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哈辉 《高原地震》2003,15(1):29-35
对防灾减灾涉及的自然灾害的特征、科学研究与技术、减灾化、综合防御措施、灾后应急救援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概括和初步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地球》2009,(2):1-1
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的“防灾减灾日”。这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将使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地展开防灾、减灾、救灾。  相似文献   

3.
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与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城市化导致灾害加剧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的危害,分析了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科技减灾、加大防灾减灾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GIS与防灾减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简要介绍G1S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从防灾减灾的角度介绍了GIS在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5.
日本防灾减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历史上曾多次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日本整个民族都有强烈的防灾意识,各级政府和领导对防灾减灾都非常重视,文章介绍了日本的防灾与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区域防灾规划,阪神地震吸取的教训,以及对中国的防灾减灾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震研究》2011,27(1):F0003-F0003
《防灾减灾学报》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防震减灾为核心,以减轻自然灾害为目的,反映当今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实践经验。主要作者和读者对象为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欢迎您为本刊撰稿!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震研究》2011,27(4):F0003-F0003
《防灾减灾学报》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防震减灾为核心,以减轻自然灾害为目的,反映当今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实践经验。主要作者和读者对象为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欢迎您为本刊撰稿!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震研究》2011,27(3):F0003-F0003
《防灾减灾学报》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防震减灾为核心,以减轻自然灾害为目的,反映当今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实践经验。主要作者和读者对象为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欢迎您为本刊撰稿!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震研究》2011,(2):F0003-F0003
《防灾减灾学报》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震局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本刊以防震减灾为核心,以减轻自然灾害为目的,反映当今防灾减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动态及实践经验。主要作者和读者对象为从事防灾减灾事业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师生。欢迎您为本刊撰稿!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与城市之间在防灾减灾宣传上因自然致灾要素和社会致灾要素的不同,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针对农村特色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分析,从农村与城市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的异同性着手,探析农村社区防灾减灾建设能力,进而从宣传途径、媒介、内容等方面展开农村特色防灾减灾宣传内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岛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青岛市的防震减灾宣传实践为例,总结了近几年来青岛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特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谈防震减灾中的地方地震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地震工作如何实现防震减灾目标,从而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并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是理论和实践上颇值探讨的重要问题。鉴于此,该文对地方地震工作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重要性、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防震减灾工作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做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西部防震减灾工作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随社会发展而加重。经济迅速发展的我国新世纪防震减灾应采取新措施;需要提高地震设防标准,鼓励部分建筑先坚固起来,使我国建设的抗震能力在几十年内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在全国范围内抑制虚报,科学地确定地震预报的震级下限,通过清理地震预报方法提高报准率,从总体上提高地震预报效益;应重视震时应急行动的研究;应加强企业的防震减灾工作,并通过立法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当前美国和日本对地震预测、抗震设计、地震应急和地震防御的几个观点,指出了地震科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presents the state-of-the-art of preparedness and reduc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s in China. It contains abundant information on the goal, policy, working link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ma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reduction in this country. The focus is placed on "tak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found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legal system."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社会新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使社会心理因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本文探讨了网络社会心理对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影响,提出了网络社会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及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运用行政法学原理,结合防震减灾行政法律规范和工作实际,分析探讨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防震减灾行政许可行为现状及发展态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近几年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镇江市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工作取得的进展,较全面地阐述了镇江市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