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5经验与教训前面的章节描述了对卡特里娜飓风应急响应的全过程。那么在联邦政府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应急响应中到底存在哪些主要不足之处呢?在回顾和分析了对卡特里娜飓风的应急响应情况后,确定了联邦政府已经得到的17个关键经验与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是根据碰到的关键挑战问题而得到的。这17个关键挑战问题分别是:1.全国应急准备工作;2.军事能力的综合使用;3.通讯;4.后勤与撤离;5.搜寻与营救;6.社会治安与公民安全;7.公共卫生与医疗援助;8.公共福利;9.灾民照顾与安置居住;10.信息传播;11.重要基础设施与影响评估;12.环境危害与垃圾清运;13.国外援助;14.非政府援助;15.培训、演习与获取经验教训;16.国土安全的专业开发与教育;17.公民与社区的应急准备。其中的14个挑战问题在“危机周”一章已被重点涉及,是从高层政策与计划问题(如军事能力的综合使用)到应急行动问题(搜寻与营救)。另外3个,即培训、演习与获取经验教训和国土安全的专业开发与教育及公民与社区的应急准备,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但反映了更广泛地改进应急准备的若干措施和制度。5.1关键挑战:全国应急准备工作目前的国土安全体系没有对管理21世纪灾难威胁所带...  相似文献   

2.
4危机周——8月29~9月5日4.1飓风登陆(此节有删减)4.1.1卡特里娜飓风对州和地方应急响应的影响许多州和地方公共安全机构的设施设备遭受了严重破坏。路易斯安娜州的大岛市消防局遭到“整体毁坏”。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市以及格尔夫波特市的消防局也遭受相同命运,而路易斯安娜州的斯莱德尔市被迫关闭了半数以上的消防队。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市警察局损失了1/3的警备车辆。部分应急人员没有报到参加行动。8月30日新奥尔良洪水迫使奥尔良堂区应急行动中心关闭,连市长办公室也不得不在飓风登陆后连续几天在一家凯悦大酒店坚持办公,但将近48小时无法与酒店外面的任何人建立可靠的通讯联系。这意味着市长在飓风过后的两天内,既不能有效指挥本地的应急行动,也不能够为州和联邦的援助工作提供指导。由于通讯设施受到彻底摧毁,应急人员缺少可靠的网络以协调应急响应行动。洪水使人们无法向新奥尔良的警察局和消防调度中心寻求帮助,无论911求救电话还是公共安全机构的无线电通讯都处于瘫痪状态。此外,路易斯安娜州用于互助通讯的中枢系统——800兆无线电系统停止工作,修复推迟了好几天。在受飓风影响的地区,州和地方应急人员努力履行紧急响应任务。像紧急医疗服务、消防...  相似文献   

3.
6改革全国应急准备工作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后,为战胜恐怖主义,更好地保卫我们的国家,我们对政府体系、方针政策和战略计划进行了全面变革。随着国土安全部的成立、全国情报主任职位的设置、《提供用于截获和阻止恐怖主义适当手段以团结和巩固美国》法案的通过以及全国反恐怖中心、全国反扩散中心的系统化,我们已经开始了自1947年以来最广泛的联邦政府组织重建工作。我们已制定了《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国土安全战略》以及《国家反恐战略》等最高级的政策指导文件,确立了保证美国,包括公民和国家利益安全的反恐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我们已通过具体行动来落实我们的政策和目标。我们与盟国紧密合作已经发起直接和持续的反恐行动,在更广大的范围彻底清除恐怖威胁。这些行动加上其他国内国外的防卫措施,加强了美国人民的安全。灾害应急准备同我们的国家安全、反恐和国土安全战略是分不开的。正如本报告所讨论的,在过去的5年中,我们已经采取了从计划、政策以及指导等方面强化对自然和人为灾害的应急准备、防御、响应和恢复工作。这些计划、政策和指导包括《国家响应计划》、《全国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短期国家基础设施保护计划》和《中期国家应急准备目标》等。但我们必须更进一...  相似文献   

4.
