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透膜滴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群 《地下水》2019,(3):78-79,90
半透膜滴灌是一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滴灌手段,传统灌溉技术节水能力较差,导致大量水资源浪费,对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检测半透膜滴灌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通过建立实验参数,选取喷灌方法、普通滴灌和半透膜滴灌三种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三种方法的水资源使用率和植物生长状态,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半透膜滴灌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防止资源浪费,促进植物以最好的状态生长。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农民的劳动量,以期为节水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广泛,它迎合了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背景,希望结合更多节水灌溉技术类型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率,解决传统固有问题。本文以节水灌溉中的滴灌技术为例展开分析,通过对滴灌技术施工流程、技术应用要点、滴管系统的具体方案设计和滴管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可完全从节约用水目标出发,结合地方农田水利工程实际状况进行系统配套优化管理,同时实现对农田水利系统工程内容优化,改良农田水利灌溉方法与相应指标,直接提高地方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及最终经济产值,有效提高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荠文  吴昊 《地下水》2018,(6):96-98
膜下滴灌技术在干旱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推广。黄瓜是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温室蔬菜之一。此外,水分是影响黄瓜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西北干旱地区淡水资源总量不足,但咸水资源丰富,因此,在我国西北找到适合黄瓜咸水灌溉方案至关重要。在沙漠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咸水灌溉黄瓜。本研究揭示了黄瓜产量及黄瓜水盐生产模型。本文研究了黄瓜产量与作物需水量、土壤电导率等生产函数的估算问题。利用田间试验数据估算作物水盐生产函数,为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广咸水膜下滴灌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我国南方岗地多级抽水灌溉系统灌溉保证率偏低、系统中工程效益发挥差等问题,以一具体灌溉系统为例,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大系统站库联合优化调度数学模型.模型中将多维动态规划模型与模拟模型等优化技术相结合,巧妙地解决了灌溉水量时、空协调优化调度问题.实例表明:该模型的应用能充分发挥系统中各骨干工程的作用,提高系统的灌溉保证率.模型为提高类似灌溉系统的灌溉效益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5,(6)
为了探索适宜节水滴灌发展的技术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挥工程示范工程作用。建平县节水滴灌综合示范项目区选择八家农场为示范区,通过在项目区开展自动化与信息化建设,重点建设灌溉用水与地下水位自动化监测工程,实现工程取水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并结合土壤墒情与气象等信息的自动监测,科学指导灌溉,引领灌溉现代化方向。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0,(4)
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但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此,分析最适宜灌溉方式可兼顾节水和经济效益。以辽宁营口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为背景,分别对比覆膜滴灌、无膜滴灌、沟灌三种灌溉方式对玉米种植的综合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覆膜滴灌对比于无膜滴灌和沟灌形式,有着明显优势,覆膜滴灌单位面积产量比无膜滴灌高出6. 77%,比沟灌高出15. 28%,虽然种植成本较大,但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覆膜滴灌技术在大面积玉米种植区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新疆阜康某农场为了节约灌溉用水,采用大田滴灌的方案,本文主要对滴灌灌溉系统、管网布设、管材和管径选择、水泵的选型进行了介绍。毛管间距为1 m,毛管上每隔0.3 m设一个灌水器(滴头),灌水器流量2.8L/h,工作水头为10 m。每条支管的两侧各布设44根毛管,每根毛管长60 m,每条分干管长度为277 m,按44 m的间隔均匀布设在分干管上。  相似文献   

8.
巩振兴 《地下水》2014,(4):38-39
通过对葡萄地下滴灌和葡萄常规灌溉试验分析得出,地下滴灌灌溉后土壤含水率上(浅层)小下(深层)大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保水和节水性。地下滴灌81%的灌溉水量主要灌在20~60 cm的土层中,地下滴灌水分沿土层深度分布与作物根系一致,更具保水性和作物吸收利用性,从而最终达到作物的增产及节水的目的。试验结果对地下滴灌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管道灌溉的实际特点,参考相关规范,通过设计灌水定额、灌水周期、工程总体布置、灌溉设计流量来确定灌溉制度;通过选择管材与管径、管网水力计算、设计扬程的确定与水泵的选择来确定管道灌溉系统管网。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0,(2)
以新疆阿苏克市喀拉塔勒镇滴灌系统建设工程为例,分析了自动化滴灌系统组成及网络构架,对田间控制、首部节点和监控中心组成及其功能设计进行阐述。利用GPRS技术将采集土壤水分、用水量等信息传输至高层监控中心,实时计量与监测灌溉用水量,实现农田自动化灌溉。应用实践证明,自动化控制滴灌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高,能够实现对农田的自动化、精细化灌溉控制。  相似文献   

