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2017,(3)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该市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保定市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超采区面积和地下水超采引起问题的调查分析,保定市平原区现有超采区面积11 144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938 km~2,年超采地下水9亿m~3。针对超采问题,对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为全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地下水超采,有效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合理支撑。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新绛县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总结出新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表水源置换管理、加强节水管理、水环境污染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河冲淤积平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生  郭东亮  韩己业 《地下水》2009,31(2):83-84,133
通过分析广饶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特性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跨流域调水,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加快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八个措施来缓解黄河冲淤积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地下水保护。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6)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作为重要的供水水源,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统计全区现有地下水水源地的允许开采量及实际开采量,分析其开发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现状开采条件下,统计的全区34个水源地中,有2个超采,其中石嘴山市第一水源地超采严重。对全区地下水超采区尽心统计,超采区达5个,其中银川市有1个,石嘴山市有4个,超采量高达5 432万m~3。  相似文献   

5.
李瑞 《地下水》2008,30(5):71-73
安徽省宿州市是以超采中深层承压孔隙水为主的缺水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地下水的开采量显著增加,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日益增大。分析了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为475 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100 m~3)的1/4,且地下水质量较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利用多期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影响因素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潜力。分析结果显示:淮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主要受人工开采影响,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有效蒸发减弱;淮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326.97亿m~3/a;流域地下水质量总体一般,平原区孔隙水中Ⅰ~Ⅲ类水占比不足30%,与历史数据对比,水质呈劣化趋势;流域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呈现南部大于北部、山区大于平原的特征。淮河流域内,江苏全域、安徽沿淮地区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较大;豫东、鲁西南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已超采,无开发利用潜力;其余地区浅层地下水盈余量较小。研究结果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提供了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温福波  何俊仕 《地下水》2007,29(3):47-49
在概述沈阳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沈阳市目前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如:地下水污染、地下水超采漏斗、饮用水安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沈阳市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沈阳市地下水资源开发、节约用水、地下管理等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曲红娟 《地下水》2008,30(2):108-111
在阐述山西省晋中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的同时,指出了环境问题,岩溶大泉衰减,地表水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平衡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缓解地下水超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一些对策和措施,为加强地下水保护,控制地下水超采、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水安全问题与地下水的保障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爱民  荆继红  宋博 《地质学报》2016,90(10):2939-2947
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表现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接近1700m~3,即将步入水紧张国家;京津冀等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50m~3,水资源极度短缺,地下水超采严重;全国地表水质量总体好转,东部人口密集区地下水质量有恶化趋势;部分地区和城市水源供给结构单一,抵御突发性缺水事件的能力不足。地下水是国际公认的可靠供水水源,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地下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源。地下水在中国工农业供水和生活用水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地下水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广泛认同,甚至往往被忽视。本文阐明了地下水在保障水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保障水安全,核心在于推进治水思路战略转变,关键在于加强水文地质及相关学科科技创新。主要战略措施包括:从注重城市和工业节水向注重全面系统节水转变,以农业节水弥补城镇供水快速增长;从注重开发利用向注重涵养保护转变,以水资源涵养保护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从注重地表水供水向注重地下水地表水优化配置转变,以地下水战略储备应对突发性水危机;从注重工程调水向注重虚拟水贸易转变,以虚拟水贸易调节长期水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0.