应对灾难     
灾难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无论是自然事件(如飓风、洪水或者地震)、流行疾病,或者一个故意的或偶然的人为事件(如恐怖袭击或者火灾),所造成的后果都可能是广泛且具有毁灭性的.经科学训练的人士经常可以在应急响应和灾后恢复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以开展研究,以更好地理解灾难事件的本质,并研究在将来类似的事件中如何更好地应对.但是,科学界也需要对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为灾害准备和减灾作详细规划[1].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震动态》2005,(9):46-46
现代快报9月10日讯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专家琼斯至今记忆犹新,2001年8月,就在“9·11”恐怖袭击之前,她参加了由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召开的一个紧急情况训练研讨会。会议列出了最有可能威胁美国的三大潜在灾难:一是纽约发生恐怖袭击,二是新奥尔良遭遇超强飓风,三是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加利福尼亚州地带)发生大地震。截至目前,前两大潜在灾难不幸被言中,都已经变成无法挽回的事实,只剩下最后一项大灾难还未出现。琼斯和其他地震专家想借“卡特里娜”飓风的契机对加州如何预防大地震做全面评估。琼斯和其他地震专家同时指出,过去20年…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承担的义务自我担任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局长以来 ,这个组织就已经面临着重新确定其职责 ,建立最强大的、装备精良的集应急管理、消防和防灾为一体的社区的许多挑战。面对地震、火灾、水灾和飓风的挑战 ,我们已经做了非常实际的准备和响应工作。不幸的是 ,如今我们又必须增加打击恐怖分子的任务。当我们迈进新的一年进入 2 1世纪之际 ,我们的主要职责仍然是减轻所有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灾害事件一旦发生 ,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会始终与各州和地方部门一道开展应急和灾后恢复工作。 3项重点工作“9.1 1”事件后 ,我…  相似文献   

7.
大坝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设施发挥效用的同时,其安全性对上下游及周边区域生产生活至关重要。除去恐怖袭击等人为破坏因素,大坝面临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等各类灾害风险。 “七下八上”历来是我国南北方主汛期,防御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对大坝构成的单一、复合、链式灾害风险,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美国洪水大坝应急管理体系建立较早,此次密歇根州洪水溃坝事件发生在美国疫情严峻时期,暴露出诸多问题值得整理与研究,并对当前疫情常态化下我国大坝抵御综合性灾害风险具有良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发展需要,概要介绍了地震应急指挥车总体设计,对通信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视频会议与语音系统等各工作子系统的主要性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地震发生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地震部门应对地震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辅助相关部门做好地震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9.
“情景-应对”型理论体系基于事件静、动态情景分析生成应急决策方案,已成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基本范式。近年来,“情景-应对”研究理论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拓宽了其应用范围,逐渐被引入地震应急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预测-应对”模式的不足,为震后高效行动及充分应对提供有效支撑。本文从情景识别、情景推演及应对处置方案生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情景-应对”理论体系发展中涉及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其在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回顾,分析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在为我们在这个美丽而又危险的星球上的生活方式而付出昂贵的代价。去年 ,在这个世界上 ,土耳其、台湾、哥伦比亚和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经历了致命的地震 ;委内瑞拉发生了洪水和破坏性滑坡 ;大西洋沿岸的飓风使数百万人被迫撤离 ;此外还发生了许多较小的自然灾害。纵观过去的整个 2 0世纪 ,这种破坏性事件屡见不鲜。2 0世纪是从美国发生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开始的 :1 90 0年 ,一场飓风袭击了得克萨斯州的加尔维斯顿 ,造成至少 6 0 0 0人死亡 ;1 90 2年马提尼克岛上的皮利火山 (Mount Pelee)喷发 ,摧毁了首都 ,致使 3万余人丧生 ;1 976年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芦山地震应对工作,分析了四川地震应急工作在地震速报、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与应用、市县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也指出,芦山地震应急工作如此顺利也与特定的有利因素有关。为应对今后四川省内其他地方可能发生别的类型大地震,文中也分析了现有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应急准备尚存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强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位涡塔结构及演变对飓风Wilma(2005)强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高分辨率模式输出资料,对飓风Wilma(2005)不同发展阶段内位涡塔(Potential Vorticity Tower:PVT)的结构和演变进行诊断分析,并讨论位涡塔分布特征对飓风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核区域位涡的强度和结构变化主要取决于高层的暖心下传、中层的凝结潜热释放和低层的动力稳定性,而低层切向平均位涡的结构及其稳定性变化,对飓风快速增强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飓风Wilma增强过程中,在高层增温、潜热释放和对流垂直混合作用下,PVT的结构出现单极位涡塔(Monopole PVT:MPVT)和中空位涡塔(Hollow PVT:HPVT)的相互转化,也造成了涡旋系统动力稳定性的变化.在实际个例中,重新定义位涡环的结构参数,即相对厚度和中空度,这两个参数能够表征系统的稳定性,将其在RI过程中的变化与飓风Wilma强度变化作相关性分析,表明结构参数能够表征PVT结构的不稳定性,且与飓风系统强度变化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构参数与海平面气压变化率的相关性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3.
