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城市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危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维国  王秀荣 《气象》2008,34(4):16-21
通过对2007年国内一些主要城市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以及与城市建设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比较,表明城市气象灾害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威胁日趋严重.由于极端降水天气事件的日益增多以及城市本身扩大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的热岛效应更加明显等原因,客观上存在易产生剧烈的天气现象和城市承灾能力越来越脆弱等问题.在深入分析致灾因素、致灾结果中,提出需要解决的城市建设规划、应急管理体制等科学问题,同时给出了城市防灾减灾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1951~2008年北京极端天气事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1951~2008北京国家气候观象台的气温、降水、雷暴、雾、沙尘、大风、霜冻、相对湿度等逐日观测资料以及逐时降水资料, 分析了北京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以0.39 ℃·(10 a) -1、1.0 ℃·(10 a) -1的趋势升高;轻雾天气增加趋势比较明显[12.4 d·(10 a)-1];日最大降水量以-10.8 mm·(10 a)-1的速率呈渐弱趋势;降水日数、相对湿度、大风和雷暴天气均有不同程〖JP2〗度的减少,变化趋势分别为-1.90 d·(10 a)-1、-1.17% (10 a)-1、-2.64 d·(10 a)-1和-1.24 d·(10 a)-1;沙尘天气减少较明显[-9.39 d·(10 a)-1];极端最高气温、小时雨强最大值、暴雨天气日数、霜冻、大雾、高温天气日数波动幅度较大,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2)暴雨、高温、极端最高温度和沙尘事件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大风、大雾事件周期性特征在不同时段表现不同。雷暴、霜冻、极端最低温度、日最大降水量事件分别有6年、7年、16年、12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轻雾除存在12年左右的主周期外,不同时段具有不同尺度次周期。(3)城市的扩展对记录到的变暖趋势有重要的贡献。各种极端天气事件与特定的天气系统相联系,受城市发展影响可能较小。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8年广东省80 a一遇的低温雨雪、建国以来登陆中国时间最早的台风"浣熊"、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龙舟水"等几个典型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分析,并初步得出了导致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和历史上较强的拉尼娜事件是2008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重要原因;拉尼娜事件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线偏北为"浣熊"成为登陆广东最早的台风提供了条件;南海季风爆发、西南季风强盛、副热带高压西脊点偏西和偏南、南亚高压偏弱、南海暖湿气流和地面低压槽长时间维持造成了2008年历史罕见的"龙舟水"。  相似文献   

4.
阿尔山地区2007年发生的主要极端天气事件(1)2007年冬季,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冬季风偏弱,阿尔山地区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平均气温只有-18.8℃。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2000年以来气象灾害及其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吴亚玲  李辉 《广东气象》2009,31(3):43-45
利用从各方面收集的历年气象灾情资料,对深圳市近年来(2000~2007年)的气象灾情进行分灾种、时段、区域、行业、人群(五分法)的统计和分析,并结合气候资料,对影响深圳的各类灾害进行隐患分析,从中摸索出各类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防御的重点区域,以便气象部门开展短时临近预警预报和政府决策机构组织防灾救灾。  相似文献   

6.
中国极端天气事件与农业气象服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综合论述了中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类型及对农林牧业造成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而且发生的种类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当地不同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对农业、林业、牧业等生产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最后根据中国目前针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服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浙江气象》2013,(4):11-11
对于全世界来说,2012年是艰苦的一年,而这并不是因为人们担心玛雅历法中的世界末日所致。事实上,这是到处充斥着极端天气的一年:在美国遇到了干旱和热浪;在英国出现了破纪录的降雨;而罕见的大雨袭击了肯尼亚、索马里、日本和澳大利亚;西班牙发生了干旱;中国则遭遇了洪水;当然人们也忘不了超级飓风桑迪。  相似文献   

