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首次发现的中生代蛙类化石:两栖纲:无尾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蛙类和蟾蜍类是现存最高级的两栖类,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我国的蛙类化石仅发现于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中,尤以山东山旺中新世玄武蛙(Rana basaltica)、强壮大锄足蟾(Macro-pelobates cratus)等最为有名。本文记述的蛙类化石产自辽宁西部北票市上园四合屯义县组下部,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这是中国无尾两栖类在中生代地层中的首次发现,也是中国乃至东亚最早的蛙类化石,填补了侏罗世蛙类在大区域内的分布空白。该化石不仅进一步丰富了辽宁西部热河动物群内容,而且对研究早期蛙类的形态特征、分类演化及古动物地理有重要意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首次发现中侏罗世蝌蚪化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中生代的两栖类化石十分稀少,已报道的有尾两栖类仅见产于河北丰宁县凤山炮樟沟晚侏罗世的东方塘螈(Laccotriton subsolanus)、凤山中华螈(Sinerpeton fengshanensis)、辽宁葫芦岛市水口子早白垩世的钟健辽西螈(Liaoxitriton zhongjiani)、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的天义初螈(Chunerpeton tianyiensis)和奇异热河螈(Jeholotriton paradoxus),以及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无尾两栖类葛氏辽蟾(Liaobatrachus grabaui)、三燕丽蟾(Callobatrachus sanyanensis)北票中蟾(Mesophryne beipiaoensis)。本文记述了一件采自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的蝌蚪化石,这在中国乃至亚洲尚属首次报道,不仅填补了中国中侏罗世无尾两栖类化石分布的空白,而且进一步丰富了燕辽生物群的内容,对早期蛙类的地理分布、形态发生、生存环境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辽西凌源热水汤地区中生代含蝾螈化石地层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辽西凌源热水汤地区新发现一套夹于中酸性和酸性火山岩中的含蝾螈等化石的沉积层,可以称之为热水汤层.该层所产蝾螈化石特征类似于内蒙宁城县山头乡道虎沟地区海房沟组的初螈类,其伴生植物化石组合显示介于中侏罗世海房沟组至早白垩世义县组之间的特征,其时代置于中侏罗世晚期较为合适.同时,将热水汤层及其上覆、下伏酸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一并划归髫髻山组.  相似文献   

4.
辽西义县组蝾螈类化石新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辽西葫芦岛市附近的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1处新的蝾螈化石点。新台门一带出露的湖相沉积地层主要是一套灰绿色安山岩与紫色泥质粉沙岩的互层。该层中除了产蝾螈化石外,还有诸如Ephemeropsis,Eosestheria,Liaoningocladus等其他动植物化石。过去发现的Liaoxitriton化石点是在同一地区比新化石层稍高的层位中发现的。该类蝾螈化石曾报道产于早白垩世的九佛堂组,但是新近的野外调查表明,该化石点所在层位也属义县组。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重要化石产地主要分布于辽宁西部,20世纪早期,辽西地区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属于热河省,著名的化石群——热河生物群也因此而得名。其范围包括锦州市、葫芦岛市、阜新市、朝阳市所辖各市县,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赋存于8个中生代盆地中。这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得"地"独厚,据不完整统计,目前已包括了恐龙、晰蜴、鳄类、翼龙、鸟类、哺乳类、龟鳖类、蛙类、蝾螈、鱼类、叶肢介、介形虫、双壳类、腹足类、虾类、鲎类、蜘蛛、昆虫、植物、孢粉、藻类等20多个化石门类,一千多个品种,堪称“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6.
应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对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生物群和辽西凌源热水汤与建平马杖子地区含蝾螈类化石层上、下火山岩进行了定年研究。测年结果表明,道虎沟生物群(岩系)最年轻年龄约束为158Ma,最老年龄约束为164Ma。综合研究表明,宁城道虎沟生物群与凌源热水汤和建平马杖子一带含蝾螈类化石层属于同一生物群(时代)。道虎沟生物群发育于164~158Ma的地质年代期间,地层柱上属于中侏罗世晚期。同时,依据道虎沟生物群及上覆火山岩被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及早白垩世含热河生物群岩系平行不整合覆盖,下部平行不整合于由砾岩、砂泥岩夹煤线或薄…  相似文献   

