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桩反射波无损检测中的数字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桩基检测信号处理手段单一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基桩无损检测的反射波时域波形分析,应用频谱分析、数字滤波、相关分析、三瞬计算等数字处理方法,配合进行基桩质量检测,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十年的历程,江苏物探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回顾了几十年来江苏物探工作发展的4个阶段。提出了在新的世纪中人口、资源、环境将是最为突出的三大热点问题。江苏物探工作任重道远,尤其在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检测与防治方面,将成为江苏物探技术大显身手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考虑桩底沉渣的灌注桩可靠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典庆  鄢丽丽 《岩土力学》2008,29(1):155-160
基桩的完整性检测不一定都能够检测到基桩中的缺陷,这些缺陷将会影响到基桩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了考虑基桩可能出现缺陷时的基桩可靠度分析方法。以单桩桩底可能出现的沉渣缺陷为例,采用全概率理论将完整桩的失效概率和桩底含有沉渣的桩的失效概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单桩的失效概率。采用基桩承载力折减系数来定量地考虑沉渣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导了桩底含沉渣的基桩承载力偏差系数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定量地反映基桩中可能出现的沉渣对基桩可靠度的影响。桩底沉渣对桩的可靠指标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随着沉渣厚度和桩的直径的增加,桩底含有沉渣的桩的可靠指标逐渐减小;桩的可靠指标随着桩长的增加逐渐增大。如果不考虑桩可能出现沉渣的质量问题,基桩的安全性将明显地被高估。基桩的完整性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基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综合物探检测方法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岩溶路基注浆质量综合物探检测方法及相关检测评价标准,在南广铁路全线的岩溶路基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段,对电阻率法、瞬态面波法和电磁波CT法等物探检测方法的特性和检测评判标准展开了现场试验研究。根据上述物探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在不同工程条件下多种物探检测方法优化组合的综合物探检测方法。并通过统计分析注浆合格的岩溶路基注浆前后电阻率、面波波速及电磁波吸收系数变化规律,初步得出了上述3种检测方法的注浆质量检测评价标准:电阻率法检测合格标准为溶洞注浆前后电阻率变化率大于20%,卵石土层电阻率变化率大于10%; 瞬态面波法检测合格标准为注浆后土体波速大于20.6h+130.3,溶洞波速大于17.1h+236.9; 电磁波CT法检测合格标准为溶洞注浆前后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值大于0.4dB m-1,卵石土层电磁波吸收系数差值大于0.1dB m-1。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基桩检测工作过度市场化,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行为,直接影响检测工作质量,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已迫在眉睫。基桩检测内容及检测技术基本概念桩基工程一般按勘察、设计、施工、验收4个阶段进行,人们常把桩基工程中的单桩称为基桩,基桩试验和检测工作多数情况分别放在设计和验收两个阶段,即施工前和施工后,大多数桩基工程的试验和检测工作在这两个阶段展开。但对桩数较多、施工周期较长的大型桩基工程,验收检测可以在施工过程中穿插进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数据的后期处理有很多方法 ,但分析中人为干预较多。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训练功能 ,提出了基于BP网络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现场实测资料 ,避免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各种人为干预。应用该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训练和测试网络结果说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对基桩质量进行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声波透射法检测大直径灌注基桩的分辨率问题。并以工程实例,说明声波透射法在检测大直径灌注基桩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给检测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防止对检测大直径灌注基桩质量的错判和误判。  相似文献   

8.
基桩低应变检测的一些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文  吴玉山 《岩土力学》1998,19(1):81-87
根据基桩低应变检测的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和资料分析,并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的一些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输电线路基桩质量检测工程实例,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在基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并就目前超声波透射法中基桩质量评判依据(声速临界值、波幅临界值、PSD值)及实测波形的评判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的基桩采用混凝土灌注成型后,如何检测其施工质量,常规使用静压试验法等,而采用岩心钻探方法来验证基桩质量却较之静压试验法具有施工周期短、对基桩破坏作用小、取得资料全面可靠和经济效果好等优点,仅成本费用一项即可节省60%以上。1986年7月份,我队受江苏省建筑设计院、江苏省建委和上海同济大学委托,对南京市玄武门地区的建筑基桩进行了抽样钻探检测(可称验桩孔),完工钻孔3个,完成工作量122.95m,质量上完全达到设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固体矿产物探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文珂 《物探与化探》1990,14(3):161-171
文章在分析了固体矿产形势之后指出我国普查找矿任务很大,而历年我国物探找矿效果也较好。我国物探技术水平与国外比虽有差距,但有自己特色,一些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为适应找隐伏矿、深部盲矿、难识别矿及新类型矿的需要,要把物探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即第二代物探阶段。第二代物探是使用先进水平的方法技术,运用目标物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指导整个工作的思路,系统地开展好物探工作,以解决更多更复杂的地质问题。文章指出第二代物探的五个方面要求及特点。为了实现第二代固体矿产物探的目标,方法技术要有较大进步和有突破性进展。文章提出了十二个应开展的研究课题,涉及方法的改进和提高,新原理、新方法、新参数的研究;综合方法运用的研究等三大类课题。  相似文献   

