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县城区供水水源地均为地下水源地,水源结构单一,地下水超采问题严重,产生诸多地下水环境问题,城区供水保证程度不高.本文通过对县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质恶化、供水水源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区域供需水矛盾,提高城乡居民用水保证率,解决单县城乡饮水安全问题,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2.
麻清雅 《地下水》2015,(1):95-96
随着政府对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重视和资金的加大投入,农村集中式供水已见成效。通过对安康汉滨区饮水水源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水源20%为地下水,80%为山泉沟溪水,由于暴雨洪水水质人为污染,水源保护措施不力等,饮水安全存在一定风险。提出加大水源地保护宣传,根治水污染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健全体制、创新体制等。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水文地质工作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2,29(2):81-85
贵州省特殊的岩溶地质环境导致了严重的工程性缺水、频繁的极端气候引起了大范围的干旱灾害,强烈的人为工程活动导致了突发性的水源干涸和污染、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实施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近年省内地下水勘查和应急找水打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岩溶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旧严重、城镇应急水源亟待建设、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源支撑、供水水源污染的形势仍然严峻。虽然省内丰富的岩溶地下水资源可以成为地表水供水的重要补充,但目前地下水勘查程度、找水和开发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尚难以支撑地下水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水文地质工作的方向,可供未来我省地下水勘查、缺水区找水以及相关研究工作部署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主要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建设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星  毛建国 《安徽地质》2010,20(4):279-28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供水水源遭受突发性污染、遭遇特枯水期等极端情况形成的供水危机逐步显现,而我省在应急水源地建设上的滞后,无疑对建立水资源应急机制、应对突发事件、保持社会稳定是十分不利的。从我省17个主要城市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初步分析,具备建立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的条件。要加强我省地下水应急水源的研究,查明我省地下水应急水源,联合应急地表水源地,科学地制定供水危机应急预案,以便在各种突发事件引起的供水危机时,保障市民生活用水和饮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3)
沙湾安集海镇饮水水源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运行及在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背景下,村民普遍反映饮水水质为苦咸水;水烧开后白色沉淀物较多,烧水茶壶4天结垢厚1 mm多;镇村民胆结石和高血压患者发病率较多。村民要求解决饮水安全的呼声很高。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安集海镇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中西段,其区域位置优越,但社会基础设施现状与周边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安集海镇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地下水对于保障我国饮用水供水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水利部2018年水资源公报,我国地下水供水量976.4亿m~(3,)占总供水量的16.2%,是400多个城市(占城市总数的60%以上)的主要水源。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下水的水质好坏直接影响饮水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有1/_3左右的地下水是在天然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原生劣质地下水,分布广泛,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7.
针对沦州水资源严重匮乏、农村饮水不安全、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而造成的沧州地下水环境恶化问题,阐述沧州区域内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农村集中供水现状及规划,探讨不同区域、不同年份,如何促进和发展农村集中供水,进而实现深层地下水与地表水(外调水)的水源切换,减少对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改善地下水环境.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中氟、TDS等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灰色聚类模型分析,进行饮水安全评价。根据该区地下水中氟、TDS含量分布情况和饮水安全评价结果,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京津冀地区重要饮用水源,由于地下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污染物排放,京津冀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地下水污染预警和防治成为重点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从预警和污物防控的角度,厘定了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从指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水质演化、地下水污染类型、污染源等4个方面选取了30个典型指标构建了地下水污染指示性因子指标体系,对关键评价指标的意义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卢志华 《地下水》2014,(1):85-88,100
利用地下水流场和溶质模拟软件系统FEFLOW建立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模拟地下水的流场分布和补给、径流和排泄规律,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流线追踪技术描绘地下水水源地汇流补给集水区域,分级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提出保护区综合保护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源受到污染,保障当地饮水安全,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1.
在内陆干旱区,作为重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常面临氟含量超标问题.查明内陆干旱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了解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既可丰富高氟地下水的研究体系,也是保证内陆干旱区饮水安全的重要基础.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典型山前洪积扇——依格齐艾肯河-喀拉玉尔滚河河间地带为研究区,基于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刻画了高氟地...  相似文献   

12.
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姜延华 《地下水》2012,(4):93-93,97
针对宜君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实际,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人畜饮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农村人蓄饮水安全的措施,加强人蓄饮水工程建设、保证工程水源的可持续性,加强水质检测建设,提高农村供水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13.
朱友银  王志明 《水文》2006,26(6):93-94
江苏省南通市农村由于地下水超采、河道污染淤积、设施老化等原因,约37%的农村人口饮水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中饮用苦咸水人口达114万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建立区域供水体系、清水通道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可以解决南通市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晓宇  郭昂青 《地质与资源》2010,19(2):105-108,133
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最发达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地下水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不断加重、用水结构不合理、地下水资源浪费和农村饮水安全等问题.地下水资源量不断减少,供需矛盾不断加重,已经严重制约本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冀军花 《地下水》2008,30(5):135-136
随着乡镇工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每年排放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己经造成许多地区严重的水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因此,对农村饮用水源进行卫生防护,己成为饮水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年来对已建农村人富饮水和乡镇供水工程的实地调研,提出了在水源勘察选择和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注重水源保护和加强水源水质监测的重要性;评述了根据不同水源的特点及卫生特征采用相应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的措施;指出了缺水医必须合理开采地下水,走可持续发展建设路子。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4)
沙湾安集海镇饮水水源建于上世纪70~90年代,经过20多年的运行及在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背景下,村民普遍反映饮水水质为苦咸水;本次对安集海镇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及水质进行简要的分析,为以后安集海镇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陈登齐 《贵州地质》2010,27(3):217-222
裸露型岩溶区因其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而具有独特的岩溶水资源形成和分布规律,其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利用程度低,导致脆弱的岩溶环境所形成岩溶干旱及岩溶洪涝等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凯德场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地下水开发利用方案,为改善流域农村饮水不安全局面及生态环境提供有效途径,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当地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探讨黔中丘峰盆地区岩溶找水及开发技术,开展了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机井工程。在对区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圈定出沿构造等可能布设机井的地下水富集地带,并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在靶区布设物探剖面,根据电性差异查明主径流带的走向及埋深状况,进一步确定机井位置。最终通过钻探施工和抽水试验,查明区内含水层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富水性,并成功施工6口探采结合井,为当地居民饮水提供了安全水源。黔中丘峰盆地为裸露岩溶区,主要含水岩组为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区内岩溶中等发育,以溶蚀裂隙为主,局部裂隙、溶洞发育地带和断层等储水构造富水性强,为地下水的富集地段,也是机井布设的首选位置。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若盲目开采势必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损失,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分析乌苏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水质、河道淤积等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以达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Fang  H 王常明 《世界地质》1991,10(1):166-168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地质和水文地质知识,研究地方病问题而获得的成果。人类对饮水水质的适应性是在至少1Ma的进化历史中形成的。最早的人类,猿人生存于更新世早期和中期,且过着山林的生活。为了饮水方便,他们总是选择离河流不远的洞穴而居住下来。晚更新世初期,他们就能够适应于不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在那时,人类可离开山区,迁移到广阔的冲积平原,居住在河流的岸边以地表水为饮用水。 4000或5000年前,人类第一次钻井利用地下水,而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则是上世纪的事。因此,我们可以说,人类在整个进化过程中基本上是取用地表水作为饮水水源。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