7.
孙荣双  季建清  高克勤  张越  周晶  马芳  徐芹芹 《岩石学报》2010,26(11):3397-3410
富含热河生物群鸟类和恐龙化石的辽西白垩纪地层属于中生代陆相火山沉积,其不同区域之间的地层对比和时代归属一直存有较大争议。本文采用激光40Ar/39Ar年代学方法,对葫芦岛新台门地区一个实测剖面中蝾螈化石点下伏的两层火山岩夹层进行了年代学研究。通过地层中火山岩夹层及火山岩颈的年代学测定,获得6组激光40Ar/39Ar年代结果。其中,下部层位中的流纹岩和安山质玄武岩样品XTM-3、XTM-5年龄结果分别为94.2±1.3Ma、93.7±1.3Ma;作为这一期喷发晚期就位的火山岩颈样品XTM-7的年龄结果为92.8±0.4Ma;而上部层位的安山岩和安山玄武岩火山岩夹层样品XTM-6、XTM-8、XTM-9年龄分别为110.1±1.0Ma、110.9±0.5Ma、93.7±1.2Ma。随后我们又从XTM-9位置的化石点下部采集样品XTM-9-2,进行实验验证。得到的结果表明,新台门地区早白垩世地层记录了至少两期火山喷发事件,喷发时间分别为110Ma和93Ma。根据测年结果,新台门白垩系的蝾螈化石层应代表中国北方中生代地层中迄今所发现的有尾两栖类化石纪录的最高层位,可能与辽西地区的九佛堂组或甚至与阜新组相当。  相似文献   

8.
有颌类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历史上的里程碑,云南是世界早期有颌类研究的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云南的盾皮鱼类包含在节甲鱼类、瓣甲鱼类、胴甲鱼类三大类群和向硬骨鱼类的过渡类群中,硬骨鱼类以肉鳍鱼类为主,棘鱼类、软骨鱼类和部分硬骨鱼类呈微体化石保存。云南早期有颌类化石的形态学研究已经历了56年,本文回顾总结发现于云南、分布在5个动物群16个组合中的75属82种早期有颌类的整体形态学特征,并展望云南早期有颌类化石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晚新元古代瓮安生物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于贵州瓮安,福泉,开阳地区晚新元古代陡山陀期磷块岩中的多细胞藻类,大型带刺疑源类,蓝菌丝状体和细菌化石,球状微体化石,后生动物化石等构成的瓮安生物群是世界上目前发现保存最完美的一个古生物群之一,本文在简单介绍翁安生物群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批露了笔者近些年来觅获和初步研究的单细胸原生动物,多细胞类海绵动物和类腕足类后生动物等一批新的动物化石资料,为地球早期动物起源,早期生物组织分化,适应辐射,生物多样化和早期海洋生物生态系统提供了珍贵的化石实证材料,此外,还论述了瓮安生物群发现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青龙县木头凳镇兴隆台村霸王沟的侏罗纪地层产翼龙、蝾螈、鱼类、昆虫、叶肢介、双壳类及植物化石,是一个侏罗纪晚期的特异埋藏化石地点。研究者曾认为其相当于中侏罗统道虎沟化石层。经过我们对其中叶肢介的研究,发现霸王沟与这些脊椎动物临近层位的叶肢介与辽宁建昌玲珑塔化石层最常见的柴达木叶肢介(Qaidamestheria)属于一类,壳瓣上都具有较稀疏的微小刻点装饰,而与道虎沟化石层的"真叶肢介"却具有一定差异。霸王沟的叶肢介和脊椎动物组合面貌与玲珑塔化石层相似,属玲珑塔化石层,时代为晚侏罗世最早期,明显晚于道虎沟化石层。道虎沟化石层和玲珑塔化石层的生物组合代表了燕辽生物群早晚两个有明显差异又相互关联的群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辽宁西部、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中侏罗世髫髻山组和九龙山组中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化石,这一化石群被称为燕辽生物群。燕辽生物群已正式命名的脊椎动物26属28种,包括鱼类1属1种、两栖类4属4种、有鳞类1属1种、翼龙类10属12种、兽脚类恐龙5属5种、哺乳类5属5种。燕辽生物群的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长羽毛兽脚类恐龙的演化、翼龙类的分类演化、滑体两栖类的分异等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辽宁西部及邻区燕辽生物群脊椎动物的多样性不及同一地区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但它为认识这一地区晚中生代生物群的演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鸡西群城子河组时代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姜宝玉  冯金宝 《地层学杂志》2001,25(3):217-221,240
近年来 ,古生物工作者在鸡西群城子河组及其相当地层的生物化石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总结这些新的材料的基础上 ,通过与国外的化石组合进行对比 ,从海相双壳类、植物、孢粉及海相沟鞭藻化石等多方面的证据 ,尤其是根据 Thracia rotundata、Vectianella、Pseudaphrodina ricordeana等欧洲 Aptian阶重要的双壳类化石、被子植物及三沟类被子植物花粉的出现 ,城子河组的时代应为 Aptian期 - Albian期早期  相似文献   

13.
王原 《地质学报》2004,78(6):743-743
中国东北晚中生代的含火山灰夹层的湖相沉积中已经发现了三种无尾两栖类 (三燕丽蟾、葛氏辽蟾、北票中蟾 )和六种有尾两栖类(东方塘螈、钟健辽西螈、奇异热河螈、凤山中华螈、天义初螈、道虎沟辽西螈 ) ,它们多数是热河生物群的代表。这些两栖类是我国发现的第一批中生代滑体两栖类 ,以具有较早的地质年代、精美的保存状态和较大的物种分异度而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两栖类。其中的无尾两栖类比世界典型侏罗纪种类更进步 ,处于较高的演化阶段 ,从而支持化石层时代是侏罗纪之后的观点。六种有尾两栖类都具有单头的肋骨 ,显示其演化阶段处于隐…  相似文献   

