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贾飞  徐涛 《陕西地质》2015,(1):23-28
太白庙金矿体主要分布于星红铺组第四岩性段内部的断裂带内,围岩为浅灰色钙质绢云千枚岩。金赋存主要为矿物颗粒间的粒间金及矿物内部的裂隙金,少部分为黄铁矿和褐铁矿的包体金,以细粒金为主,含部分微粒金。为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安徽白岭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岭金矿位于下扬子台坳、长江褶断隆起带中段。金矿体赋存于三叠系中统铜头尖组中,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矿石类型主要有以含金褐铁矿为主的氧化矿石和以含金黄铁矿为主的原生矿石两大类。载金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褐铁矿、石英、伊利石、黄铜矿等。通过矿相鉴定,单矿物含金分析、物相分析、多点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金的粒度较细,主要为中细粒显微金。金的嵌布类型有包体金、晶隙金、裂隙金。金的成色较高,平均为906.5。金主要呈矿物态存在。  相似文献   

3.
研究金矿矿石中不同成矿阶段载金矿物,有利于金矿的开发利用。采用电子探针对陕西后林沟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确定褐铁矿、石英和黄铁矿是该地区金矿主要的载金矿物,金矿物多赋存于褐铁矿和石英中,以粒间金、裂隙金和少量包体金形式存在。可以得出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共存是该地区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级、金的浸出实验,对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床进行研究,发现矿石矿物由褐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矿石中的金与粗颗粒的多少呈正相关,为微细粒金和游离态金,被吸附于褐铁矿、粘土矿物和石项等矿物表面或裂隙中,在红色粘土剖面中与Mo、Sb、Hg、As等元素紧密共生,金在弱酸-弱碱性条件下活性、迁移,在潜水面附近再沉淀,上芒岗卡林型金矿体为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要矿源体。  相似文献   

5.
周继强 《黄金地质》2004,10(3):22-26
新金厂金矿为中型高氧化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多赋存于辉绿岩中。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石的有用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含银自然金。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褐铁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绿泥石。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人工重砂样品分析共获得147粒自然金,形态为蜂窝、树枝、不规则粒状等,赋存状态以裂隙金为主,其次为粒间金。包裹体金仅占10%。自然金为显微金。主要类型为石英细脉-碎裂蚀变岩型,破碎带中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强烈。次生氧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6.
礼县上坝金矿床是甘肃省近年来在南秦岭微板块发现的矿体规模较大、主要赋矿岩石为硅质岩、氧化带深度大、矿石可浸出性好、金成色高的岩金矿床。通过对上坝金矿床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及载金矿物特征研究发现: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褐铁矿、粘土矿物和少量碳质矿物也含金。金的赋存形式为粒间金和裂隙金。金矿物的形成富集与硅化一硫化物交代充填作用关系密切,矿床成因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戈塘金矿是一种微细粒金矿,本文着重对含矿岩石、金矿物、伴生矿物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金的赋序状态进行了研究,可见金、不可见金主要为自然金,呈显微粒状、次显微粒状,它们的绝大多数呈游离金,包裹金甚少,通过研究证明主要在褐铁矿中富集.  相似文献   

