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0年我国各地曾发生多起地震谣言,引起社会一些反响,各地地震部门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一般都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进行了辟谣工作,并较及时地制止了谣言的扩散,解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作为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一项内容,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即第十研究室)在局、所领导的支持安排下对其中某些地震谣言进行了一般情况了解和社会调查,在工作过程中都得到了当地地震系统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的积极协助。本刊第6期发表了他们与之配合的福建省地震局同志写的对闽南地区地震谣传的社会调查报告;这里发表的是他们与山东省地震局有关同志协作进行并合写的关于山东省烟台地区地震谣言的社会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2.
本刊1981年第6、8等期登载了有关国内几次地震谣传的调研报告,引起了有关方面一些反响,陕西省汉中综合地震台的同志在此启发下撰写了《汉中地区暴雨洪灾中的地震谣传及其辟谣对策》的调研报告,较典型地反映了这类地震谣传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本刊在文字上略有删节,现转载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1980年前后我国一些地区曾发生了多起地震谣传,以及诸如地震虚报等其他有关事件,本刊根据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的考虑在此提出,希望这些地区的有关同志在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综合整理出调查材料或调研报告投寄该室参考或本刊编辑部选登,以便交流沟通情况,有利于在国内开展“地震社会学”,即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反应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作为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一项内容,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即第十研究室)与山东省地震局的有关同志协作,对山东省烟台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写出这份调查报告刊载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或有助于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政策法规研究室共同举办的“地震预报策略与公共管理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5日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有关领导、管理干部,部分省、市地震局负责人及从事地震社会学的专家、学者近4...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开展地震对策研究,并迎接将于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地震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6年10月7日—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全国大震对策课题协调会,其中包括城市地震对策、工程地震对策、特大地震对策和地震社会学等项课题。参加会议的有天津市地震局、江苏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陕西省地震局、沈阳市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天津市地  相似文献   

6.
1989年11月1日至11月3日,在辽宁省地震局召开了1990年辽宁省地震趋势会商会。辽宁省地震局局长岳明生、副局长徐心同和机关党委书记黄克忠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全省13个地办,19个地震台,辽宁省地震大队、辽宁省地震局预报研究室及其有关处室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商。会商会首先由预报研究室主任全莹道同志作了《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成  相似文献   

7.
1986年5月下旬至7月底,上海盛传即将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的谣言,引起社会上很大反响,上海市地震局在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并在新闻单位的密切配合下,采取了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进行了辟谣工作,较及时地制止了谣言的扩散,解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安定了社会秩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和经验。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学科及其有关课题研究”组作为一个研究项目,并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委派和赞助下,与上海市地震局有关人员相互配合,对这次上海地震谣言进行了调研。本文综合介绍了这次谣言的概况;地震谣言引起的人们心理异常及社会经济影响;所采取的辟谣对策;以及对大城市辟谣工作经验与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地震局GPS观测技术应用于1992年开始,起步早,发展快。本文阐述了福建省地震局在“九五”、“十五”期间以GPS观测技术为主的福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建设历程,重点对“十一五”期间正在进行的“福建省GNSS连续观测台网”项目进行了介绍。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独特,福建GPS观测在地震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福建GPS观测在地震应用中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简述,并利用福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对福建区域应力场的影响。“十一五”结束后,福建GNSS连续观测站达到41个,将成为我国大陆GNSS连续观测站最多、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这将有力地推动地球科学创新和地震预报攻关。  相似文献   

9.
2001年7月28日夜山西省运城市出现了地震谣传,为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对山西省运城市地震局在平息此次地震谣传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地震谣传产生的原因,查找了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地震局科技监测处,于1987年11月5日至7日在沈阳主持召开了1988年度辽宁省震情趋势会商会.辽宁省地震局分析预报研究室、地震学研究室、辽宁省地震大队和各市地震办、台的有关业务负责同志等七十多人参加了会商会.  相似文献   

11.
近一时期,社会上关于上海地区要发生地震的谣传颇多.上海市地震局曾通过报纸、电台多次说明: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没有迹象表明上海在近期内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但是,谣传并未止息,特别是7月11日南汇等地发生了30年来最大的龙卷风后,上海地区要发生地震的传闻又多了起来,不少人流露出“恐震”心理.这是没有必要的.当然,“恐震”心理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群众对地震的前兆知识和地震造成的破坏有所了解,每当出现闷热、暴雨天气,或者某些异常现象时,就把它们与地震联系起来.其实,地震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地震预报要通过对各种地震前兆现象和有关资料的综合分析,才能作出.  相似文献   

