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滇池地区风化磷块岩的风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毅  田升平 《矿物学报》1995,15(1):15-20
长期风化作用使云南滇池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风化磷块岩矿石,这种矿石是制取高效磷肥的优质原料。为了圈定这些风化磷块岩矿石,须确定适宜的风化指标。笔者通过风化磷块岩形成过程化学组分变化研究,首次提出将风化指标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进而提出CO2风化指标为直接法中指标,2P2O5+A.I^1)风化指标为间接法中推荐指标。  相似文献   

2.
云南晋宁梅树村下寒武统砾屑磷块岩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东  王宗哲 《沉积学报》1989,7(2):125-12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云南梅树村中谊村段砾屑磷块岩中的磷质砾屑主要由磷质鲕球、磷质微球和磷质雏晶堆积体组成.磷质微晶是磷酸盐的基本晶体.磷质雏晶是在扫描电镜下所能观察到的最小的磷酸盐颗粒,但它们晶形不完全.砾屑磷块岩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磷质鲕球、微晶和雏晶形成阶段,磷质砾屑形成阶段,和砾屑磷块岩形成阶段.磷质砾屑的形成环境为浅水近岸,水动力条件不稳定,沉积速率和通量不高.  相似文献   

3.
海相磷块岩成因理论的沿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在19世纪下半个世纪,一些研究者认为磷块岩的形成与生物有关,但当时生物成因说仅处于假说和推理阶段,后被化学成因说取代,至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上升洋流成磷理论进一步发展,使化学成因说达到鼎盛时期。尔后,物理富集成矿说得到长足发展,特别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近10余年,生物成矿理论在获得足够证据的基础上又得到复兴,并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有的磷矿地质学者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引入磷块岩的研究,试图解决生物成磷有关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这一理论在指导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和成矿预测方面已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滇东北寒武系下统渔户村组同样富含丰富的磷矿资源,区域上早寒武世一般都存有两个磷矿的形成期,分别沉积了上、下两个含矿层,而东川下包包磷矿虽然可划分为上、下两个岩性亚段,但无下层矿,仅存在上层矿,上层矿赋存在渔户村组第三段上亚段(∈1y3-2)中。矿层厚度较大,达32.89m,但品位不高,多为Ⅱ-Ⅲ品级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相似文献   

6.
7.
8.
滇东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的次生变化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富荣 《矿床地质》1991,10(2):179-186
滇东地区磷块岩在表生条件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受其表生地球化学制约的,本文讨论了次生磷块岩的形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鄂西震旦纪陡山沱组磷块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陡山沱组磷块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变化较小,具有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贫乏的特点。稀土元素含量与磷块岩的结构类型、成因和粘土矿物含量有关。震旦纪生物成因的磷块岩以低稀土元素含量为特征,这与寒武纪以来生物成因的磷块岩截然不同。鄂西陡山沱组含有三个工业磷矿层,各矿层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参数等有明显差异,依据这些特征可准确地进行矿区和区域矿层的划分与对比,也可用于对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滇东磷块岩的沉积环境和成矿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1.
白登磷矿是我国重要的浅海相磷块岩矿床,而青龙哨磷矿是我国重要的陆相磷块岩矿床.两地磷矿品位高,储量大,是滇池地区正在开采的2个重要磷矿基地.野外工作研究发现,青龙哨角砾状磷块岩顶板的磷锶铝石矿层和高岭土黏土岩二者呈超覆式不整合接触.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陆相磷块岩的许多特征,而没有浅海相磷块岩的原生沉积构造特征.同时,白登磷矿见上下2层工业矿体,而青龙哨磷矿仅见1层工业矿体.对此二矿床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海州式磷矿床沉积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超美  熊老孝 《化工地质》1994,16(4):239-246
  相似文献   

14.
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讨论了磷块岩的成岩作用及其与沉积环境的联系,进而提出了磷块岩成岩环境的五个序列。各成岩自然序列,具有各自独岩的成岩作用特点,代表着不同成岩作用环境。不同成岩环境又与不同的磷酸盐相和沉积环境有关,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始沉积及其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探讨磷块岩成岩作用必须考虑到成岩作用发生过程的地质历史演化和条件,必须联系其环境背景。  相似文献   

15.
16.
云南尖山磷块岩矿床是原生富集和风化富集两个阶段共同作用的产物。生物化学聚磷、物理富集成矿的原生富集形成了本区原生碳酸盐类磷块岩;适宜的风化作用,使原生磷块岩中的碳酸盐矿物大量溶解流失,从而形成风化富集磷块岩。原生磷块岩最终为机械作用下的产物,风化磷块岩最终为风化作用下的产物,它是以原生富集的碳酸盐类磷块岩为成矿物质基础的。二次富集作用大大提高了本区磷块岩的质量,从而也提高了其工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寒武纪磷块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寒武纪均为主要的磷矿成矿时代之一,但所形成的磷块岩资源量差别巨大.新疆寒武纪磷块岩矿层薄、矿石质量差、储量很少,哈萨克斯坦小卡拉套山寒武纪磷块岩矿层厚度大、矿石质量好、储量巨大.从实施“走出去”战略出发,邻国小卡拉套地区丰富的磷矿资源对于弥补新疆磷矿资源的严重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滇东地区风化磷块岩物质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善任  倪守昌 《云南地质》1992,11(2):181-188
滇东地区的风化磷块岩,分布广、储量大、品位高,经简易擦洗脱泥工艺流程,即可获得合格的湿法磷精矿。风化磷块岩与原含矿(岩)石在矿物组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诸方面一般无本质的区别。本文主要采用垂向由浅而深的层位对比,系统的采集样品,利用各种测试手段,探讨原含磷矿(岩)石随风化程度在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变化规律。由于受到风化淋失作用,原含磷矿(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磷质成分增加,CO_2、MgO含量降低,其相应的矿物组分、结构构造也随之改变。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对滇东地区原生磷块岩和风化富集磷块岩中磷灰石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总结磷灰石富集规律。首先按风化程度、矿石组分结构构造不同特点,将磷块岩划分为十种矿石自然类型。通过对不同成因类型磷灰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拉曼光谱、EPR光谱、微形态和微组构研究,根据CO,OH ̄-,F ̄-的含量变化,将本区磷灰石划分为四个亚种,首次总结出磷灰石不同亚种与磷块岩类型之间成因内在联系。提出氟磷灰石主要形成于风化磷块岩中,碳氟磷灰石主要形成于原生沉积磷块岩中,羟碳氟磷灰石是组成原生菌藻磷块岩主要矿物的新认识。磷灰石的富集受内外因素的控制,滇池周边原生沉积磷块岩主要以碳酸盐类磷块岩为主,这种化学活性强的矿层为本区风化富集磷矿提供了极好的物质基础,再加上该区有利的气候、地形地貌、断裂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形成了优质风化磷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