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设计并建设了黄淮平原松散岩类孔隙水地区单孔井深350m、多层(4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实现了单孔多层井孔设计、施工工艺、管材以及地下水自动监测技术集成等重大突破,为类似地区单孔多层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提供了技术示范,为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解伟  王明明 《探矿工程》2017,44(10):18-21
随着地下水监测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单孔多层监测井技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监测工作。CMT监测井就是其中的一种,该技术采用了新型成井结构方式,能够实现单井监测多层地下水,分层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有一井替代多井监测的特点,能够降低建井及监测成本,提高监测效率。利用CMT多层监测技术,在黑河中游进行地下水多层监测,根据实际监测数据进行水文地质分析,验证了CMT技术在地下水多层监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加剧,地下水遭受污染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加大,尤其是浅层地下水面临污染的风险更大。如何及时发现并科学评价浅层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治理的效果,迫切需要简单易行、有效可靠的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传统的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存在占地多,监测层位少等问题,巢式监测井监测5层,连续多通道监测井口径小,因此有必要研究即占地少,又能监测多层,而且监测井井管口径能满足不同种类监测仪器的安装要求。通过室内和野外试验,研究了集束式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建设过程中止水方法、止水材料、粒径、止水层厚度及止水效果检验、下管方式等关键技术,实现同一孔内监测100 m以内的多层含水层或多个含水段的分层监测,施工口径小,占用土地少,建设成本经济。集束式监测井可以应用到地下水监测、环境污染调查研究等多个领域,该研究将为集束式浅层地下水分层监测井建设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使未来的监测更加精细化、准确化,为今后监测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井多层地下水监测井施工关键技术与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井多层地下水监测井引入了westbay分层监测系统,实现了一井多层地下水监测,推动了地下水监测技术发展。一井多层监测井,在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和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对50 mm巢式监测井PVC-U井管的建井生产试验并组织实施了一眼五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介绍了该井整体的结构设计、PVC-U井管、新型止水粘土球、扶正器和成井关键工艺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可为以后的多层巢式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地下水多层监测井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是一种新型监测井。此种监测井井管无接头、无泄漏、内壁光滑,滤水管现场制作,对位准确;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下管可以一次完成,多管到位,并围绕一根连体管从地表填砾、止水,施工方法简单可靠。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达到了一孔监测多层地下水目的,为地下水污染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多通道管监测井的成井工艺。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5)
地下水监测中因为监测水井布局不合理,限制了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在系统总结当前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和阿克苏流域地下水监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加强阿克苏流域地下水监测网络部署思路和对策建议,指出生态和农业需水监测是今后的重点,并提出融合3S、空间插值、多尺度套合等技术方法开展地下水监测网络构建的思路,为较全面、较准确的掌握阿克苏流地下水动态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蔡丽娜 《地下水》2019,(3):35-36,70
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展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依据《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以郑州市2017年度27处地下水监测站点施工为例,对地下水监测井钻探施工、水样采集、辅助设施建设等监测井施工环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质》2011,6(2):41-41
本刊讯(范宏喜郭聪)6月1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北京市通州区实施的一孔多层地下水监测示范井通过了专家的现场验收。据悉,该井在施工中采用导砂管涡旋式泵送填料及双气囊止水分层抽水洗井等新工艺,实现了在一个井孔中同时对18个含水层的地下水水位和水化学特征等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监测井是进行地下水监测的公益性、永久性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后期的运行效果,钻探成孔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河南省范围内地下水监测工程站点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南阳盆地、洛阳盆地及灵三盆地,监测地下水的类型以孔隙水为主,其次为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钻探施工根据监测井性质和地质条件不同,分别采用泵吸反循环、正循环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及空气潜孔锤钻进等。根据不同钻探工艺原理论述了施工技术要点,对比分析了各工艺的特点及应用效果,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作经验和项目的具体要求,首次组织实施了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的设计和施工项目,并大胆采用了PVC—U塑料管“裸眼四次成井”新工艺。论述了设计思路、具体技术措施和最终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污染调查多级监测井建造及取样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级地下水监测井能够在一个井内监测多个深度段水质和污染状况,在场地污染调查污染羽三维描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口多级地下水监测井可等同多口单管监测井,节约施工成本和维护费用。本文在实地典型污染场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多级监测井建造及其取样技术进行了研究,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螺旋钻孔注浆成桩技术是根据地质特征、地下水情况、钻孔中水泥护壁及渗透性水泥灌浆的原理。在某工地施工中采用螺旋钻具掘进,在地下水、淤泥层、流塑粘土层等易坍塌地层条件下,完成桩基施工任务。实践证明螺旋钻孔注浆成桩技术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6)
为提高地下水监测水平,实时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信息,在对安徽省地下水监测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S软件等技术开展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研究,探讨了系统啊总体框架、设计了地下水监测站和业务应用软件,为实施安徽省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维献 《探矿工程》2010,37(3):42-45,48
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熊猫环岛车站降水工程实践,介绍了利用反循环钻机施工管井工艺、抽渗结合法进行基坑降水的方法;并对其地下水监测及沉降监测等施工技术、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处理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直接推进取样技术按照监测要求,可以在同一孔内迅速准确地采取地下水水样、土层土样和土层气体样品。直接推进取样完成后,还可以在孔内安装井管和过滤管,成为永久性的监测井。该项技术可以为查明潜在的污染工厂、废水土地处理场和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的扩展情况提供分析样品。该项技术施工成本低,可获取高质量的监测资料,为控制和治理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结合地质调查项目对直接推进取样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地下水动态的"火眼金星"和"白箱化"的主要途径。现行矿山地下水动态监测多以水文地质学含水层理论为指导,其观测参数往往与实际相差甚远,难以在矿山地下水害防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岩裂隙在空间上多组合为若干大小不一互不联系的树状或脉状的网络,层状网络只为特例。为此基于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地下水各含水系统结构和围岩的动态变化出发,提出了新的矿山地下水监测系统观。地下水监测系统观通过研究开采中各含水系统的地下水运动、导升规律,并利用新的技术方法在时间维度上进行监测与数学模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预测数据。矿山地下水监测系统观的创新性体现在系统的整体性、动态与时空性、多系统性、智能化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乌鲁木齐河流域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基于ARCGIS技术,运用水文地质学方法在叠加合成地下水动态类型分区图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确定了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首期施工安装了11个新的长期专门监测孔;对73个现有监测孔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孔口保护装置,安装了28套水位自动监测仪,初步实现了地下水水位的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19.
曹金亮  韩颖 《地下水》2005,27(2):121-122
山西省的地下水监测工作由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地下水监测资料为各自的监测目的服务,不能共享,形成重复监测、监测费用浪费的监测现状.本文在分析地下水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六大盆地建立区域性监测网、调整监测井点、增加监测项目、加强对地下水监测数据管理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监测工程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下水监测工程施工中面临的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监测、取样、洗井等紧迫难题,研发了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技术。该技术是在监测井管口安装一个具有多个功能组件的密封不锈钢盖板来实现自流监测井长期监测的各项需求。本文介绍了承压-自流监测井密封技术原理、系统组成和安装流程及方法。通过山西忻州市地下水监测井现场示范及其他地区50余口井的工程应用,证实该技术可有效解决自流监测井井口密封、水样采集、洗井清淤和维护探头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密封效果好、不污染水质、操作便捷和成本低等优点,可实现不同特征自流监测井地下水数据长期自动采集与传输,并可为类似井的封孔工作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