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根据湄州湾表层沉积物70个样品18个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得出:本海区沉积物属于海相陆源物,其中细颗粒主要来自台湾海峡,粗颗粒来自当地陆域;化学成分含量按聚类分析,可归为三组:粘土矿物组、碳酸盐组和分散组,微量元素Zn,Cr,Be,Cu和Sr的含量与地壳及台湾海峡相似,但低于胶州湾,说明该海区污染很少。  相似文献   

4.
澳门附近水域地处珠江三角洲前缘淤积带上,现代沉积作用旺盛,广泛分布着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从沉积物四个粒度参数的分布特征,它们显示了陆域河流供沙的重大影响。文章还对本水域的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现代沉积与当地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浙江乐清湾现代沉积与悬沙质量浓度分布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龙江  殷勇  郭伟  朱大奎 《海洋科学》2005,29(10):93-96
通过对乐清湾野外考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和水样的悬沙质量浓度分析,探讨了乐清湾现代沉积和悬沙质量浓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乐清湾现代沉积主要以细颗粒沉降为主,粉沙和粘土总含量占90%以上;悬沙质量浓度具有从湾口向湾内递减的变化趋势,湾口悬沙质量浓度为0.2~0.25kg/m^3,而湾内质量浓度小于0.01kg/m^3。半封闭性海湾和以外海来沙为主的物质来源共同决定沉积物的特征及悬沙质量浓度的空间变化规律,而泥沙来源及沉积过程的研究将为港湾治理工程提供重要的依据参数。  相似文献   

6.
乐清湾的动力沉积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采用二维潮波、泥沙输运途径的数值模拟,定量地展示了泥沙在乐清湾内的输运途径和沉降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乐清湾大致以10m等深线为界,其东部的涨潮流主要来自玉环岛与横趾山之间的深槽;水流在一周日内的轨迹为一宽约1km的狭带;此流态有利于泥沙向南的净输运,从面明利于此海域深水航道的维持。10m等深线以西水流轨迹为一较宽的带状结构,有利于泥沙向西、西北的净输运。华歧潮滩附近水流运动轨迹得于泥沙向北、向西的净输运,从而有利于华歧潮滩的发育。本文还定性讨论了楚门潮滩特征的成因,主要是漩门口堵截前丰富的湾外泥沙以及驻波型潮波与漏斗状地形。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楚门湾的地形特点及漩门堵口前本海区的动力条件,分析了当时楚门潮滩特征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漩门堵口后动力条件及物质来源的变化,讨论了造成楚门潮滩现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广西钦州湾外湾表层沉积硅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玥 《海洋科学》2017,41(1):96-103
本文对钦州湾外湾54个表层沉积物中硅藻进行分析,鉴定出硅藻153种,分属50属。其中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是本区域内最为丰富的硅藻种类。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钦州湾表层沉积硅藻分布主要受到海水盐度的影响,其中淡水硅藻Achnanthes delicatula、A.hauckiana、A.levanderi和Cocconeis disculus可以作为低盐度海水环境的指示种,半咸水种Cyclotella striata/C.stylorum、Paralia sulcata与海洋中硅藻Thalassionema frauenfeldii、T.nitzschioides则可以很好的指示高盐度环境。钦州湾外湾54个表层沉积站位可划分为3个硅藻分布区,分别对应高低不同的海水盐度,与实际站位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粤西水东湾现代沉积环境特征与泥沙搬运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粤西水东湾沉积地貌单元的现代沉积物分布特征分析与泥沙净搬运矢量计算表明,滨面斜坡沉积物主要由砂粒吸物质组成,粒级参数Md,QD和SK具有从海向岸,自东向西变化的总趋势,泥沙净搬运趋势以向岸和西北为主,落潮三角洲沉积物较基邻近滨面斜坡有所粗化,分选从中部向西侧变泥沙在落潮流与波浪驱动下沿落潮三角洲边缘向西运动,口门内潮汐通道深槽泥沙净驼趋势指向湖,湖区的沉积物为泥质为主,分选中等至差,并形成绕涨潮  相似文献   