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的地震应急响应等级初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在涛  王栋梁  张维佳  冯蔚  郑通彦 《地震》2011,31(2):114-121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相关部门须启动适当的应急响应等级并按照应急预案开展救灾。 对响应等级的判断可视为对一个地震灾害事件严重程度分类判别的问题。 贝叶斯判别分析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判别分析统计方法, 本文论述了贝叶斯判别分析法在判断地震应急响应等级中的应用; 通过对1949—2008年中国大陆成灾震例的整理分析, 以震级、 震区人口密度等地震有关信息为依据, 建立起地震应急响应等级的分类判别规则, 从而提供了一种简便、 快速的地震应急响应等级初判方法; 经检验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GSHAP)的全球地震危险性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生命损失及财产、社会和经济破坏取决于对地震危险性的可靠评估。国家、州、地方政府、决策者、工程师、计划者、应急响应组织、建筑者、大学以及公众需要地震危险性评估 ,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进建筑设计和建筑方法 (包括实施建筑规范 )、应急响应准备计划、经济预测、住房和实施决策以及更多类型的减缓危险的工作。GSHAP旨在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全球减缓危险 :提供可用的全球地震危险性框架 ,并负责向任何国家或区域机构提供适于他们所需的更详细的研究。 GSHAP是国际岩石圈计划( ILP)在国际科学协会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二次重现期的多变量洪水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黄强  陈子燊 《湖泊科学》2015,27(2):352-360
由于洪水是一种具有多个特征属性的随机事件,频率分析成为洪水风险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变量重现期与设计值的定义与计算则是洪水频率分析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构造洪水历时、洪峰与洪量的联合分布,介绍了一种新的多变量重现期定义——二次重现期,并探讨了"或"重现期、"且"重现期和二次重现期对安全与危险域识别的差异性,以及在洪水风险管理与工程设计中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传统的"或"和"且"多变量重现期对安全与危险域的识别存在局限性,利用Kendall函数定义的二次重现期则提供了更加合理的安全与风险域识别,避免了对安全事件与危险事件的错误判定,更有利于指导洪水风险的管理.在给定的二次重现期条件下,依据出现概率最大原则推算的历时、洪峰与洪量设计值组合可以满足工程设计以较低成本承受较大风险的追求,相比于单变量设计值,考虑了洪水多个属性联合特征的多变量设计值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是地震应急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本地化特色的应急响应指挥技术系统对提高地震应急响应效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介绍了基于ArcEngine、MapInfo、Visual Studio 2005、Java和网络模型技术研发的安徽省地震应急三级响应指挥技术系统的需求分析、数据库更新、建筑物震害模型研究、系统研发与集成、各子系统功能。实现了省内MS3.0以上地震分三级响应的功能,实用性较强,在地震应急演练和应对安徽省有感地震、轻微破坏性地震以及破坏性地震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TMD对结构地震响应控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MD对简谐激励和风荷载引起振动的控制效果得到了一致的肯定,然而关于TMD地震控制的效果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文中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的TMD参数优化方法所确定的TMD参数;利用MAT-LAB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了不同方法所确定的TMD参数用于地震控制时,控制效果的差别;从反应谱的概念出发,研究TMD对单自由度结构的地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TMD总体上对于单自由度结构的地震响应是有控制效果的,结构本身响应越大,控制效果越好;结构本身响应很小的时候,TMD有放大结构响应的现象,但由于结构本身响应很小,放大后的结构响应也不会导致结构有破坏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采矿、水库蓄水等人类活动可能伴随地震的发生,其突发性和破坏性会对公共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威胁。本文围绕国内外矿震、水库地震等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公共服务需求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公共服务需求存在差异,归纳得到以下针对地震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置对策建议:震前,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提升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等级,规范相关企业行为;震时,判别地震类型并核准地震信息,多部门联动开展应急响应,完善灾情收集渠道;震后,注重科普宣传和舆论疏导。平震结合,多方协调,可有效应对非天然地震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9.
2005年6月2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在山西省抗震救灾指挥部举行了首次山西省防震减灾领导组地震应急演练.组织这次应急演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落实全国和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省级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角度,依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对应急响应工作的要求,在分析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地震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盈江、彝良、芦山等地震应急救援案例,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关键应急处置业务进行梳理,并根据各项业务的时序特征提出了在震后不同时间段内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地震应急预案过于宏观和操作性不强的缺陷,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