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2001-01月至2001-11月期间,在煤炭总医院行CT增强扫描和MR扫描使用数控加压注射器发生造影剂外渗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虽然加压注射器由于压力大,注射速度快,容易导致造影剂外渗,但是通过标准的技术操作,静脉穿刺部位和注射针头口径的合理选择以及预注射等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CT自动注射器在小儿增强扫描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CT自动压力注射器在小儿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根据小儿各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对造影剂反应不能表达或表达不确切,对扫描不能配合等难点,总结了应用方法,对自动注射器安全应用于小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颅CT增强造影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着重分析48例病例在CT造影增强扫描后的影像表现。结果 病灶均匀一致性强化8袋子例,环状强化9例,点状强化7例,结节状强化12例,不规则强化7例,强化不明显5例,脑膜或小脑幕强化结构清晰38例。结论 头颅CT增强造影扫描能够提高病变的密度分辨力,有利于明确病变的定位和定性,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对肝癌自发破裂伴腹腔内出血型(血腹)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祛: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发生破裂平扫十增强CT表现;分析肝癌破裂的增强CT特征。结果:所有的破裂的肿瘤均位于肝脏的周边带,6例显示了突出于肝边界外的实质。中心坏死7例,肝表面不连续5例。3例‘未发现破裂’的肝癌在增强时发现造影剂外溢至肝边界之外。2例只显示为肿块中出血但手术中发现己发生了破裂。1例整个肝脏破裂,分离的碎块漂浮于大量的腹水中。增强扫描后5例显示了周边带状强化及不连续低密度病灶。结论:增强CT使病灶显示更为清楚,能提高肝癌自发破裂诊断精确度,对临床怀疑肝癌自发破裂造成血性腹水者,增强CT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高压注射器在CT增强扫描的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CT增强扫描环形强化征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瘤21例、肺癌13例、炎性假瘤8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上述病例中肺结核瘤8例、肺癌13例、炎性假瘤4例经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分析标本血管数目与分布。将病灶CT扫描强化程度及强化形态与病灶内血管数目和分布作对照分析。结果 环形强化征仅见于肺结核瘤,结核瘤中央干酪性坏死,周边纤维包膜下含有血管结构丰富的肉芽组织是环形强化的病理基础。结论 环形强化征是肺结核瘤CT增强的形态特征,对结核瘤的论断具有肯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增强CT检查对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的多层CT急诊平扫和增强检查资料。结果: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中,骨盆骨折8例(CT增强显示:1伴动脉血管破裂出血:1例左侧髂总动脉破裂,5例伴一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2例双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2伴肝破裂出血2例,脾破裂出血3例,肾破裂1例);小肠及系膜损伤并多发断裂1例伴肝脾破裂;肝破裂1例;脾破裂4例;左侧臀上动脉破裂1例。增强CT可直接显示造影剂外溢及脏器破口外伤改变。结论:多层增强CT与单纯平扫CT比较,在显示血管破裂及脏器出血定位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条件的医院可积极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从1971年Hounsfield完成世界上首次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扫描以来,CT技术在扫描方式上经历了5代发展,并在医疗、安检等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扫描方式不断进步的同时,重建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与迭代算法相比,解析算法具有重建速度快、误差分析简单以及占用运算资源小等特点,成为CT系统中常用的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9.
HRCT及螺旋CT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RCT及螺旋CT增强扫描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小肺癌(直径≤3cm)46例,全部行HRCT扫描,分析其各种CT征象。25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对病灶强化前后CT值增幅特点进行分析。结果:HRCT表现:①分叶征(91.3%);②毛刺征(87%);③胸膜凹陷征(78.3%);④血管集束征(54.3%);⑤空气支气管征及空泡征(34.8%);⑥棘状突起(32.6%);⑦磨玻璃样密度(10.9%);⑧钙化(8.7%)。强化前后CT值增幅20~30 HU占16%,30~65 HU占76%,>65 HU占8%。结论:HRCT及螺旋CT增强扫描是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重要的检查手段。同时具备3个及其以上CT征象,尤其是前5个征象中2个以上即可确诊,其正确率为91.3%。强化前后CT值增幅在20~65 HU之间,对于肺癌诊断更加可靠,正确率达92%。  相似文献   

10.
