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基SAR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和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数据融合的方法,将GB-SAR获取的高精度位移图与TLS获取的三维模型融合生成三维干涉雷达点云,该结果既保留了GB-SAR高精度形变信息的特点,同时实现了交互式3D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突发地质灾害,为避免应急救援过程中二次灾害的发生,本文提出了一种远程非接触的测量方式开展地质灾害的应急监测预警,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介绍了地基雷达干涉测量的工作原理,以陕西山阳、白河滑坡应急测绘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了地基雷达干涉测量中监测点目标位置确定、大气环境改正等关键性技术,展望了地基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今后应急测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传感器集成的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面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GB-SAR)、三维激光扫描、数码相机、GNSS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多种传感器集成技术,设计集成角反射器、紧凑有源转发器、GNSS接收机天线和物理传感器的专用目标特征点装置,将其布设在监测对象表面,自动获取监测对象的空间信息和内部物理状态信息,对GB-SAR雷达干涉测量数据算法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研究地基雷达干涉影像,将监测对象表面三维模型和内部物理状态模型进行融合,建立体视化形变监测模型的算法,从而实现在模型上对任意兴趣点形变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卫星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本文综述卫星雷达干涉测量和差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文章从比较雷达干涉测量与一般航测遥感的基本差别出发 ,介绍各种干涉模式下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差分干涉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在简要叙述雷达干涉测量应用领域后 ,重点列出 INSAR在地形测量、火山地形测量和 D- INSAR在地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最后 ,本文还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时、高速度、高精度、无接触的测量特点,研究了利用线扫描模式对高塔类建筑物进行无接触振动测量的方法及数据处理过程.通过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可以对建筑物多部位进行同步无接触测量,并能达到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PAKSEY大桥的施工过程中,对节段梁的预制、节段梁的悬臂拼装以及桥面体系的施工进行了精密的测量控制,从而使桥面线形与设计线形的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7.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国际上近期发展的一项高新技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这一先进技术用于空对地观测及工业测量系统,快速获取特定目标的主体模型,我国在863计划中也重点支持了这一研究方向。本文论述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现状,比较了相关技术方法之异同,评价了地面扫描仪优缺点,指出该技术面临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8.
欧斌  孔祥玲 《测绘》2013,(1):27-31
为了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用于变形测量的精度情况,选用在测量领域中使用较广的脉冲式扫描仪,选定场地进行距离测量精度、平面坐标测量精度和高差测量精度测试,并与变形测量规范进行对比,确定了扫描仪对应的变形测量等级。  相似文献   

9.
针对桥梁线性测量应用中,传统地面测量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对桥面交通影响大等问题,该文提出采用GPS和北斗的实时差分动态(RTK)与高精度光纤惯性测量系统(INS)的紧组合解决方案,利用INS辅助RTK在信号失锁的时间内,维持厘米级精度的定位结果输出。结果表明,在地面模拟实验和某大型跨江桥梁的实测中,垂直方向的中误差均优于2 cm。惯性测量系统采用的GPS/BDS-RTK与INS组合方案可满足大型桥梁在垂直方向的厘米级精度的快速线形测量需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测绘数据获取方式之一,它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数据,能够对任意物体进行扫描,快速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三维数据信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除了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外,更有获取对象信息更全面、提供的测绘成果更丰富更直观的突出技术特点。本文以宁化天鹅洞改造测量项目为例,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溶洞改造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原理、工作流程、成果类型及其技术优势,希望对同类工程项目应用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跨径桥梁挠度观测方法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大跨径桥梁挠度观测的主要原理和方法,对各种观测方法从测量精度、测量速度和测量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指出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关联GM(1,N)模型的特大跨径桥梁挠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梁挠度因受混凝土徐变、温度变化、预应力衰减以及动载、振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呈动态且非线性变化。在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温度变化和徐变效应因素,建立了灰关联GM(1,N)模型,并应用于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梁挠度的分析研究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较高的精度,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石华胜  吴兆福 《测绘通报》2017,(10):124-127
桥梁是交通运输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大跨度桥梁层出不穷,对桥梁工程质量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大跨度钢桁梁桥施工监测,运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有效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推演了钢桁梁桥在落架工况下的挠度变化。结果显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自然条件下钢桁梁挠度变化,符合实际变化规律,对确保施工安全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以在建的武汉四环线青山长江大桥为例,针对大型斜拉桥超高塔复杂结构高精度控制测量特点,按照绝对控制与相对控制分阶段测量的思路,系统研究了斜拉桥超高塔平面工作基准点竖向传递的主要测量方法及误差大小,最终确定"全站仪天顶测量+全站仪短距极坐标测量"为超高塔锚固件定位测量方案。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案满足施工精度要求,对其他类似工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桥梁挠度测量的重要性,并结合润扬大桥工程中开展的静载试验阐述了三种大型桥梁挠度测量方法,最后对它们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将步进频率连续波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和干涉测量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地面微波干涉雷达系统,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静动态高精度监测。介绍了利用该技术的IBIS系统在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所开展的动态挠度测试情况,并与GPS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微波干涉雷达技术不仅可以精细地测量桥梁挠度的动态变化,且精度高,可以真实地反映结构物的动态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7.
肖彬 《地理空间信息》2010,8(4):162-164
简述了激光测距中典型的脉冲法、相位法和干涉法的原理和特点,比较了三种方法在精度和测程上的差别,分析其主要应用领域;主要探讨脉冲-相位激光测距法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功亮  赵峰 《测绘通报》2008,(12):42-44
就跨海大桥中的高程控制测量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常规等级水准测量、GPS高程测量、跨海三角高程测量等三种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阐述,重点分析每种方法的作业方案,并就东海大桥的测量数据对三种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采用GPS高程测量方法能够满足大桥控制测量精度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主要研究了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中关于3、4号船坞大跨度双排钢板桩围堰工程的监测技术,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点设置和监测方法等内容。该工程首次对双坞体大跨度双排钢板桩围堰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其监测内容之全,在国内外类似水工工程上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20.
王真立  陈刚  刘雄  李宇 《测绘通报》2016,(11):93-98
结合武汉市东湖隧道工程中大跨度钢板桩围堰的变形监测数据,对大跨度钢板桩围堰的形变特征及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针对其大量级、强趋势和波动性的数据特点,探索出与之相适应的高精度、高稳定的单项与组合预测模型,并采用Matlab编制相应的实用预测软件,获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今后同类工程大跨度钢板桩围堰的形变分析预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