马宝强  王潇  汤超  刘恩丽  李莉 《地下水》2022,(3):65-67+266
甘肃省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区,是我国最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非常匮乏。地下水作为全省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地下水的重要性却往往被忽略。为推进全省地下水环境保护,防止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本文主要基于2005-2020年水资源利用统计数据,系统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比重以及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结构。结果表明,全省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利用量占全省水资源利用总量的22%;地下水开发利用以农业灌溉为主,占全省地下水利用总量的76%,但在酒泉、张掖、武威等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平原区内陆河流域,居民生活用水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该地区也是全省地下水开发程度最高和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田志义  王清发 《地下水》2001,23(1):23-26
本文通过西部大开发陕西省水资源合理开发及有效利用调研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阐述了个人的一些见解,主要谈了地下水降落漏斗、超采漏斗与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的区别,以及防止地下水超采漏斗扩展带来危害的措施。同时,指出了今后机井工程发展的区域、渠井双灌的必要性、当前地下水开发利用中需要进行的前期工作和急需解决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的经费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建成 《地下水》2005,27(2):118-120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城市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并伴随水环境问题.本文论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认为采用水资源变值理论评价地下水超采地区的水资源量比较合理,同时对"三水"转化关系、水资源还原问题、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定及超采区类型的划定进行了讨论,提出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关注开采量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同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龙辉  杨春生  张玉国 《地下水》2011,(4):36-37,48
佳木斯市城市供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浅层水超采、水质污染、水资源浪费、城市供水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限制开采、开发利用地表水及加大节水力度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段树义  许福祥 《地下水》1994,16(4):165-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聊城地区的西北部,属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又是引用黄河水的最下游,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县市之一。 全市总面积957km~2,现有当地地下水资源1.13亿m~3,人均占有量151m~3,占全国人均量的1/17,占全省人均量的1/3。特别是城区,工业用水集中,在12km~2范围内,现有工业用水井102眼,每年超采地下水1400万m~3,超采的水量全靠城郊及上游乡镇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加上农业也大量超采地下水,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分别以年均0.45m和3m的速度下降,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1992年漏斗面积达到876.5km~2,占全市总面积92%。 由于水位大幅度下降,致使漏斗内2420眼机井只好由原来的离心泵更换成深井泵及潜水泵,造成240多万元经济损失,年效益损失达20多万元,城乡用水矛盾日益尖锐。城区污水多年平均排放量达到886.84万m~3。而纺织业排放量约达到520万m~3,占工业总排放量的50%以上,大部分是空调水。根本没有什么污染就与造纸、印染等行业的污水混合后排入卫运河中,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长期超采是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开展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潜力研究,对支撑服务地下水超采治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系统评价,海河流域天然资源量252.99×10~8m~3,生态水位约束条件下的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172.98×10~8m~3,可更新的深层水可利用量4.68×10~8m~3。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Ⅰ~Ⅲ类水占比40.83%,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较差,Ⅰ~Ⅲ类水占比14.10%,深层地下水质量优于浅层地下水,Ⅰ~Ⅳ类水占比74.25%。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总体较小,燕山和太行山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基本无开采潜力,太行中部山区地下水开采程度较高,无开采潜力或开采潜力较小,太行南部山区地下水资源禀赋良好,开采潜力较大;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在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开采潜力差异较大,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长期超采形成大范围降落漏斗,无开采潜力或潜力较小,中东部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禀赋较差,以微咸水为主,开采潜力较小,山东省鲁北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聊城—德州一带开采潜力较大;雄安新区地下水总体无开采潜力。平原区深层地下水基本无开采潜力。  相似文献   

16.
贾秋刚  杨婧 《城市地质》2011,6(1):26-29
随着唐海县的工业和人口发展迅速,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本文采用水均衡法,分析了唐海县地下淡水的补给与排泄量,区内年平均总负均衡为979.76×10~4m~3/a。为唐海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广平县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缺水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约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可持续理念,通过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探索县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多水源利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节约用水、水污染防治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盘山县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对地下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镇地下水资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严重超采问题,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以及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积极开采、全面节水以及合理开发等措施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周晓君  刘庆海 《地下水》1993,15(2):74-75
四平是吉林省西南部的重要中等城市.总人口40.2万人,工农业总产值23.36亿元.主要靠开采地下水和利用市郊两座中型水库供水.日供水量9.48万m~3,缺水5.30万 m~3.由于长期供水不足,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环境水文地质条件不断恶化.这一问题已引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地下水资源,防治危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1 地下水超采现状四平市集中开采地下水已有50多年的历史.根据多年开发利用和勘察评价资料,市区有集中开采价值的赋水区为104km~2,可开采量不超过6.0万m~3/d(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为6.05万m~3/d).1960年有开采井28眼,开采面积18km~2,日开采量1.150万m~3.7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的发展,开采规模急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5)
永寿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中西部,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针对永寿县水资源现状、开发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地表水供水能力已占水资源量的77.1%,开发利用程度很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系数为57.6%,基本上采补平衡,但局部地下水存在超采和临界超采。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贫乏、开发利用条件差、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以及开发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应在"十三五"期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抗旱优质高产农、林果品种,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膜下滴灌、集蓄灌溉等各类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县域实际加大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永寿县社会农林经济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