8.
甘肃阳山金矿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大金矿。已发现的6个矿段均赋存于泥盆系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毒砂。黄铁矿有3种类型:微细粒浸染状、半自形颗粒集合体、自形单晶大颗粒;主要分布在千枚岩、花岗闪长岩、石英脉里,具有多期次多类型的特点。根据黄铁矿的特征,金矿化与石英脉体中细粒浸染状的一期黄铁矿有关。黄铁矿为重要的载金矿物之一,自然金(Au)主要以微细粒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晶体的裂隙内以及晶体与晶体的空隙间。黄铁矿赋存状态和分布特征的研究,对矿区进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微细粒金矿超显微金的AEM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振亚  万光权 《矿物学报》1993,13(4):309-312
利用高分辨率分析型透射电镜对微细粒金矿未氧化砂岩和局部褐铁矿化泥砂岩矿石进行了分析,成功地观察到了多颗粒度范围与5-600nm之间大小各异的超显微独立自然金矿物。并用X线能谱仪及电子衍射分析鉴别了载金物相,讨论了超微金的赋存特征及其聚复现象,与其他微分析术相比,分析电镜是目前研究超微金赋存状态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李坝大型金矿床是产于西秦岭上古生代沉积岩系中类卡林型金矿床典型代表。通过显微镜及选矿实验查定了李坝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矿床金矿物呈微细粒多种独立矿物出现,金的赋存形式多样,显示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为划分类卡林型金矿的重要参考。矿石工艺学的研究对工业选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鑫金矿为变质碎屑岩型金矿,矿石的化学成分较简单,主要为SiO2(73.60%)和A l2O3(10.40%),有用元素主要为Au(平均3.45×10-6),其次为Ag,有害元素主要是C有机,As,S,含量很低。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赤铁矿及黄钾铁钒;脉石矿物以石英、长石、绢云母及粘土矿物为主。矿石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金大多为自然金,粒度一般<0.005 mm,主要以微细粒包裹金的形式存在,部分为裂隙金,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黄铁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先进的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方法对安徽中部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斑岩铜(金)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微米级的自然金形式存在,其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本研究对斑岩铜(金)矿床中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同类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先进的微束分析技术——质子探针分析方法对安徽中部沙溪斑岩铜(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斑岩铜(金)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以微细粒微米级的自然金形式存在,其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本研究对斑岩铜(金)矿床中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同类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元阳大坪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成矿带,成因类型属剪切带型中温热液金多金属矿床,规模达中型.通过矿物学研究,金矿物主要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为镜下肉眼可见金,以自然元素形式赋存于自然金中,一部分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于硫金银矿中;另一种为镜下肉眼不可见金,以类质同象或吸附形式存在于褐铁矿和脉石矿物中.  相似文献   

15.
对河南宜阳、南召两地区的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区化学成分等进行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河南宜阳、南召地区钾长石矿石特征与铁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两地区伟晶岩矿中氧化钾含量均在7%以上,氧化铁含量在1%以下,南召地区伟晶岩型钾长石矿石品位明显好于宜阳地区。两地区矿石中铁元素的赋存状态主要有2种形式:一类是以氧化物形式赋存于褐铁矿中;一类是以类质同象方式存在于矿物中,代替晶格中的其他阳离子,主要赋存于白云母、黑云母中,少量存在于钾长石、钠长石、金红石和钙质胶结物中。  相似文献   

16.
紫木凼金矿床载金矿物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木凼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氧化矿石中,金呈显微粒状自然金-显微金嵌布于褐铁矿,石英水云母,方解石的颗粒间或孔隙中,原生矿石中,金主要呈次显微粒自然金-次显微金包裹体,其次是类质同像形式赋存在含砷黄铁矿和毒砂矿物中。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新发现的川西北某金矿床与热液浸染交代的卡林型金矿床类型可以类比,成矿受断裂、破碎带控制;赋矿层主要为危关群泥灰岩;自然金呈微细粒和显微细粒赋存于黄铁矿、毒砂及褐铁矿之中。矿石氧化程度高,杂质含量低,易选治。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伊宁金山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伊宁金山大型金矿床为一典型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利用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物相分析、化学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金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存在,金的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英和褐铁矿。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成色为969.6~997.8),含银自然金、银金矿较少。金的嵌布类型有粒间金、包裹金、裂隙金和连生金4种。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主要以显微微粒金(0.01~0.005mm)为主(约占60%),其次是显微极微粒金(0.005~0.0002mm)(约占26.6%)。尽管显微中粒-细粒金数量不太多,但它对矿石品位和储量来说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微束分析对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粒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也是我国近年来重点研究的矿床类型之一。其中金主要为显微金和超显微金,不但肉眼难以见到,在光学显微镜下也很难发现,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矿床的评价、勘探和选冶工艺的确定。因此,弄清微细金的赋存状态是解决此类矿床选冶回收率的关键。目前研究微细金赋存状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电子探针和电镜等微束分析新技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质子探针(SPM)、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新技术对广西金牙微细粒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对微细粒金赋存状态的质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研究结果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某金矿为氧化石英脉型金矿石,矿石中的金粒微细,平均粒径为0.011 3mm,包裹于黄铁矿、褐铁矿、石英中的金占64.68%,有一部分呈微细粒包裹在土状褐铁矿中,对这种细粒分散的含金氧化矿石采用全泥氰化浸金工艺。将原矿磨矿细度确定为-200目含量占85%,加入石灰对金矿石进行碱预处理,再加入氰化钠浸金,取得了浸出率为96.89%,吸附率为99.55%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