12.
曾繁超 《物探与化探》1990,14(4):241-248
地矿系统的测井和井中物探工作始于1954年, 三十多年来的主要成果是:(一)圆满地完成了历年能源矿产的测井任务, 取得了显著效果。(二)水文测井得到稳步发展, 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三)开拓了井中物探领域, 为寻找井底、井旁隐伏矿奠定了基础。(四)扩大了测井在原位测定矿层品位和区域物探领域中的应用。(五)取得了较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即:(一)对地下物探的作用估计不足, 像有形成正式而完整的技术规定。(二)一些方法技术和仪器设备没有跟上地质任务变化的需要。(三)技术力量过于分散, 形不成有力的拳头。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 指出地下物探面临着机遇和困难并存的局面, 今后的奋斗目标是:推广数字测井技术, 发展微机控制、实时处理的井中物探仪器系列;地下物探要发展全方位服务, 力争更直接地参与国家经济建设, 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钻孔要进行测井, 三个方面的钻孔要进行井中物探。  相似文献   

13.
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察和环境监测中是一种很重要的勘探手段,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地球物理反演和成像技术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层析成像技术在高密度电阻率法中的应用,提高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勘探质量和精度。本文献电阻率法层析成像技术的前提条件及高密度电阻率法二维成像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粗浅探讨,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需求与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金属矿勘查已成为当前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找矿深度的不断增加,使得找矿难度也随之加大,这就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本文对高精度航空磁测技术、航空电磁测量技术、航空放射性测量技术、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地面电磁测量技术、井中地球物理测量技术、金属矿...  相似文献   

15.
辛福成  辛良  黄福学 《地质与资源》2007,16(2):130-133140
通过综合物探方法在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一些应用实例,认为在已往的地质找矿工作中,综合物探方法应用的程度不够,由于当时所用的仪器少,技术手段落后,没有发挥其作用.随着新的物探仪器购置以及技术手段的完善,综合物探方法在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迎接新形势 将物探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珂 《物探与化探》1984,8(5):257-266
近年来,随着整个地质工作任务和布局的调整,贯彻以地质一找矿为中心的方针,综合物探(指除专业石油物探队伍以外的所有物探)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工作领域和工作方面有所扩大,所采用的方法也有所增加,新研制的仪器陆续投入生产,地质效果也日益明显,方法技术有较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回顾了三十年的实践,简述了做为进展标志的五个方面的情况以后,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要使地质系统的测井技术具有自己的特色,根据任务要求开创地下物探的新局面。在今后的努力方向上提出五个目标,它们是:(一) 测井技术要向数字化方向发展。(二)扩大测井的应用范围,探索在区调普查中应用的可能性。(三)用测井方法求矿层品位。(四)井中物探要形成系列并综合应用。(五)水文工程测井要继续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18.
河床地区地气测量找隐伏断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四川省石亭江地区隐伏断裂构造的地面解译过程中,当地特殊的河床、河滩地貌限制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应用。而通过积累式地气测量成功获取了当地隐伏断裂的位置和宽度信息。不仅验证了遥感解译对隐伏断裂预测的可靠性,还给出了更精确的定位信息,为当地地热资源勘查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河床、河滩地区,积累式地气采样克服了常规物化探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出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代晓光 《地质与勘探》2022,58(4):809-821
地物化综合信息在热液充填型萤石矿找矿的应用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冀北步古沟一带萤石找矿为例,通过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有效性试验,总结该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在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1:1万土壤剖面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天然电场选频测量、电阻率联合剖面测量及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等找矿技术方法探索。结果表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1:1万土壤剖面测量等化探方法可辅助锁定找矿目标区;高精度磁法及天然电场选频测量,可初步判定断裂的位置;电阻率联合剖面及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可进一步探测含矿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及延伸。通过以上试验研究,建立了冀北地区萤石矿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经工程验证在研究区内新发现萤石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该套地物化找矿技术方法组合可进一步指导冀北地区的萤石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罗彩红  邢健  郭蕾  秦尚林 《岩土力学》2016,37(Z1):669-673
岩溶是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之一,探明桥梁范围内岩溶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桥梁安全尤其重要。岩溶勘查目前多以钻探与物探方法相结合,但特定的岩溶勘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物探方法,常用的地质雷达等方法由于受限于各自的适用范围,往往不能精确地确定局部范围内溶洞的边界。井间电磁波CT探测技术主要依据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吸收差异,重建井间介质吸收系数的分布图像,形象而直观地展现地质体内部结构,具有分辨率高,勘探距离小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探测桥墩等局部范围内的溶洞分布情况。以惠州S119线水西大桥主桥墩溶洞探测为例,介绍了电磁波法CT探测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井间电磁波CT探测技术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可全面清晰地揭示场地岩溶的空间分布,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