10.
钦州湾溺谷湾地貌,沉积与物质运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杰 《海洋通报》1993,12(5):56-6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广西钦州湾溺谷湾地貌特征和沉积物类型分布。通过对海岸地貌成因类型和水动力条件分析,探讨了溺谷湾物质来源和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湄洲湾沉积物有机碳、Fe和Mn的化学成岩过程。应用一维成岩方程计算了有机碳分解速率。讨论了Fe和Mn的深度分布,认为这种分布是沉积物中氧化铁(锰)和氢氧化铁(锰)的还原、扩散和再沉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湄洲湾是福建省中部沿海的港湾,湾内三面为大陆所环抱,湾口朝向东南进入台湾海峡。该湾呈西北向深入内陆约18nmile,湾口有湄洲岛作为屏障和标志,使整个湾口分成文甲口门(北口宽约0.65nmile)和剑屿-鹅尾山口门(南口,宽约5.61nmile)两个口门,距湾口约5nmile的盘屿、大竹等岛屿及距湾口约12nmile的屿、横屿等岛屿为湾内两道屏障,再往内为内沃。屿和横屿间水面宽约0.51nmile,水深约20m,它和北端肖厝-秀屿及南端峰尾-西亭深槽相连接,是该湾的主航道(图1)。该湾航道宽阔水…  相似文献   

13.
莱州湾沉积物有机质来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C/N、δ13C、δ15N解析了莱州湾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发现湾内有机质主要存在海洋、河口浮游植物以及陆地有机质3种来源。通过C/N、δ13C定量示踪,发现海洋浮游植物是湾内沉积物有机质的最主要来源,相对含量在41.6%—58.5%之间。河口浮游植物有机质、陆源有机质相对含量波动较大,分别在3.8%—43.8%、0—53.5%之间。海洋浮游植物有机质在整个海湾都表现出较高含量。近岸河口附近海域往往表现出高含量的河口浮游植物有机质特征,陆源有机质含量较高区域大都集中在黄河口周围海域,高河口浮游植物有机质以及高陆源有机质特征在黄河口周围海域均有出现。  相似文献   

14.
对胶州湾水体、浮游生物、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锡的测定、形式、生物累积等进行研究。不同季节(1987年和1988年)的水体、浮游植物和沉积物测定表明:1.水体总还原无机锡和总锡含量分别为4.2~38.8ng/dm~3,65.6~209ng/dm~3;浮游植物总锡含量为22.4~414mg/kg(干重);沉积物总锡含量为0.015~0.98mg/kg(干重),且在胶州湾港口区测得水体总锡的最大值209ng/dm~3。以上结果与目前世界其它海域、河口类似。2.有些区域有机锡含量已达到或超过某些生物的致毒阈值(对双壳类,其TBT≤0.1μg/dm~3)从而引起水质恶化。3.水体总锡含量与悬浮颗粒量密切相关;浮游植物对锡的生物富集因子高达10~5,说明无机或有机颗粒及生物体在水体锡的循环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杭州湾北岸高潮滩沉积与沿岸物质输运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杭州湾北岸高潮滩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粉砂为主,分选性、偏态和峰态分别属较差、正偏和宽峰,呈现明显的强潮高能潮滩特征。用Gao-Collins模型进行了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海盐附近和芦潮港以东附近均向西输运,乍浦和拓林之间向东输运。对比近岸余流方向后发现,沉积物沿岸输运趋势与近岸的余流方向较为一致,这是由于作为高潮滩堆积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的近岸水体中,悬浮沉积物的净输运是受余流控制的。  相似文献   

16.
以表层沉积物粒度、岸滩剖面测量和不同时期的水深地形测量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威海九龙湾的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岸滩剖面形态及水深地形变化,同时对研究区沿岸输沙率进行计算,并探讨了水动力环境与沉积物运移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分布呈现由岸向海逐渐变细的趋势,岸滩表现出典型的离岸输沙断面的特征,波浪是塑造岸滩剖面的主要动力因素。受N向系波浪的影响,九龙湾沿岸输沙指向SE方向。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7、2014和2015年莱州湾西部海域238个表层沉积物取样和分析资料,利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方法(GSTA)分析了研究区海域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并探讨了潮流和波浪对海底泥沙起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分为多个沉积中心和侵蚀中心;单纯潮流作用能起动大部分表层沉积物,不能起动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废弃黄河口西南侧近岸海域以及潍坊港东北侧海域;波浪作用下泥沙强烈活动水深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内外的涨、落潮三角洲上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潮流沙脊体系,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资料的分析,对沙脊特征进行了研究。湾内涨潮三角洲上分别分布有冒岛沙脊、中央沙脊和岛耳河沙脊;湾外落潮三角洲上分别发育了潮流沙脊大竹、南沙、北沙和位于主潮流通道末端的弧状沙脊。潮流沙脊体系的演变具有较为明显的继承性。沙脊以海侵时期发育的沙体为内核,沉积物组成以粒度较粗的砂质沉积物为主,物源基础为低海平面时期胶州湾盆地内堆积的河流三角洲相沉积物。据分析,沙脊现代物源较为匮乏,整体目前处于冲刷不淤的状态。在现代潮流水动力条件下,研究区潮流沙脊处于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