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施工而导致运营隧道结构变形的问题,利用全站仪构建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施工期间运营隧道关键节点典型断面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精度评定。本次盾构下穿期间,运营隧道道床沉降整体呈现抬升趋势,管片收敛呈现扩张趋势,道床位移呈现向盾构推进方向运动的趋势。通过人工复核对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自动化监测与人工复核整体偏差在1 mm内,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为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测量技术支撑,通过某地铁盾构隧道施工监测的数据分析,验证了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某市地铁五号线某盾构区间连续下穿多栋建筑物为例,通过理论数值三维模拟,结合持续的变形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了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对下(侧)穿建筑物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临近建筑物区域其纵向沉降值大于其他区域;盾构下穿施工对不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荷载大小与基础形式;盾构下穿建筑物时增大注浆压力有利于抑制上部建筑物的变形;同时也提出了盾构下穿不同基础形式建(构)筑物的应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铁盾构施工影响下摩天轮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春光  王磊  刘洋 《测绘通报》2013,(1):70-72,79
城市地铁施工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有着重大的影响,必须在施工过程对其进行跟踪监测,而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其工程的需要.在监测中使用自动化全站仪,实现监测自动化、精确化,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结构安全得到保障.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影响下的摩天轮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确保摩天轮在地铁盾构过程的安全,并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国铁线路或场站工程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国铁运营和下穿隧道施工安全,需要对既有国铁线路进行安全监测。结合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国铁涉铁项目,首先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国铁下穿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然后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自动采集、远程传输、自动处理和分析工作;最后在系统中加入三维可视化分析模块,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示监测区域变形规律和趋势。该系统在合肥市地铁4号线下穿国铁项目中的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对铁路路基及轨道变形进行自动化实时监测,为国铁运营和下穿地铁隧道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地铁盾构隧道通常不可避免地会穿越城市密集的建筑楼群,盾构切桩穿越会对住宅楼的形变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使用TS30测量机器人对深圳某小区的9-13号楼群在盾构切桩穿越过程中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同一幢建筑物上的监测点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离中线越近,沉降变化越大,反之沉降较小;相同距离切桩数量越多,相应建筑变形越大;刀盘到达监测点正下方切桩时,下沉突然增加,此时下沉速度最快,达1.49 mm/m;刀盘脱离房屋时,下沉继续增加,从刀盘进入房屋到盾尾脱离房屋期间,累计下沉占总沉降量的60%以上;房屋长边上监测点距中线垂直距离大于15 m时,沉降值小于5 mm,可以减少监测布点个数;距离大于30 m时,沉降值小于3 mm,可以不再布设监测点。这些研究可为后期建立盾构隧道不同埋深时与建筑物沉降的函数关系提供数据资料,也为以后盾构切桩穿越既有建筑群变形监测点优化设计提供宝贵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实时监测及其风险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测量机器人实时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关键技术,利用该系统进行盾构下穿期间既有隧道的实时风险控制。结果表明,盾构下穿过程中所有风险控制值都在预警值之内,控制效果良好,但隧道断面结构存在显著拉伸与压缩变形,为保证隧道结构安全,给出了有益的风险控制建议。测量机器人实时监测系统满足盾构下穿既有隧道风险控制的要求,且具有获取结构变形信息全面、精度高、安装简便、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铁修建过程中穿越运营地铁线路时需动态监测隧道的安全状态问题,该文以深圳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穿越过程为例,利用测量机器人,以0.5~2h/次的频率对监测点进行全程观测。断面数据分析表明:在下穿过程中,上下隧道间距在1.823和6.028m之间存在某个临界距离,当小于这个临界值时,穿越时要注意隆起对既有隧道,尤其是对道床轨面沉降差的影响;盾构机从进到出1号线左、右线隧道引起的沉降量各占相应穿越线路总沉降量的50%~86%,盾构穿越已有隧道的过程应增大观测频率,及时进行二次注浆;总的监测断面布设数量不受上下隧道间距的影响,距离上、下隧道正交断面10m外的相邻断面只需布设两个观察点。从而实现最优点位布设密度和监测频率,节约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铁盾构收敛监测是对隧道衬砌管片直径进行观测的方法,可以有效观测出施工过程中衬砌的相对变化趋势。地铁垂直位移监测则着眼于隧道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的刚性绝对位置沉降的变形。结合某市地铁盾构隧道的实际监测工程实例,研究了这两种监测项目的具体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并针对某一具体案例综合分析了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为类似工程监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总干渠下穿北京地铁1号线五棵松站工程取得圆满成功。本文介绍了该工程中对地铁车站采用的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相结合技术以及对监测数据的奇异值检验和GM(1,1)模型模拟预测的处理方法。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较好的完成地铁结构沉降检测和模拟预测,并实现检测数据奇异值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10.
