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现有文献有关距离交会精度估算存在的问题后,用正确方法推导了同时顾及起算误差及测量误差的严密精度公式,并据此分析了用距离交会法测算界址点的精度问题;通过分析极坐标测量街坊外围界址点的特点及误差来源,推导了这类界址点的测量精度,据此详细讨论了运用距离交会法进一步测算界址点的精度及发展层次问题,所得结论表明,用距离交会法用于界址点测量,具有作业灵活,发展层次多,能确保测量精度等特点,应在实际工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块面积中误差与其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的关系,在界址点精度绝对均匀的情况下,导出了正多边形地块面积中误差公式。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分析了实测法、航测法、图解法测算面积的精度情况,为了保障2.5%的面积精度,认为界址点测量应采用实测法的精度要求,面积检测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本文结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实践和规程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全信 《北京测绘》2000,(3):16-19,11
本文分析了现有文献在估算测边交会测量界址点精度时存在的问题 ,给出了严密正确的考虑起算点误差的测边交会精度估算公式 ;据此分析了测边交会测量界址点的精度及发展层次问题 ,所得结论表明 ,测边交会用于界址点测量 ,具有作业方便 ,确保精度的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城镇地籍测量中。  相似文献   

4.
参照《工程测量规范》导线平面控制网技术指标确定方法,结合林业勘界测量要求,在界址点误差已确定的基础上,推导根据界址点误差确定图根控制点误差的公式,并研究控制导线各等级技术指标确定的步骤。最后通过数据计算,得出林业勘界测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CH992808 关于地形图与地籍图的探讨/赖志礼(成都市勘察测绘院)∥北京测绘.—1999(2).—19~21 分析了地形图和地籍图的定义、内容、精度、成图方法及比例尺及其两者的共同特点及效益作用。认为国土部门应在丰富的地形图资料中获取地籍信息。 CH992809 常规地籍调查成果转化为数字化成果的尝试/高秋华(长春科技大学测量系)∥测绘通报.—1999(5).—39~41 运用原调查成果中的实测与实量边长,解算其中界址点与地物点坐标,因原权属调查成果的宗地草图上均注有实量的界址边长、界址点与地物点间相关距离,数字化后不损失原成果精度,而  相似文献   

6.
辛星  谷金 《测绘工程》2018,(1):73-76
在GPS-RTK测量界址点时,通过点校正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会引起系统性的坐标转换残差;在测定建筑物墙角等界址点时,只能以接收机天线的外缘靠近墙角位置,使得天线中心偏离界址点的实际位置,导致界址点测量偏心差。为此,通过在测区所有已知点上检测其坐标以建立测区的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模型,并导出三种基于天线偏心改正的界址点坐标计算及其误差公式,基本消除RTK界址点测量中的系统性误差影响。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且便于外业施测和编程实现,可提高GPS-RTK界址点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3-1]大地控制网中各原素的误差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 大地网的精度,总是从网中边角等元素的误差大小来衡量。大地网中元素可以分为两类: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大地原点的座标、三角网锁中实际测量的边长、由天文观测并经过化算(见第二讲)得到的拉卜拉斯方位角等都属于起算元素。以起算元素开始,通过网锁中角度(观测值或平差值)陆续推算而得的边长、方位角、座标等等则称为推算元素。推算元素是起算元素和网中角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8.
针对经纬仪测量系统相对定向容易产生等大同向起始方向线误差的问题,该文从角度空间前方交会测量的解析式出发,推导了相对定向的起始方向线误差模型。借助Matlab仿真,发现该误差会引起图形的整体旋转和变形,且距离起始方向线及其垂直平分线越远,位移变形越大,变形量大小及方向具有较强的规律性。该文通过大量实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结论,并发现不加任何外部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以望远镜十字丝为互瞄标志,相对定向误差的差异性较大,最大可达1′以上;但若在数据采集中配合使用外觇标法,可将相对定向误差控制在2″以内。数据处理采用光束法平差模型,将相对定向误差转化为仪器的姿态参数,有效地消除了该误差对三维坐标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籍测量中界址点精度与面积精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地籍测量二类界址点在两本不同规范的精度规格,结合误差理论讨论了界址点精度与面积精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全站仪测量技术存在作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和受观测环境影响严重等不足,本文将光纤陀螺寻北技术、倾角测量技术应用于地籍测量中,降低了地籍测量对控制点及水平度的依赖,有效地提高了测量效率,推导了全站仪在倾斜状态下界址点测量和定向的计算公式。结合全站仪可水平旋转180°的特点,给出了光纤陀螺安装误差自补偿的操作步骤;对影响定向精度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光纤陀螺精度与水平传感器精度对定向精度影响较大,在光纤陀螺精度为0.05°/h情况下,当倾角测量误差为1'时,定向误差为26.51″。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市排水设施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当井底状况复杂时,《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规程》对明显管线点埋深的测量精度要求已很难满足。数据分析显示,当井底状况较为复杂时(少量淤泥或积水)且管线点埋深在3m以下,排水管线点埋深的测量中误差的允许值建议取±10cm;埋深在3m以上时,排水管线点埋深的测量中误差允许值建议取±1/30 H(H为管线点的埋深);当井底状况极为复杂(淤泥较多、积水严重或水流湍急)时,排水管线点埋深测量限差建议按隐蔽管线点处理,建议取值为0.15 H。  相似文献   

