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VIC-3L大尺度分布式水文模型,对老哈河流域的径流及其相关要素进行模拟,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老哈河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在率定期和验证期内,模拟的流量过程线反映了实测流量过程线的变化趋势,而1997年和1999年模型模拟效果较差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枯水年影响、下垫面情况变化等因素影响及VIc-3L模型自身的局限性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甘南大夏河流域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识别与诊断,对其生态问题成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研究显示,矿山环境破坏、草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是甘南大夏河流域目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修复理念,划分了三个生态修复单元,确立了自然恢复、保护保育、辅助再生、生态重塑四种生态修复模式,提出了以水源涵养为核心的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策略,重点布设与实施矿山生态修复、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小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评价系统等五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该研究可为甘南大夏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洮河流域水文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文华 《水文》2004,24(5):54-57,61
介绍了洮河流域的基本概况,从降水、蒸发、径流、暴雨、洪水、泥沙、水质等方面分析了该流域的水文特性,概括地反映了洮河流域水文情势的基本特点和水文要素的地域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水旱灾害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长江河源地区及通天河流域水文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豪  虞孝感 《水文》2002,22(1):52-53
介绍了长江河源地区及通天河流域的地理概况,从降水、蒸发、径流、输沙量、地下水和水质等方面论述了该地区的水文特征,分析了各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乔治华 《地下水》2019,(3):160-161
新疆博尔拉河流域地处准格尔盆地西南缘,通过对博尔塔拉河流域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水系分布等概况进行论述,进而对降水、径流、洪水、泥沙等水文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可知:博河流域气候干旱,雨量较少,蒸发较大,地表水资源有限,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干流区径流年际变化不大,整个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研究结果为当地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2)
采用大夏河流域折桥水文站建站至2010年整编水文数据,分析了折桥水文站水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折桥水文站径流量、输沙量年际变化规律保持同步,输沙量自1980年代以来明显偏少,且递减趋势十分显著,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集中在6-10月,并定量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折桥水文站泥沙的影响程度,研究成果可为大夏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湖长制、水生态保护与健康评估等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3)
洮河是黄河上游一级支流,近36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流域水文要素发生重要变化。在收集洮河流域1980-2015年主要水文要素特征气温、降水、蒸发、径流和泥沙资料的基础上,按不同的年代区间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建立以气温距平、降水等值线、蒸发等值面、径流深及输沙模数等值线为分析依据,掌握了主要水文要素在时空上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主要水文要素特征为,不同年代气温升高幅度不同,平均上升幅度在0.6℃~1.0℃。整个流域降水量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减少,蒸发量变化不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渭河上游典型小流域水文特征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渭河流域两个典型小流域的实测水文和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和下垫面条件的流域水文特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清源河和牛谷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径流、泥沙、降水径流系数均呈减少趋势;两个流域的降水、径流和泥沙历年变化不一致,1998-2013年清源河流域降水量相对牛谷河流域减少了8.6%,1993-2013年牛谷河的径流相对减少了21.4%,2000-2013年清源河的泥沙相对减少了24.0%;两个流域的面积、河长、海拔、植被覆盖率等流域特征值相对差在-29.4%~-4.5%之间,气温、降水等气候特征值相对差在-27.4%~16.7%之间,而径流特征值相差较大,相对差在-90.2%~-84.7%之间,泥沙特征差异性更大,相对差在292%~347%之间.对气候、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清源河流域1996-2013年年径流减少11.6%,牛谷河流域1993-2006年年径流减少25.9%,2007-2013年再减少10.5%,研究人类活动的调水减沙效应,对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充分利用不同小流域实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和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及固沟保塬工程实施,黄土高原的水文循环变化备受世界关注。基于SWAT模型和中国大气同化驱动数据集(CMADS),定量分析了固沟保塬工程和4种土地利用情景对马莲河流域水文循环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SWAT+CMADS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马莲河的水文变化过程;1995—2020年间,流域内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13 087.50万m3,降幅达到4.56%;流域内退耕坡耕地全部还林/还草情景较2020年土地利用情景相比,年平均径流量分别减少了283.80万、1 923.70万m3,固沟保塬工程(沟头填埋)情景下年平均径流量减少了1 135.30万m3。模拟研究固沟保塬工程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马莲河流域径流的影响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网密布,河道及河流的形态和演变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剧烈人类活动,以及气候、降水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河床演变加剧。对近60年的水文监测成果分析,发现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河床演变,导致多种水文要素发生调整,给堤围险段、供水安全和水资源管理带来安全隐患,变化环境下的河流情势改变,是对当下水文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2)
