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粉过敏症是指由花粉过敏而引起的呼吸道及眼部过敏表现,也是特异性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过敏反应。我国民间早有所谓“热伤风”之诊断。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1~4天花粉浓度预报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漂浮在大气低层的植物花粉颗粒,可引发花粉过敏人群的免疫变态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城市绿化系数的增大,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使用北京市城区及周边郊县共计7个站点,1999—2005年度(3月1日至9月30日)逐日大气底层花粉实测浓度和同步地面气象资料,应用正交筛选回归方法,建立了不同站点1~4天花粉浓度的预报模式(均通过了F_a=0.01的F统计检验),经业务试验,效果较好,可为首都医院的变态反应门诊及花粉过敏患者提供花粉预测和预防服务。  相似文献   

3.
利用2003—2007年4—9月呼和浩特市本站花粉监测点的数据和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2007年4—9月变态反应科就诊的过敏患者皮肤试验呈阳性的病例,分析了呼和浩特市花粉的时间分布特征以及花粉症特征;并对呼市站2006—2007年4—9月每日花粉观测资料与同期气象要素气温、风速、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天空状况等进行了对应分析。分析表明:呼和浩特市花粉种类和浓度受植物种类分布、观测地点局地条件及气象条件等因子的影响;呼和浩特市近2年花粉症发病年龄集中在11~40岁之间,而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7、8月发病人数最多,其次是5月份;过敏种类主要以艾蒿、杂草最多。  相似文献   

4.
花粉浓度等级划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玉荣  段丽瑶  吴振玲  刘艳  孟雅琴 《气象》2007,33(9):112-117
随着环境气象服务的拓展,开展花粉预报的省市地区逐年增加,但花粉预报等级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影响服务效果。为了使花粉浓度预报客观化规范化,根据全国29个省市花粉调查数据,按华北、东北、华东等七大区域进行了花粉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利用天津市2001—2005年、武汉市1994—1995年花粉观测资料和同期花粉过敏患者病例,进行了花粉浓度与发病率的相关分析,依据不同种类植物花粉致敏性的强弱,分别按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进行了花粉浓度等级划分,共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5个级别。结果表明花粉浓度与发病率等级有较好的一致性。虽然用花粉浓度的高低不能精确地表示发病率的高低,但基本可以表征花粉症的发病趋势。此等级标准在实际应用中既方便而且又非常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1玉米果穗"不满尖"的原因 玉米果穗顶部有2 cm左右不结籽,俗称秃顶或不满尖.造成玉米秃顶的气象因素主要有二:一是玉米在开花授粉期受高温伏旱(也称"卡脖旱")影响,抽不出雄穗,或雌穗抽丝时间推迟,花粉盛散期已过,致使雌穗顶部花丝未授到粉而秃顶;二是在受粉期间阴雨过多,花粉散不开,遇水花粉粒破裂而死,使雌穗花丝未授到粉而成秃顶.  相似文献   

6.
传统监测采集水稻花粉的方法所需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不能获得安全评估模型所需的水稻花粉时空分布精度的实测资料.为此研制出一种便携式的既不干扰花粉的自然沉降,又可以实时获得当前空间水稻花粉浓度的水稻花粉图像自动采集仪.仪器以ARM芯片为核心构建的嵌入式Linux平台为基础,外部扩展了Camera、SD存储卡和步进电机等设备,满足了实验所需的基本功能.水稻花粉图像自动采集仪完全模仿人工采集花粉数据的过程,不会破坏花粉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可以准确获得水稻花粉的空间实时分布.仪器采集的水稻花粉空间分布数据完全符合了安全评估所需,丰富了水稻花粉扩散模型数据库的资料,节省了人力资源,为转基因水稻安全性监测和评估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态”是指机体免疫功能的变态、不正常,此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接触过敏物质,但最关键的是免疫功能不正常。变态反应疾病的特点为地区性、季节性,它的发病还与环境气候有明显关系。由于地区地理气候不同,花粉、霉菌、螨、昆虫、污染等的分布也不同;不同的季节、气候、环境有不同的花粉、霉菌、动植物、化学、物理的影响。许多原来机制不明、防治有困难的疾病,经研究发现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经从免疫入手治疗取得以前得不到的可喜疗效。调节免疫功能药物将成为一类重要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昆明的花粉及其与气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谢琼 《气象》2000,26(3):1-1
昆明的气候四季如春,季季皆可闻花香,空气中全年均有花粉飘散,而且种类多,数量大.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90年设点监测,全年共收到花粉45027粒,有81个属种.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同期监测结果相比,种类和数量均为第一.一年有两个明显的高峰;1~4月的春季花粉高峰和9~10月的秋季花粉次高峰,花粉量分别占全年的80%和6.7%.其中,2~4月的花粉量又远远高于其他月份,3月达顶峰.  相似文献   

9.
花粉的粉尘作为一种固体颗粒物可以悬浮于大气之中,其传播和集散受着气象条件的影响.其中部分花粉的化学成分和光化学成分将刺激部分人们的感观系统和呼吸系统产生花粉过敏症.大于10微米的过敏性花粉颗粒能破鼻腔和咽喉所捕集,小于10微米的过敏性花粉飘尘可以无阻地粘附在呼吸道表面,经过呼吸道深入人的肺泡内沉积,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和危害. 表中可看出,昌吉市花粉症从1983年起  相似文献   