徐秀川  刘运明  王磊  郭明  张伟 《北京测绘》2022,(12):1665-1669
厦门地铁2号线海沧大道站—东渡路站区间为国内首条过海地铁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大,可借鉴经验少。为保证该长距离隧道的准确掘进及顺利贯通,针对性地建立了一套先进的施工控制测量体系,本文对过海段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控制网优化布设、高精度跨海水准实施、改进的陀螺定向以及盾构掘进姿态控制等测量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合过海地铁盾构隧道控制测量的特点开展了创新设计,解决了盾构隧道高精度控制测量的问题,取得良好的测量效果,保障了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为测试普通圆棱镜配合TCA2003自动全站仪的测量性能,以实际项目为背景,运用实验与对比的方法,分析了TCA2003自动全站仪照准棱镜的观测精度,绘制了各实验点位坐标较差图,结果表明,圆棱镜配合TCA2003自动全站仪的测量误差在亚毫米级内,可以适用于变形监测,且能满足一般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曹占虎 《测绘工程》2014,23(9):70-73
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是确保地铁区间施工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裂缝监测、隧道管片隆沉监测、隧道管片水平收敛监测等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及控制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某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监测工程实践,分析所获得的横向地表沉降、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的结果,得到相应横向地表沉降、纵向地表沉降和沉降过程的规律,以及隧道管片沉降或隆起、净空水平收敛监测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天宝R9s及全自动位移监测系统在大红山矿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斗/GNSS监测手段较传统人工全站仪监测具备实时性好、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大红山矿区中使用的北斗/GNSS全自动位移监测系统。系统以天宝R9s接收机为基础监测设备,依据大红山矿区重点构筑物特点,设计开发了一套软硬件相结合的全自动位移监测系统。实践表明,该监测系统具备监测精度高、功能全面的特点,有效完善了大红山矿区的生产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高填方机场边坡变形监测问题,为使变形监测精度达到《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精度要求,提出了GPS方法进行控制测量,控制网分级布设,精密解算与常规解算相结合的解算方式,变形监测采用基于单台全站仪的自由设站方法,从而形成控制测量与变形监测优势互补,同时达到了经济、高效,为今后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参数易变、轴线难以预测控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施工参数盾构施工姿态预测方法,分析了在复杂环境下影响盾构姿态掘进施工的参数,以及掘进参数和盾构姿态内在的关联关系,建立了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实现了盾首盾尾中心坐标与设计轴线的偏差计算;最后结合某地铁施工段,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日本演算工房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提出其坐标解算原理,并进行了实现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董伟东  郭浩  罗海波  马全明 《测绘通报》2022,(1):149-154,158
主动铰接型盾构机在曲线隧道开挖中应用广泛,其盾构姿态的精密解算是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的核心功能,也是盾构掘进中进行盾构机实时纠偏的前提和基础。国内外盾构机自动导向系统提供商对自身盾构姿态计算原理和方法保密的现状,给盾构机姿态人工复核和盾构施工带来了较大困难。本文在研究两款国产盾构机和日本演算工坊棱镜法自动导向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立体几何和空间投影变换原理,提出了主动铰接型盾构机姿态精密解算方法,给出详细推导计算公式。通过对多台盾构机在不同隧道线型内多组姿态坐标数据的计算和对比,验证了该盾构姿态精密解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李勇  李奎 《地理空间信息》2012,(1):132-133,5
概述了成都市金牛区新居工程侯家B组团(一标段4号楼)沉降观测工程基本情况,就基准点的布设和基准网稳定性做了详细论述,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该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并作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测量机器人目标自动寻找、识别和精确照准技术及Visual C++编程,本文从北二环高速K1+600至K1+900段变形监测数据入手,研究自由设站法和间接平差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平差精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度高,便于实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建筑面积指标计算方法当前各地复杂且不统一的问题,该文从建筑的层级结构出发,介绍了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自动化计算模型,详细阐述了建筑空间基本面积、公摊面积,以及单体建筑面积指标与建设项目宏观面积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实现了城市规划建筑面积指标的自动化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