57个县,区,市城区防洪规划工作已大部完成,本文结合笔者参加城区防洪规划,设计,审查工作,对福建省城区防洪标准,设计洪水计算,水面线推算,城区排涝与排水等技术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山  杨建明  郭新 《岩土力学》2006,27(Z2):553-557
新疆河流洪水具有陡涨陡落、泥砂含量高、突发性强等特点。冲积扇河道纵坡大,上、中游河道表现为冲刷或冲淤基本平衡,河道防护工程洪水期冲刷问题突出。河流中下游纵坡明显减缓,河道加宽变浅,频繁摆动游荡。河流纵向、横向输沙不平衡引起河势改变,引起河道冲刷崩岸及洪水灾害。通过对新疆河流、河道特征,水力学要素及河床演变、河道冲淤规律分析,根据新疆河道特点及防洪实践,提出了河道治理思路及防护工程布置方法,对不同河段防护工程设计参数的选取、河道整治建筑物的结构型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河流中潜流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光球  李凌 《水科学进展》2008,19(2):285-293
河水和地下水交换——潜流交换对溶质和污染物的归宿起着重要作用。潜流交换机理主要包括泵吸交换和冲淤交换。泵吸交换是由于河床形态引起的水头梯度,这些水头梯度诱导了对流传输;冲淤交换发生是由于移动河床截留和释放孔隙水。潜流交换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河道流量、河床水力传导性、河床形态、河道弯曲、河床不均匀和背景条件。还探讨了反应性溶质、胶体颗粒共存情况下潜流交换的规律。对潜流交换研究现存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中游府谷-吴堡区间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进  李鹏  任小凤  齐斌  曹嫦娥 《水文》2002,22(5):59-61,24
府谷-吴堡区间是黄河泥沙和暴雨洪水的主要来源区之一,该区间洪水对黄河下游防洪及河床演变有很大影响。应用最新资料,分析了区间降水、径流、泥沙、洪水等水文要素的特性,以期对区间各水文站的洪水测报及黄河下游的防汛和水资源利用等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本德  于义彬 《水文》2005,25(1):24-28,45
从防洪系统风险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防洪风险的性质,在洪水风险管理、防洪堤、水库大坝以及其他建筑物工程风险、洪水预报调度风险等诸多方面分析了当前的研究情况,对防洪系统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富平 《地下水》2011,(1):131-132
渭河的防洪问题,是陕西省沿渭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通过对渭河存在的泥沙淤积严重、工程防洪能力低、支流问题突出、小水大灾频繁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提出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加快渭河防洪工程体现建设、突出解决南山支流防洪问题、综合解决渭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不断加强基础研究、防汛预警及指挥信息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依法科学防洪,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9.
张孟春 《水文》1996,(4):37-39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日平均入库流量的预报张孟春(西北电力调度通信局)1问题的提出龙羊峡、刘家峡水库担负着电站本身与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及兰州市的防洪任务,设计部门对龙羊峡、刘家峡两库的防洪联合调度作了专题研究,并总结出一套采用日平均人库流量和另一水库要素双...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及其阻洪可能效应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长江中游武汉九江河段河道卡口的地质地貌方面特征,并通过对历史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的阻碍作用。并以田家镇卡口为典型案例,利用研究河段的水文资料,分析了中游河道卡口对洪水排泄的阻碍作用;如若实施田家镇扩卡,将对中游的防洪是有利的,而且会大大减轻中游特别是武汉的防洪压力,但有可能对下游河势的稳定、河床演变等造成影响,并可能造成其它环境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当前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剧、长江中游降水增多,长江中下游将面临更大防洪压力,通过长江中下游扩卡增泄,以适应当前全球变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