岩石是具有复杂空间几何分布和不同孔隙尺寸的多孔介质,复杂的孔隙结构不仅影响着岩石的物理性质,同时也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带来困难。本文介绍一种基于三维数字岩心的新方法CDPRM,CDPRM利用CT扫描高精度、高分辨率等优点构建类似真实岩心的三维模型,利用3-matic软件将数字岩心转化为数据模型STL文件,导入3D打印机打印岩样并用于实验,同时用HYPERMESH软件对三维孔隙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导入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砂岩为例,对CDPRM的数值模拟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最后对CDPRM的发展做了展望,认为3D打印制作材料混合使用和其他技术(如:光弹性技术)相结合应用将是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CT薄层扫描与常规CT扫描对比的方法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增强扫描质量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层螺旋CT和高压注射器的应用,使全肝动态多期增强扫描成为可能,但具体应用中,要想获得满意的肝脏三期增强效果,技术因素和患者因素也不容忽视。本文从科室影像服务器中提取在线的肝脏三期增强影像资料26例进行主观评价和CT值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病例影像显示均无不满意评价,其中门脉期和实质期显示满意率均为100%,但动脉期显示满意率为65.4%,由此看出肝脏三期增强扫描的技术难点在动脉扫描时机的把握上,能否正确设置造影剂注射后的扫描延迟时间至关重要,文中对能够影响扫描延迟时间的因素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应操作对策。  相似文献   

13.
CT机在扫描和予后处理过程中,受机器零部件,计算机,患者以及环境等各因素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图像伪影。根据图像伪影类型,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原因所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图像质量完好。本文以SOMATOM DRH CT机为例,列举了例图像伪影,并对其成因,排除方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是探讨CT增强扫描中降低造影剂副反应的基本原则和处理措施。材料和方法:对1800例CT增强扫描病例进行造影剂应用的选型和预防性给药,对其中出现的造影剂副反应进行分类、记录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结果:应用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5.04%,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为0.9%。结论:合理选择造影剂、严格筛选高危人群和预防性给药以及完备的抢救措施能明显降低造影剂的副反应率和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结节性硬化(TSC)颅内不同部位病灶的CT平扫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16例颅脑TSC患者资料,分析颅脑TS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特征。结果:癫痫、智力减退及皮肤损伤为TS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癫痫最为典型,其发病率为93.75%。CT检查对不同部位TSC的诊断符合率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TSC患者CT平扫均可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表现为条状、圆形或类圆形的钙化结节,且呈对称性分布,以侧脑室体部外侧缘多见;9例脑实质结节患者CT平扫示可见5例可于皮质和皮质下存在钙化结节状,且以沙粒状呈现,1例表现为点状或小片状的低密度的病灶边缘清晰结节病灶;4例患者CT平扫可表现为脑沟和脑池的改变,皮层脑萎缩,额顶、颞枕叶脑沟局限性或普遍性增宽改变为CT平扫表现。脑室扩张较为少见,主要表现为侧脑室扩张,额、枕角明显呈气球样变化。结论:TSC患者主要以癫痫发作、皮肤损害及智力低下为其主要临床特征,而CT扫描中室管膜下为TSC患者最为常见结节部位,不同部位结节可有特征性的CT表现,但颅内钙化结节病灶为CT...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锥束CT平板探测器校正方法及环形伪影残留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简便的基于空气扫描的锥束CT环形伪影校正方法。该方法首先在同一锥束CT系统中采用相同参数进行空气扫描和被测物体扫描,然后分别重建出系列切片图像,最后由被测物体切片图像与空气切片图像对应相减实现残留环形伪影的校正,同时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2500例胸腹部双螺旋CT扫描,胸部1075例,其中肺恶性肿瘤408例,肺炎性疾病301例,结核108例,胸膜疾病75例,纵隔肿瘤和转移瘤54例,腹部1425例,其中肝硬化、肝恶性肿瘤427例,良性病变156例,胰腺为、胰腺癌115例,肾、肾上腺肿瘤195例,其它胸部和腹部如:肝、胆囊、消化道及腹膜后疾病232例,余者共429列示查出病变。上述疾病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双螺旋CT扫描的优点是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在肋软骨隆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120例拟行自体肋软骨隆鼻术患者,都进行了胸部多排螺旋CT术前检查,并进行多种三维重建分析自体肋软骨是否符合手术标准,部分病例进行了术后CT复查评估。结果:CT准确评估肋软骨无钙化(1级)28例和轻度钙化(2级)62例,均可行自体肋软骨隆鼻术;中度钙化(3级)23例中12例可用自体肋软骨行隆鼻术,剩余7例全部重度钙化(4级)患者直接放弃肋软骨而采用耳软骨等替代进行隆鼻术。同时还发现叉状肋3例、肋软骨部分融合7例,镜面右位心伴内脏扭转1例,肺部占位病变2例。结论:多排螺旋CT及多种三维重建对拟选择自体肋软骨行隆鼻术的患者是术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自体肋软骨是否存在钙化及程度,并能精准测量各肋软骨实际走行、长度、宽度及厚度,能够为肋软骨隆鼻术提供可靠的术前影像信息,同时还可以用于术后评估移植效果及排查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