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三年来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工作回顾自1985年太原固体矿产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开展新一轮普查以来,普查找矿工作进展情况是好的,太原会议所确定的新一轮普查工作方针、任务和部署正在较好地贯彻执行,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在这时期,基础地质工作得到了加强;大多数固体体矿产重点工作区的找矿形势好,尤其是部控重点片有较大进展,开拓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气化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近年来,油气化探理念发生了两大转变,即:油气化探研究由点(油气藏)到面(全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由浅(近地表)入深(井下);油气化探已由以普查为主发展到概查、普查、详查、精查等4个级次阶段。近年来,我国油气化探取得了重大进展。化探方法技术得到了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有所进展,开发了新的测试技术,研制了新的数据处理与解释评价系统,建立了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化探数据库。 展望了油气化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新疆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与油气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境内三大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乃是全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在这些盆地中,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度大,具备良好的油气生成条件。准噶尔盆地西缘的克拉玛依,乌尔禾油田具一定规模,已成为我国重要石油基地之一。塔里木盆地已发现依奇克里克,柯克亚油田。吐鲁番盆地也有胜金口小油田。但是由于这些盆地范围大,覆盖广,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程度低,因此要在几万平方公里,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面积内选择进一步进行油气普查的地区相当困难。可是在盆地内选择进一步普查区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加快油气普查勘探速度,缩短油气普查时间,  相似文献   

4.
1985年7月地矿部在太原召开了固体矿产普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开展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技术政策、方法措施等.为此,我局对工作重点、奋斗目标、地质工作布局和技术对策等进行了调整,从而使我局的矿产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成果.找到大型银矿床一处;金矿普查年年都有新进展,并发现了新类型和新的含矿层位;东北地区急缺的铜、铅锌矿,也找到数处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两年来我局在开展新一轮固体矿产普查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简要介绍“七五”期间航空γ能谱测量油气普查生产试验概况之后,即利用实测的大比例尺、面积性航空γ能谱测量资料,对我国东部五个已知产油区中62个油气田的航空γ能谱油气异常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重点探讨已知油气田与放射性场间的相关性和已知油气田的放射性元素分布组合规律,并以此为前提,结合双河油田等几个已知油气放射性异常的讨论,就航空γ能谱测量油气普查生产试验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高产油气流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东北拗陷区沙雅隆起的雅克拉构造上打的沙参二井,于1984年9月22日钻至5391米的奥陶系顶部白云岩时喜获高产油气流.这一油气流的发现是新地区、新领域、新类型和新的深度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揭开了古生界找油气的序幕,打开了人们找油的新思路,是塔里木盆地油气普查勘探工作新的里程碑和转折点.由此更加证实了塔里木盆地的找油领域广阔,油气前景可观,是寻找大油气田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的最大内陆盆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该盆地的油气普查勘探工作已有30多年历史,取得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和成果.分别于1958年、1977年找到了中新生界为油源的依奇克里克油田及柯克亚油气田;1984年9月又发现了古生代海相的雅克拉油气田.从而更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同时亦打开了塔里木盆地油气普查勘探的新局面.另外,近几年石油部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作了不少物探工作,对其内幕又有新的了解和认识.笔者分析研究了已有的资料和成果,再论塔里木地块(台)一盆地成生、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各时代构造运动表现及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盆地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李思田 《地球科学》2004,29(5):505-512
找寻大油气田的急迫任务带动了当今新一轮战略性、区域性的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在盆地中识别富生烃凹陷及其所控制的油气系统具有关键意义.没有富生烃凹陷就没有大油气田赖以形成的首要基础.富生烃凹陷及大型油气系统的形成又有其特有的盆地动力学背景, 认识后者对前者的控制关系可提供战略性预测.渤海湾盆地作为中国东部陆上及海域伸展类盆地最重要也最典型的代表, 其数十年勘探和研究历程揭示了富生烃凹陷、大型油气系统和盆地动力学过程的内在联系.岩石圈伸展和裂陷的背景下, 盆地内隆坳分异的构造格架、快速沉降、高地温和异常高压系统提供了富生烃凹陷和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构造背景, 与古近系中晚期有利的古气候、古环境条件匹配形成了最有利生烃的超富养湖盆类型.根据多个富生烃凹陷的典型研究提出了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模式, 进一步分析了富生烃凹陷形成背景的多样性.值得指出的是, 目前所知西北地区大型叠合盆地中最重要的富生油凹陷, 如准噶尔盆地的二叠纪中央凹陷、塔里木盆地的满加尔凹陷可能都形成于伸展和裂陷背景下, 中新生代则以挤压、挠曲占优势.提出用当代盆地动力学和油气系统的思路与方法重新认识含油气盆地及其油气系统演化的动力过程, 进行新一轮基础性、区域性研究, 为发现新领域、找寻大油气田提供地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序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油气资源工作,先后集中开展了2次大规模的全国性石油普查工作,发现了一批新的油气田,石油储量和产量得到了快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原地质部和原石油工业部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性石油普查工作,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等大型油田,1965年实现了石油自给。1978年中国原油年产量超过1×108t,一跃成为世界十大产油国之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原地矿部、石油部等组织实施的第二次全国性油气资源大普查,又相继开辟了鄂尔多斯、四川、准噶尔腹部、塔里木、渤海海域、南海北部等大型油气田,促进了石油产量…  相似文献   

10.
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油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突破了不了石油地质上的传统概念,开辟了许多新的找油气领域,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油气藏类型,这一切说明地球有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找油找气的前景乐观.了解世界油气勘探的动向,从中得到启示,对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普查勘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