14.
瓮安生物群中后生动物化石研究进展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震旦)纪陡山沱期磷酸盐化生物群具有生物多样性特征,包含有蓝菌、多细胞藻类、疑源类、后生动物休眠卵及胚胎、可疑的海绵动物、管状后生动物和微小两侧对称的后生动物等化石类型,是迄今为止全球保存最为完好的晚前寒武纪磷质化石库。瓮安陡山沱组磷质岩提供了早期生命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过程中的重要化石记录,展示了埃迪卡拉生物群出现以前早期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景观,为研究晚前寒武纪生物圈面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埋葬学窗口。近来,通过醋酸浸解法,在贵州瓮安陡山沱期含磷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疑似后生动物的实体化石(包含了所有已经报道的类型或与之相似的化石类型)新材料,为了解这些化石的内部构造特征,将一些化石包埋后制作了定向薄片。基于上述化石新材料,结合定向薄片的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详细介绍了瓮安生物群中后生动物化石研究的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云南是世界上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重要产地,古生代中期的鱼类不仅门类齐全,而且大多出现时代早、地区性属种多,其中不少化石材料如今已成为探讨如脊椎动物起源、硬骨鱼类起源、四足动物起源等一系列生命史中重大课题的关键资料。主要对古生代中期云南早期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有关研究的重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在探索生物演化格局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对演化机制、环境以及古地理背景的研究,而且更要强调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充分利用我国古生代中期丰富的鱼类化石资料,在早期脊椎动物系统演化、古地理与古气候等方面做出原创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商平 《地质论评》1995,41(6):533-536
内蒙古平庄煤田是我国东北部主要含煤盆地之一,盆地内植物化石丰富,本文报道了平庄盆地含煤地层的植物化石25属38种,对其性质、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讨论,对平庄植物群的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做了角质层研究。该植物群主要由真蕨类、苏铁类、茨康叶类、银杏类和松柏类组成,即没有侏罗纪古老残存分子,也没有出现被子植物,以松柏类、银杏类最为丰富,而苏铁类、本内苏铁类极度贫乏。该植物群与中国东北早白垩世含煤沉积及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组合可比较,与西伯利亚、北美、日本早白垩世植物群亦十分接近。根据植物群的性质和特征及结合相关地层中的植物群进行了对比,认为平庄含煤盆地植物群的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当时该区可能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该项研究对恢复该区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及成煤规律提供了可靠的有关古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河南省栾川县秋扒乡晚白垩世秋扒组发现的甲龙类化石。化石包括单枚牙齿、一几乎完整的背椎体、不完整的肋骨和坐骨。虽然化石材料少,难以确立属种,但是这是除中原龙产地外,中原地区发现的第二个甲龙类化石点。该化石的发现为研究甲龙类的迁徙及其古地理分布特点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黄为龙 《地质科学》1960,3(5):249-255
解放以来,在党的英明領导下大力展开了全国地下资源勘查工作的,在勘查过程中发現了許多魚化石产地,采得了不少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現的化石。这些重要的发現,不論在地史分布上以及在魚类化石系统演化上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国領域广闊,化石材料的研究在全世界生物演化的研究上,占非常重要的地位。魚化石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地貭研究为找矿服务,一方面研究其演化过程来丰富达尔文主义理論。我国魚类化石的地层分布很广,材料相当丰富。解放前,魚类化石的研究非常不够,所发表的論文寥寥无几。解放后短短几年內的工作成果已超过解放前廿余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19.
冀北承德与辽西建昌-义县一带是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命名地,产有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化石,以及早期被子植物化石,是探讨鸟类,哺乳类和被子植物起源的重要地区,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学家的高度关注和各国媒体的广泛报道。冀北承德地区陆相晚期中生代地层的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大店子组的层位要低于辽西地区的义县组,时代也更老。该区所产珍稀无脊椎动物与珍稀脊椎动物化石的时代除义县期外要老于辽西义县组,这对探讨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演化,特别是软骨硬鳞鱼和真骨鱼类的演化,两栖类的系统分类,鸟类的起源,原始哺乳类的进化,以及被子植物的起源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碳酸盐结核中分离出的微化石较其围岩中分离的微化石保存的更好、更丰富多样、更可能保存精巧、易碎的构造。这种情况与在沉积物——水的界面上或其附近,成岩结核的形成较早有关,也与这种结核较其围岩含有更多的碳酸盐、有机物和金属阳离子有关。碳酸盐结核的早期成岩生长,可根据含化石的碳酸盐结核中发散的沉积细层和小规模的沉积构造来推测。微生物或粪粒在沉积时就高度富集,一般与早期的碳酸盐结核生长有关。从阿拉斯加南部中侏罗Shelikof建造中的碳酸盐结核中分离出的放射虫和孢粉类化石说明化石的保存性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