8.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 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除秋季降水偏多外,其余三季降水均偏少。汛期(5—9月),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3%,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我国中东部降水总体呈“中间多南北少”的分布。2023年,我国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西南地区遭遇冬春连旱;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偏多;夏季前期,华北和黄淮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1月中旬发生年内最强寒潮过程;秋末冬初冷空气频繁入侵,12月华北和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5月9—10日,"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期进展研讨会召开。来自国内20余个单位的70多位课题组成员济济一堂,项目负责人肖子牛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谢坤  陈申鹏 《广东气象》2015,37(1):59-61
根据"深圳天气"官方微博和微信的维护经验,结合2014年2次暴雨和1次台风服务,分析这两种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在重大灾害天气过程和日常天气下维护微博和微信提出建议。认为微博适合于日常随时分享气象科普,在灾害天气时可以高频率地发布信息;微信适合在重大天气前推送消息,准确及时、送达率高,提醒关注粉丝提前做好防御。微信在未来气象服务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其推送信息的转发分享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微信自动回复功能可以与实况、预警相结合,方便用户获取定点预报或其他预报产品,比微博预报员互动回复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2003夏季异常天气条件对农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入夏后,河南省出现了干旱、大风冰雹、低温连阴雨、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尤其是进入8月份后,全省大部地区出现15~22天的降水日数,特别是8月下旬黄淮之间出现的大范围的强降水天气,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部分农田被淹,严重地影响了夏玉米、棉花、大豆、水稻等大秋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2.
开展多致灾因子耦合作用下的地质灾害研究对山区综合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山区孕灾环境中,极端降水和地震是触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以往研究多在山地孕灾环境稳定的假设下,研究极端降水或强震单独导致的地质灾害过程,而对孕灾环境变化下的极端天气和地震致灾因子共同诱发地质灾害的关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发生在山区的地震和极端降水共同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研究案例,系统总结了山区强震与极端降水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相互作用过程。现有研究已在地震和极端降水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问题上取得了以下认识:(1)山区地震可强烈改变孕灾环境,显著提升震后降水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放大极端降水-滑坡灾害链;(2)地震对降水引发滑坡的影响随着震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该现象可能受控于气候因素;(3)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定量研究山区强震和极端天气气候二者“遭遇”下的地质灾害链将面临更多挑战。由于观测案例不足,针对山区地震与极端降水共同导致地质灾害的研究仍缺少定量分析,触发机理也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劭  李多  刘绿柳  王遵娅  尹宜舟 《气象》2017,43(4):477-485
2016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地表温度相比工业化时代之前水平偏高1.1℃,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海冰全年处于较低水平,格陵兰冰盖和南极海冰的消融程度明显增强;海洋温度升高致使全球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环境变化。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背景下,受大气环流异常影响,全球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年初多地旱情持续发展,造成粮食和水资源危机;年内暴雨洪涝、高温热浪、寒流暴雪和热带气旋等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在世界各地造成了严重人口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本文总结了2016年全球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中国长江流域降水异常偏多及美国高温热浪天气两个典型事件的形成原因。分析表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致使西南低空急流作为水汽通道将低纬暖湿气流向长江流域输送,配合同期亚洲东北部的高空槽引导高纬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长江流域强降水事件频发、汛情严重;北美副热带高压在美国境内一段时期内的稳定停滞以及低纬水汽输送条件偏差,是7月美国中东部地区高温热浪天气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初极端寒冷天气对荔枝龙眼成花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8年初玉林市出现了一次与历史同期相比持续时间最长,平均温度最低、日照时数最少、总降水量居历史第二位的极端寒冷天气过程。通过对2008年1~4月份荔枝龙眼的观测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这次阴冷无霜的天气过程对荔枝龙眼的成花是既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是弊大于利。因为持续长时间的低温和日照严重不足既抑制了冬梢,也抑制了花芽分化,最终导致了成花率明显偏低、花质差、雌花比率低、花期短等不良后果。鉴于这次罕见的极端寒冷天气对荔枝龙眼成花的影响,今后应从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来做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基于Matlab的Mann-kendal气候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开展沙雅气象站50年常规气象要素和极端天气指数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气温增温趋势明显,最低气温上升对气温增温贡献大。(2)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强度变化大。(3)历年日照时数显著下降,有高频振荡周期。(4)风速下降显著,春季风速下降速率最快;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除此之外夏季还多出现北风,秋冬季节多出现偏西风。(5)夜间最低气温增温明显,且增温速率高于白天,极端低温日数减少,沙雅县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日数和各量级降水日数趋势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遵义市2008年凝冻天气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遵义市发生的严重的凝冻天气的气象要素,从凝冻持续时间、雨凇最长连续时间和凝冻指数三方面与遵义市历史上的凝冻情况作了比较,2008年均突破历史记录;讨论了凝冻灾害对电力、交通运输、能源、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和损失;分析了天气成因。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10-11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标体系研讨会"暨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重点项目"我国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重大气象灾害的监测、检测和预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进展会在江苏扬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各种高影响天气事件对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基于模糊数学的方法和思路,把高影响天气事件作为主要的、潜在的气象风险源,以咸阳市为例,分类分析2005—01—01—2007—10—31期间与公众生活关系密切的6类高影响天气事件:高温、热浪、小雨、中雨、大到暴雨和雷暴发生的样本数,综合应用对应当日12121气象信息服务电话拨打次数信息,计算得出各类高影响天气事件发生时的超越概率和风险关注度,对公式进行检验,拟合效果较好。方法可定量判断气象风险源对当地社会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8年1月中旬到2月上旬遵义市发生的严重的凝冻天气的气象要素,从凝冻持续时间、雨凇最长连续时间和凝冻指数三方面与遵义市历史上的凝冻情况作了比较,2008年均突破历史记录;讨论了凝冻灾害对电力、交通运输、能源、农业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和损失;分析了天气成因。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沈阳极端天气事件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1~2005年沈阳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日最高气温、降水量、风和天气现象等观测资料,分别以旬为单位统计了高温、暴雨、大风、大雾和雷暴等对体育竞赛影响较大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分布特点,以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沈阳分赛场的足球小组赛提供气候背景服务信息。结果表明:7月下旬至9月上旬,沈阳易出现高温、暴雨、大风和雷暴等不利天气,对举办足球比赛等赛事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相对而言,8月中旬至9月上旬期间,这些不利天气发生的概率较小,对举办足球比赛等赛事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