10.
花粉浓度预报方法的初步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彬贤  白玉荣 《气象科学》2007,27(Z1):95-98
本文利用 1999-2004 年天津气象铁塔站的花粉观测资料,以及同期相关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花粉年季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以此为基础,进行花粉浓度预报效果较好,预报等级完全吻合率达84.96%,这对提前预知花粉的浓度变化,预防和减轻花粉过敏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空气中花粉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2004年南京市气象局花粉观测数据,对南京市空气中花粉浓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花粉浓度呈双峰型分布,花粉浓度最高的月份分别出现在4-5 月和9-10月,其中以4-5月份花粉浓度最高,浓度最低月份出现在12月至翌年1月。悬铃木花粉为春季最主要的致敏性花粉,其花粉数量占全年花粉总数量的27%,其次为枫杨和藜科;秋季花粉污染主要是葎草和豚草,分别占全年花粉数量的3.03% 和1.00%。研究发现,风速、风向会影响空气中花粉传播距离,温度和降水会影响空气中花粉浓度。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水稻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部分转基因品系已进行环境释放,并有可能在近期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因此必须准确地估算水稻花粉的扩散浓度和最大扩散距离,为转基因水稻生产安全及环境风险评估、预测和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从分析花粉扩散研究现状出发,比较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研究花粉扩散所用各类模型,论证了以高斯模型为基础的花粉扩散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对高斯模型的修正和参数确定方法的选择,初步建立了水稻花粉扩散模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花粉预报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估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花粉预报服务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对认识专业预报服务的公众价值及其潜在的社会效益有着积极的意义.主要使用的估算方法为,针对影响天津花粉预报服务经济效益的4个重要因素,花粉预报准确率、预报服务时效性、预报服务信息的覆盖率和花粉敏感人群的预防能力,设定预报准确率(Af)、预报时效率(Tf)、信息覆盖率(Ic)和患者的预防能...  相似文献   

14.
城市花粉扩散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汉市1999~2001年花粉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该市花粉量随季节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即花粉数量春季最多,秋季次之;花粉量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明显差异,晴天日花粉量多、阴雨天日花粉量少;春季(4~5月)逐旬花粉量与相应旬平均气温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北京城区8月日花粉总数量和致敏花粉数量短期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北京城区1983~1986年和1998~2003年8月逐日花粉总数量和致敏花粉数量的分析发现,北京夏秋季花粉日数量在“立秋”节气的前、中期呈缓慢增加趋势;在“立秋”节气的后期迅速增加;当进入“处暑”节气,日花粉总数量增长到峰值,并居峰值左右摆动。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不同天气分型条件下以时间序列为因子的日花粉总数量和致敏花粉数量的短期预报模型,编制了日花粉总数量和日致敏花粉数量短期预报的软件操作平台,自动读取分型因子,制作出未来24 h北京花粉总数量和日致敏花粉的预报产品。  相似文献   

16.
春季花粉及其观测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戴丽萍  陆晨 《气象》2000,26(12):49-51
根据花粉在空气中播散的特点,合理选取花粉浓度监测站及花粉浓度观测方法。简要介绍了花粉观测中暴片、染色、镜检计数的步骤,操作过程及技术要点,列举了春季常见的致敏植物花粉的特征及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大麦花粉败育不孕的麦穗,颖壳张开呈透明状,群众称之为“亮穗”.造成“亮穗”的主要原因是早春冷害;“亮穗”的实质是花粉败育;后果是花而不实.现分析如下:1 大麦“亮穗”的特征1988年我们在分宜县洋江乡试验,示范的7个大麦品种均出现了“亮穗”现象,一般在抽穗后4~5天即明显可见.据观察,不孕小穗在“亮穗’中的位置和数目无一定规则,除“全亮穗”外,一般是几个不孕小穗连在一起,在穗子的上、中、下部均可出现.不孕小穗花系不能正常伸长,花药不裂瘦瘪,空瘪无花粉,或有少许畸形无生命力的花粉,子房不正常地横向膨大,两个浆片充液鼓胀撑开内外颖,加大颖壳张开角度日夜不闭,时间维持6~7天,甚至十余天,以后随着子房死亡干缩,内外颖重新闭合形成空壳,但“亮穗”植株的营养器官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区花粉数量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北京城区花粉的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条件的分析,发现旬花粉数量与同期平均气温、平均湿度的关系比较密切。由此建立旬花粉数量的预报方程,为城市花粉过敏症群体提供客观定量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昆明城区和郊区2000-2001年花粉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一年中花粉浓度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分析了气象要素与空气中飘移花粉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找出了与花粉过敏症相关好的气象因子,建立了花粉过敏症的预报方程;应用医院花粉过敏症的发病率进行验证,同时利用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对预报值加以订正,使预报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系在1962—1963年期间,利用广东晚季普遍栽培的代表品种,进行了大田和盆栽分期播植,并观察了气象条件和结实状况的关系,获如下结果: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充实期对不良的气象条件最敏感。低温能使花粉发育不正常或丧失生命,这是大量空粒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减数分裂期三天内平均温度低于22℃,最低温度平均低于17℃,空粒率显著增加,达到30%;平均温度低于21℃,最低温度平均低于16℃,空粒率大于50%。在花粉充实期五天的平均温度为23℃,最低温度平均为18.5℃时,空粒率开始增加,达到15%。 2.半实粒产生的条件是很复杂的,初步探明低温对影响籽粒充实状况的根伤流量有较明显的影响,10厘米土温低于24℃,根伤流开始减少,温度低于20℃,根伤流量接近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