为促进区域内水资源可持续性利用,对河流生态水文演化展开分析,提升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当前许多城市水资源配置应用的现状来看,却对河流生态水文有所忽略,以致对河流生态水文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次首先对水资源配置和河流生态水文系统做简单的概述,然后选择辽宁本溪太子河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河流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下的生态水文演化特性,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为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提供参考,促进河流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回归克里格的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布局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黑河上游八宝河流域建立自动化、时空协同、智能观测的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分布式的地面观测,对于定量刻画流域尺度时空异质性较强的生态水文要素的动态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观测网设计过程中,节点的空间布局将直接影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观测水平。为准确捕捉流域内关键生态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异性和场分布,探讨了一种基于回归克里格模型的空间采样布局优化方法,并以地表温度观测网优化为例,应用到八宝河流域生态水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布局方案设计中。研究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同时考虑了目标变量与环境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残差在空间上的自相关特征,可以同时优化目标变量的地理空间和属性空间。优化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较好地捕捉流域内生态水文要素的时空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6)
伊吾河处在我国新疆哈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长期存在区域发展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水资源未充分利用和缺乏科学理论依据等问题。通过对伊吾河流域气候条件、水质变化趋势、水源特征及水文特征进行分析,对伊吾河流域多年来的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基本掌握了该流域水文蒸发、降水和径流变化、洪水形成和变化规律以及泥沙含量等状况。分析结果对科学利用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中小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精细化模拟, 合理估算水文模型参数的空间分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版全球数字土壤制图系统(SoilGrids)构建栅格新安江模型(GXM)参数化方案, 对陕西省陈河流域2003—2012年16场洪水进行模拟, 与新安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开展基于洪水过程划分的自由水蓄水容量敏感性及空间分布特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 GXM模拟的峰现时间误差水平降低约0.31 h, 洪峰和洪量模拟精度较高, 模型能够对土壤水饱和度等水文要素的动态空间分布进行较合理的模拟; 自由水蓄水容量参数对洪峰和涨洪过程的确定性系数以及涨洪段的洪量相对误差影响较大, 对退水过程影响小; 自由水蓄水容量在陈河流域河谷和山脊附近较大, 坡段中部较小。  相似文献   

15.
高文元 《地下水》2019,(3):164-165
熊岳河流域是渤海东岸流入大海的一条河流,熊岳水文站是熊岳河流域唯一水文站。依据该站历年实测水文资料,对流域的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结果进行合理性检查,以期对熊岳河流域整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提高经济开发区防洪标准,及海滨旅游、商务休闲为主的高档海滨旅游带建设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对祖厉河流域水文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水文》2011,(4):88-91
根据水文站实测资料序列,对半干旱区典型代表流域祖厉河流域水文要素随气候响应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流域气温不断升高,流域水文循环条件的改变,导致祖厉河流域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流域水温同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呈显著上升趋势。而流域年降水量,年径流则呈现出逐年递减趋势,且水质特征恶化明显。以流域气温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升温期为分界点计算径流量多年平均值变化表明:90年代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比90年代以前减少了20.6﹪。  相似文献   

17.
以2008—2016年格尔木河流域实测径流量数据为基础,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SUFI-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并设置不同的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6.0),预测流域2022—2050年的径流变化趋势,分析了研究区未来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并探究了这些气候要素对格尔木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在格尔木河流域径流过程的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期R2和ENS分别为0.84和0.73,验证期R2和ENS分别为0.74和0.70;(2)径流预测不确定性较小;(3)未来流域降水呈现增加趋势而气温降低;(4)未来时段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且降水是控制流域径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祁连山中部地区40 a来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28,他引:33  
过去40a中,我国西北内陆流域山区气候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主要对祁连山中部的黑河和计赖河流域山区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气候变化特点计算了气候要素与年径流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同区径流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敏感的反应。不同流域、径流对不同气候要素具有不同的依赖性,这主要与冰川、积雪和冻土等寒区水文要素的分布和规模有关,黑河流域径流呈增加之势,主要与降水量增加密切相关,而计赖河径流则表现为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叶尔羌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叶尔羌河流域基本情况,根据流域内主要控制站的多年水文资料,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冰情、水质等方面对流域的水文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3)
阳霞河位于轮台县阳霞镇境内,发源于南天山支脉科克铁克山南坡。阳霞河流域悬移质泥沙主要来源于径流形成区,洪水泥沙导致阳霞河河床频繁变迁,对沿河水利工程构成极大的威胁。由于阳霞河流域无泥沙观测资料,迪那河水文站与阳霞河流域同属相同气候区,将其作为参证站,基于多年水文资料,对阳霞河泥沙来源和输沙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关系以及泥沙形成原因及防治途径等方面水文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阳霞河年悬移质输沙量的估算,借用流域输沙模数推求设计流域工程场址处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估算出阳霞河引水枢纽断面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89.63×10~4t,其多年平均年输沙总量为107.56×10~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