11.
魏杰  曹淑广 《地下水》2009,31(3):127-128,137
简要概述了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项目的优特点,阐述了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简要说明了灌溉管道系统常用的管材与管件,详细说明了典型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以及对已建工程的项目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刘敬玉 《地下水》2008,30(2):85-87
我国水资源分布与人口、耕地分布不协调,水资源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迫在眉睫,山东省费县节水技术应用尚不到位。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丘陵山区的应用推广,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之处,高度重视节水灌溉技术应用与推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薛永生 《地下水》2014,(6):143-145
小管出流是微灌的一种灌溉形式,是给果树按需水要求适时,适量灌溉地面灌水方式,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节省劳力,灌水均匀。通过在凤翔县田家庄镇新增务村果园小管出流灌溉系统的设计实践,对小管出流设计标准、参数、灌溉制度、工作方式、残料选型等进行探索,实现了节水灌溉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积来 《地下水》2020,(1):88-89
针对巩留县阿克吐别克镇其那尔村管道灌节水技术、滴灌技术、喷灌技术进行灌溉模式的比选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得出滴灌模式具有工程成本低、降低劳动强度、灌水均匀等优点,是适合当地的一种能够高效节水的灌溉模式,符合当地灌溉要求。通过灌区水量平衡分析,得出灌区总需水量为596. 03万m^3,毛需水量779. 13万m^3,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提升农业水利用效率,提供了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非凡 《地下水》2015,(1):140-141
在阐述喷喷滴灌方式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关岭自治县火龙果灌区为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喷喷滴灌方式在贵州山区设计要点。通过研究与开展节水能力高的喷滴灌技术,能扩大应用规模,从而促进农业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张兆新  宋廷楷  李斌  丁林 《地下水》2018,(6):105-108
基于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喷灌、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河西地区设计了恒压变量和恒量变压节水灌溉两种方案并对作物增产效益、节水效益和节能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可知:恒量变压方案总效益较恒压变量方案多3.89元/亩,若推广1万亩,则多3.89万元/亩,经综合比较恒量变压方案略优于恒压变量方案。  相似文献   

17.
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科学合理的微咸水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管理处国家重点灌溉试验站进行了不同灌溉定额、灌水频次的微咸水膜下滴灌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灌溉定额4500m3/hm2、灌水频次10次,灌溉定额3000m3/hm2、灌水频次7次,均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②当灌溉定额≤4500m3/hm2时,灌溉定额越大,土壤积盐越严重;在灌溉定额一定时,灌溉次数越多,土壤积盐越严重。③当灌溉定额≤4500m3/hm2时,灌溉定额越大,棉花产量越高,微咸水灌溉影响棉花产量的灌溉定额上限在4500m3/hm2左右;灌溉定额多时,灌水次数多棉花产量高,灌溉定额少时,灌水次数少棉花产量高。④灌溉水分生产率随着灌溉定额的增大而减小,在灌溉定额大时,采用少量多次灌溉,在灌溉定额小时,采用多量少次灌溉,均可提高灌溉水分生产率。⑤以节水、控盐和高产为优选标准,当地较为理想的微咸水膜下滴灌模式为灌溉定额3750m3/hm2、灌水次数20次、灌水间隔为7d。  相似文献   

18.
杨春成 《地下水》2008,30(1):95-96
分析了目前节水灌溉滴灌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管理措施。实践证明,只有落实管理措施,加强责任制度,才能发挥滴灌节水工程的效用,体现节水灌溉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9.
灌区实时灌溉供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灌溉系统供水计算模型.将灌区内作物概化为水稻和旱作物两种,分别以水量平衡原理和土壤水分模拟理论为基础建立稻田和旱作物灌溉供水计算模型.模型中所需要的参数如水文气象、土壤和作物参数均可通过分析历史资料或实测得到.模型系统可进行实时计算操作,并可预测下次灌溉方案,并在取得实测资料后对原预报方案进行实时修正,从而编制实时灌溉方案.模型还可研究灌溉系统内各子系统的优化供水流量和优化轮灌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1,(2)
针对黄土丘陵区治沟造地新造地发展农业生产缺水的问题,提出适宜新造地的田间高效用水技术体系,包括田间雨水高效利用和排洪渠雨水存蓄利用两个部分。计算得出了丰水年玉米的灌溉需水量为460.5 mm/亩、平水年615.2 mm/亩、枯水年705.5 mm/亩;丰水年马铃薯的灌溉需水量为314.3 mm/亩、平水年346.2 mm/亩、枯水年364.8 mm/亩。提出了地下暗管输水、滴灌、垄沟种植、覆盖等技术的应用参数。制定了玉米和马铃薯在滴灌、喷灌和地下暗管输水条件下的灌溉制度,能为治沟造地新造地田间高效用水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