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夫院士刘先林,己卯年诞于桂林,祖籍河北无极。中学居汉研习,大学武测奠基。壬寅年至国测所进职,九四年晋首批院士。一生荣誉满壁,心系国器奋起。中等身材健魄形体,面容和蔼目瞳清晰。素身着布衣,韵若邻翁气。求真求实,志新志极。明镜止水以定身,光风霁月以带人。坎坷多于荣誉,挫折砺其心志。为中测院名誉院长,年近耄耋拼搏不息。尽职该院,从一而止。荣光非永不言败,可贵在屡仆屡起。  相似文献   

2.
2003年,测校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测校又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7年,测校再次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只有郑州测校的领导和老师才知道,这期间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3.
李德仁教授,1939年12月生于江苏镇江泰县溱潼镇。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5年获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获苏黎士理工大学名誉博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  相似文献   

4.
《浙江测绘》1990,(1):43-43
《浙江省志&#183;测绘志》编纂委员会第二次编委会于二月二十七日在省测绘局召开。除两位编委因公请假外,其他十位编委、三位顾问及测志办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测绘局局长、编委会主任金福新同志主持。  相似文献   

5.
王之卓院士自1939年从事测绘研究和教育,积60年的成就,无论是德操、学术成就,还是对中国测绘事业的贡献,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典范。王之卓院士是中国航测事业的先驱。从本世纪30年代后期起,王院士就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并积极撰文,将航空摄影测...  相似文献   

6.
《地图》2006,(2):98-101
晋献契丹全燕之图(1271年) “晋献契丹全燕之图”是《契丹国志》一书的插图。《契丹国志》是南宋人所著关于辽朝的纪传体史书。二十七卷。该书为南宋人奉敕编攻。所取皆南朝所存有关北朝的资料。旧题叶隆礼撰。约成书于咸淳七年(1271年)。其时辽早已灭亡。甚至金亦为元所灭,元大都城也正在兴建中。本书田存最早的版本为元刻本.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在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武汉大学承办的"卫星导航与测绘遥感装备"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上,武汉大学张祖勋院士做了题为:《"DAMS时代"后摄影测量几点进展——纪念王之卓先生提出"全数字自动化测图系统"四十周年》的专题报告。张院士在报告中,重点介绍和演示了摄影测量新时期的重要进展之一:智能化、互联网万人协作测图,并现场进行了互联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国测一大队的退休老队员,叫张志林。我是1961年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测一大队的,从事天文测量工作。我已经八十岁了,可每当我回忆过去,那些年我们发生的事情还像是在昨天,历历在目,不断在我的脑海里回放,让我经常一遍遍地去重温那些艰苦而美好的岁月。记忆中最深刻的就属1975年了。1975年是一个我永远都忘不了的年份,就是那一年,我有幸被选中参加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成为8名珠峰测绘技术人员中的一员。当时我觉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老队员老党员的回信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同志:来信收悉。40年前,国测一大队的同志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克服艰难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你们是这项光荣任务的亲历者、参与者,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同志们建立的功勋。你们年事已高,但仍然心系党和人民事业,充分体现了老共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作为刘先林院士的同事,我有幸亲身体会他在科研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他的创新之志、报国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