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水产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现状和展望,并对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作了论述,许多先进技术,如微波技术,辐照杀菌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等,在水产品加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对海洋低值鱼类资源,水产加工废弃物,以及尚未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重视,海洋生物技术在开发海洋食用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成为21世纪水产加工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互相关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互相关技术在近几十年取得了很大发展,已成为当今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测试技术。本文详细阐述了互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说明了互相关技术在海洋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充分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并简要介绍了互相关技术在其它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声学技术在大洋多金属结核调查中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前较发达工业国家在大洋多金属矿区勘探中应用声学技术的现状作一评述,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结合实际探讨我国调查中采用该项技术宜采取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4.
苏锐 《海洋技术学报》2001,20(1):154-156
本文介绍了自动校准的温度和盐度测量技术,该技术应用在海洋863项目中水质监测浮标的温盐传感器中,自动校准技术可使传器稳定性,准确芳得到很大提高,对应用到海洋领域进行长期观测的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包括微滤技术、超滤技术、纳滤技术、反渗透技术、电渗析技术,并对该项技术在我国水处理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十年来得到长足发展的化学传感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应用较广的选择性膜微电极,固态伏安徽电极以及凝胶树脂探针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探讨了它们在研究沉积物-水界面附近发生的复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多波束探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多波束探测技术在港口、航道测量和水下物体搜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多波束探测技术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密度和全覆盖的特点,展望多波束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为三峡工程水下探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双向电泳的技术原理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向电泳技术作为高效、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析手段,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概述了双向电泳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其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SZC11-1型深海水文仪的盐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D测量系统和STD测量系统是海洋调查中现场测量海水盐度、温度和压力的常规调查设备。两种系统的盐度测量技术分别采用计算法和补偿法。这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也都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或在应用中受到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深海盐度测量方法。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法和补偿法测量技术的优势,而克服了单独应用某种方法带来的困难。这种新技术首先应用在我国研制的SZC11-1型深海水文仪系统之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及其在空间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产生的必然性,着重介绍了三种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特点和研究现状,以及在空间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差分GPS的基本原理,对我所从法国DSNP公司引进的NDS200LR远距离差分GPS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以及海南省三沙市实践基础,借鉴"河长制"等制度经验,提出建立"岛长制"的必要性,剖析海岛自然生态特殊性,探讨"岛长制"的实施范围和相关职责,提出加强规划编制和资源环境保护等5项主要任务以及健全工作机制和强化考核问责等6项保障措施,为建立健全"岛长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海岛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促进海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基础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多系统集成的全球地球观测系统与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系统集成的全球地球观测系统(GEOO S)是一个新概念,它从更高层次上规划全球的地球观测,国际社会十分重视这一系统的建设,其关键是综合、协调、持续的地球观测系统。全球海洋观测系统(GOO S)是GEO S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一个子系统。文中阐述了GEO SS的基本概念及与GOO S的关系,综述了海洋环境基本要素观测技术特别是遥感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它也是GEOO S的基本观测手段。  相似文献   

14.
GeoSwath Plus系统利用相干原理能同时得到水深数据和声纳图,与传统侧扫声纳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对GeoSwath Plus 125 kHZ系统和Klein 3000系统从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数据采集和后处理平台以及实测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接收数据存在差异,导致两者的用途也存在差异;GeoSwath Plus系统相比Klein 3000更加复杂,但适用水深范围较小;GeoSwath Plus采集软件较少,对后处理软件的要求更高,而Klein 3000数据采集和后处理软件都有多种选择;通过实测数据的比较发现,GeoSwath Plus的定位精度更高,但由于发射波束水平开角大于Klein 3000,加之采用悬挂式安装,导致得到的声纳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比传统侧扫声纳Klein 3000要差一些。  相似文献   

15.
顾海峰  蔡锋 《台湾海峡》2002,21(4):501-503
根据多波束测深系统存在着“工作站有时会停机”和“测深软件有时会退出”的问题,利用UNIX中的SHELL编写了两个程序,它们可以对多波束测深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6.
ArcSDE在数字海底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数字海底系统中的开发中,应用了ArcSDE对渤海工程地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在Oracle中进行了统一存储和管理,并以此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渤海工程地质空间数据的查询显示、虚拟现实等应用。文章重点讨论了ArcSDE的原理及其在数字海底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洋站和志愿船观测系统的建成和使用,为继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使我国海洋监测站和志愿船监测业务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章将从技术角度介绍系统的建设情况,论述系统建设产生的效益,并根据作者的理解和多年来从事的相关科研、业务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对系统业务化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斗"导航系统在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斗”导航系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定位、双向通信和精密授时三大功能.可以代替当前的Inmarsat-C和ARGOS系统在海洋监测平台中的应用。文章介绍了“北斗”系统在我国当前的海洋水文、气象监测平台的应用.并对“北斗”系统在我国海洋监测平台上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长报文通信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海洋、气象、水利和农业等领域中,利用短报文方式传输各类观测数据。文中介绍了一个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长报文通信协议,很好地解决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长报文传输时存在的数据丢包问题。  相似文献   

20.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3,46(3-4):313-321
The three global observing systems (the Global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GCOS); the Global Oceanographic Observing System (GOOS); and the Global Terrestrial Observing System (GTOS)) are designed to detect and assess global change. A land-based coastal observing system initiative under GTOS is at the beginnings and will lead toward the integration of terrestrial and freshwater observations with marine observations under the auspices of coastal GOOS. The GTOS infrastructure already builds on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programs for terrestrial observations, but more emphasis is needed on the unique circumstances of coastal ecosystems. Coastal GTOS will use the observing system philosophy and infrastructure to identify and improve access to data and information about coastal change; assist users to make that access systematically; ensure that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being or can be made; and integrate terrestrial observations with marine observations. Key variables have been defined for GTOS. But major challenges include evaluating these and others for coastal ecosystems and identifying the indicators of coastal condition that operate at appropriate sca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