12.
1990年11月6日至8日,辽宁省地震局在沈阳召开了1991年度辽宁省地震趋势会商会,各市地震办公室、地震台负责人和分析预报人员、局预报研究室及有关业务处室近70人参加了会议。这次地震趋势会商会,各单位都做了认真地准备,会议内容丰富、进行的紧凑而热烈;各市从不同侧面总结、交流了监测预报工作经验;局预报研究室按国家地震局的基本格式  相似文献   

13.
1992年广东省地震趋势会商会于1991年11月26至28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地震局领导、各市地震局(办)、各地震台站、分析预报中心、各研究室、测量物探队及机关各处室共10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福建省、海南省地震局,广西、湖南省地震办公室也应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局长朱令人研究员邀请,乌孜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副所长巴卡耶夫教授、地震区划研究室主任奴尔曼托夫副教授、水化研究室主任尤素波夫博士一行3人于2000年10月17日至10月30日来我区开展地震区划和地下水合作研究。两国地震专家共同开展了地震区划交流和野外考察,并采集了北天山地区5个地下水观测点的同位素和气体水样。访问期间,乌孜别克专家还做了“乌孜别克地震构造研究”、“地下水碳同位素研究”等学术报告。乌孜别克斯坦专家组来新疆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王永祥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在各有关方面的支持赞助下,从1979年8月起筹备并成立了地震社会学专业研究室,并与其他部门的有关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开展了地震社会学的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关于这方面的基本工作概况和现状,在以本专业研究室名义撰写并先后发表在《国际地震动态》1981年第9期(总第33期)的《国际地震社会学概况及中国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和1983年第1期(总第49期)的《中国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工作方面的概况回顾》两文中均已作了概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在此仅作几点补充体会;本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于作为1982年以前的课题“地震虚报和地震谣言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其相应对策”的调研概况作一综述;本文的第三部分则对于作为1983—85年的课题“调查几次大震的预报效果,提出相应对策和改进预报方式的意见”的研究工作提出进展情况及其进一步设想,其中并将涉及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今后展望。  相似文献   

16.
加利福尼亚洛杉矶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地震社会学”研究的特纳(R.H.Turner)教授等人1979年6月22日撰写了一篇题为《关于一次小震的谣传取代权威方面解释的调查备忘录》的文章,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地震局于1986年11月4日至11月5日,在沈阳召开了“1987年度辽宁省地震趋势会商会”。分析预报研究室、辽宁省地震大队、各市台(办)和有关的处室30多人参加了会商。分析预报研究室副主任王藩树主持了这次会商会,辽宁省地震局副局长徐心同同志始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由河南省地震局“地震志”编辑室和山东省地震局“地震志”办公室联合发起,于1985年4月23日至25日在河南省郑州召开了“地震志”编纂工作座谈会。湖北、安徽、陕西、河北、新疆、山东、河南等七个省、区地震局和国家地震局科技情报中心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家地震局顾问袁维丹、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鲁德政出席会议进行指导。会议首先就编纂“地方志”的意义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交流了工作情况,介绍了经验,具体讨论了“地震志”的篇目设置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地震谣传与地震误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了地震谣传的传播机理、放大畸变作用和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对地震谣传产生的背景,诱发地震谣传的主要因素及四川地震谣传的地区性特点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识别、平息和预防地震谣传、减轻人为灾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91年2月1日《中原地震科普报》详细报导了汤阴“一场谣传平息的始末”。同年3月17日《北京日报》头版又登载了一条醒目的“传言北京要发生大地震没有根据”的消息。类似的报导与消息,还多次见诸国家地震局的机关报《中国地震报》。可见,舆论对这种“无震自扰”的地震社会现象是极为重视的。并且,在用词上着意分出有关地震的“传言”、“谣言”以及两者兼而有之“谣传”。前不久,吉林省有位台站朋友来信与我探讨:地震传言、谣言与谣传这三个词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在英语中有无对应词汇? 为此,我查了一下英汉与汉英词典,并请教了有关专家的意见。他们认为,从字面上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