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长进 《安徽地质》2013,(3):175-178
根据福建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特征,分析地质地貌景观资源的类型,探讨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资源与自然资源的价值及有效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地貌景观的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清江流域为例,探讨了遥感在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根据遥感图像成像规律以及不同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在遥感图像上所显示的不同解译标志,划分出该流域地质地貌景观类型,以及地质地貌景观的展布特征;指出了遥感技术在这一类资源调查中的优势和潜力,以及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技术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清江流域为例,探讨了遥感在地质地貌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应用;根据遥感图像成像规律以及不同地质地貌景观类型在遥感图像上所显示的不同解译标志,划分出该流域地质地貌景观类型,以及地质地貌景观的展布特征;指出了遥感技术在这一类资源调查中的优势和潜力,以及在旅游规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地质遗迹,兼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造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质旅游资源。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开展细致的野外调查,对太行山地区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重点分析了太行山岩石地貌景观资源、构造地貌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古生物地质景观资源的特征和成因。此外,针对太行山现有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综合分析,科学指导区域旅游开发,保护地质遗迹,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帅 《地质与勘探》2018,54(S1):1467-1475
乌鲁瓦提地质景观区是以昆仑造山带地质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地貌和山地地貌综合性地质景观区。景观区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 共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个大类、7个类共2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总体可划分为5大景区。本文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就地质景观区内旅游资源,特别是地质遗迹进行了系统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和田乌鲁瓦提地质景观区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及经济价值,其开发利用将加快南疆和田地区脱贫工作。  相似文献   

6.
螺髻山冰川地质遗迹景观地具有丰富的资源景观,如古冰川地貌景观、温泉景观、岩溶景观、土林景观。其中尤以螺髻山上有限的范围内却保存着齐全的各类冰川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是螺髻山地区宝贵的资源。文章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螺髻山冰川构造地质公园的构想建议。本项研究旨在以开发地质资源达到保护地质遗迹为目的,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重要地质遗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类.地貌景观类和地质灾害遗迹3大类。本文叙述了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特征,并对地质遗迹形成演化做了介绍,为地质科研教学和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李芳  刘玲  李佳  徐涞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3):205-207
筠连地质遗迹景观区具有丰富的泉类、岩溶峰丛地貌等景观。其中尤以间歇潮涌泉、洞内泉类钙化沉积边石坝、石莲花地质遗迹景观最具特色。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考察意义和旅游观赏价值,其他配套旅游资源及开发条件良好。细述了各个景观资源的特征,提出了建设筠连地质公园的构想和开发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151-155
夏塔位于新疆哈尔克山北麓和昭苏盆地之间,处于西天山造山带的核心部位,该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在各种地质营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以冰川地貌为主体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在野外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研究区冰川地貌具有空间分带性特征,冰川地貌以现代冰川为核心、四周发育着众多以典型冰蚀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古冰川地貌,辅以冰川堆积地貌和冰水沉积地貌,观赏价值较高。通过冰川地貌成因分析,进一步提升冰川地貌的科学内涵,为景区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侯捷 《安徽地质》2022,(3):285-288
位于皖浙交界的安徽歙县清凉峰-搁船尖为典型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岩地貌,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珍贵的地质遗迹。本文通过对该区域的地质考察,查明地质遗迹共有5大类9类10个亚类;在地质遗迹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地质背景分析,对重要的剖面、构造、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的地质遗迹具备典型性、稀有性、科学性和地貌景观的优美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特征;根据其具有较高的地学科普和旅游观光价值,结合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分析了该地质遗迹的开发前景。研究结果可对促进我省地学旅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