12.
地形特征信息是地学研究中的重要依据,用于描述地形变化的总体样貌,决定了基础地形地貌形态特征。本文对禄丰恐龙谷南缘环状微地貌的地形特征进行提取及分析。首先,采用无人机测量技术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通过影像数据处理构建测区0.5 m分辨率的DOM数据与点云数据,并基于TerraSolid软件平台搭建滤波规则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抽稀压缩处理,提取测区地面点,以地面点数据为基础数据构建测区2 m分辨率的DEM;然后,通过叠加ArcGIS空间分析中最大值提取与正负地形提取,完成地形特征点的提取分析;并结合ArcGIS中水文分析、平面曲率与坡型组合的方法,完成地形特征线提取分析;最后,在eCognition 9.0中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实现地形面状特征提取。试验结果表明:①提取鞍部点的最佳分析窗口为11×11。②通过鞍部点位及两种方法提取脊—谷线,其中水文分析提取脊线更为细致,整体连贯性更为突出且从山体两侧脊线分布密集,试验区山体崎岖处提取鞍部点,即说明恐龙谷南缘整体受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影响,山体受一定程度风化侵蚀。③恐龙谷南缘地形面状特征中裸岩、裸地两者面积占比较大,两者相加后占测区总面积64.2%,结合实地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和实际勘察植被相对低矮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区域表层土壤疏松,需注意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起算点的兼容性直接影响约束平差成果的质量,CPⅢ测量工作中要联测大量的已知点,区段搭接时要以重叠区段的部分上段成果作为约束点,因此,对起算点进行兼容性分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文中提出适用于CPⅢ网的平差起算点兼容性检验方法和兼容性较差起算数据探测方法,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测数据,计算分析并验证这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栅格化方法与图像分割法对海岛岸线提取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Li DAR数据利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岛进行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利用栅格化方法通过对Li DAR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滤波去噪、构建Terrain数据集、创建栅格表面、生成TIN模型及自动生成等高线,从而实现了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利用图像分割法是通过对Li DAR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滤波处理、构建TIN模型、生成二值栅格图像、图像处理与图像边缘提取的过程实现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对两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进行叠加显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形态结构基本吻合,海岸线提取效率较传统方法均有提高,但栅格化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比图像分割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更平滑、更细化,边缘信息较为丰富,与实际海岸线更贴切,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某河地质断面测量范围大、测区通行困难、测量部位分散、传统控制测量方法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的问题,在测区每条断面上布设断面基点作为控制点并用GNSS接收机静态观测(无需同步),选用武汉大学开发的Trip2.0软件加载事后精密星历和精密钟差等信息解算静态观测数据得到ITRF框架下的三维坐标,然后采用TBC软件加载EGM2008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点校正得到控制点的国家平面坐标和正常高。结果表明,Trip2.0软件计算的三维点位中误差最大为0.066 m,点校正坐标转换残差与已知点差值均满足限差要求;该方法平面控制测量工作量比传统方案减少46%,五等水准测量比传统方案减少98%,节约工期约56%。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地实现测区面积大、测点分散、控制点稀少区域的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  相似文献   

16.
误差分布的解析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根据误差值绘制直方图或用分布拟合检验法难以获得误差分布的具体类型,且方法的较为繁琐与实施不便的缺点,在分析了误差分布可用概括分布-指数分布来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解析法来确定误差分布的分布类型,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星载SAR距离-多普勒定位算法中地球模型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距离-多普勒定位算法(R-D算法)模型基于严格的成像几何构建,不需在视场中设置任何位置确知的特征点。但对具有一定高程的目标,以往的研究将目标高程直接加在平均赤道半径上对地球模型进行修正。由于地球体的椭球特征,这种修正并不能完全消除高程对定位误差的影响,会产生随纬度和目标高程变化的定位误差。本文介绍R-D定位算法的原理,推导将目标大地高归算至地球赤道半径的公式,给出地球模型合理的修正公式。最后根据实例和仿真分析,表明在低纬度的定位研究中,以往的修正方式仍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而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则会产生较大的定位误差,应使用更为合理的地球模型。  相似文献   

18.
In an elementary approach every geometrical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ff points of a levelling line should have a corresponding average g valu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tential difference in the Earth’s gravity field. In practice this condition requires as many gravity data as the number of staff points if linear variation of g is assumed between them. Because of the expensive fieldwork, the necessary data should be supplied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is study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which is proved at a test bed located in the Mecsek Mountains, Southwest Hungary, where a detailed gravity survey, as dense as the staff point density (~1 point/34 m), is available along a 4.3-km-long levelling line.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the effect of point density of gravity data on the accuracy of potential difference is investigated. The average g value is simply derived from two neighbouring g measurements along the levelling line, which are incrementally decimated in the consecutive turns of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rror of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ndpoints of the line exceeds 0.1 mm in terms of length unit if the sampling distance is greater than 2 km. Thereafter, a suitable method for the densification of the decimated g measurements is provided. It is based on forward gravity modelling utilising a high-resolution digital terrain model, the normal gravity and the complete Bouguer anomalies. The test shows that the error is only in the order of 10−3mm even if the sampling distance of g measurements is 4 km. As a component of the error sources of levelling, the ambiguity of the levelled height difference which is the Euclidean distance between the inclined equipotential surfaces is also investigated. Although its effect accumulated along the test line is almost zero, it reaches 0.15 mm in a 1-km-long intermediate section of the 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