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铁炉坪、蒿坪沟银铅(金)矿区物探工作的研究分析,结合地质物化探工作,提出了在熊耳山寻找构造蚀变岩(破碎带)型银铅矿脉的找矿标志和工作方法。并利用两矿区的勘查验证结果,结合地物化异常标志,对两矿区外围预测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类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熊耳山西段银铅矿找矿地球物理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瑜麟  张林 《矿产与地质》2003,17(Z1):472-474
通过对铁炉坪、蒿坪沟银铅(金)矿区物探工作的研究分析,结合地质化探工作,提出了在熊耳山寻找构造蚀变岩(破碎带)型银铅矿脉的找矿标志和工作方法.并利用两矿区的勘查验证结果,结合地物化找矿标志,对两矿区外围预测区的找矿前景进行了类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光洪 《地质与勘探》2009,45(4):450-455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文章运用大地电磁法、地电化学法与吸附相态汞方法组合在高原寒冷地区开展物化信息进行金矿预测研究.通过已知区可行性研究验证方法组合的找矿成效,总结适合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的物化探找矿模式,即金矿通常位于Au地电化学异常正投影下方、电阻率高低突变带偏低阻体一侧,配套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寻找破碎带型金矿较有效.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忠曲矿区开展金矿预测工作,在矿区西部发现找矿有利地段3处,东部发现找矿可疑地段1处.  相似文献   

4.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乱泥沟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泥沟矿区第四系砂金矿产丰富,是寻找岩金的有利靶区。区内出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地层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其Au含量高,是金矿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区内NE,NW向构造发育,所发现的矿体均受控于NW向断裂,呈脉和复脉状产于构造蚀变带及其次一级的层间破碎带中,成矿物质简单,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系数较小,为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床。利用物化探测量手段,圈出具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通过工程查证发现金矿体。在综合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一步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6.
梁厚锋 《黄金地质》1995,1(1):42-45
东坪金矿是与碱性正长岩有关的改造热液型特大金矿床,其找矿模型按照勘探方法组合系列和找矿标志组合两个系列,结合地质工作的地质普查,矿区详查和矿床勘探三个阶段而建立,形成“三段两列”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7.
北衙金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物化探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北衙金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提出找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略总结了微细浸染型金矿的基本特征及便于操作的找矿标志,提出了该类矿床的找矿方法和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李坝金矿田上的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李坝金矿是中秦岭褶皱带上一个典型的特大型金矿田,研究其区域和矿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对寻找该类矿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礼岷地区区域重力场、磁场和李坝矿区电、磁场的特征的总结,结合地质成矿模式,提出了该区金矿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该类矿床找矿预测的地球物理标志。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时代,为了矿山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矿山地质工作。通过深入研究双旗山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总结成矿规律,实行地质、物化探优化组合的综合找矿,在矿区深部找矿预测中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周鑫 《地质与勘探》2024,60(2):425-432
柬埔寨王国磅通省三丹县地区的整体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对该地区已有金矿床(点)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对于该区域金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三丹县金矿床(化)的成矿地质要素,并与IRGS型金矿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陆缘弧和弧后克拉通盆地接触部位的大地构造背景和钙碱性区域岩浆岩条件,为区内金矿化提供了有利的区域地质条件,这与典型IRGS型金矿床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调查区内的金矿体(矿化)常发育在侵入岩及其边缘地带,在空间分布上金矿化与侵入岩关系密切,且围岩常具石英-碳酸盐-绢云母化围岩蚀变组合,金矿石以网脉状和角砾状类型为主,这符合IRGS型金矿的矿化特征。初步认为区域内金矿化与侵入岩关系密切,属于IRGS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含金硅铁建造型铁金矿是近年来在新疆昆仑山地区发现的又一具有重要远景意义的矿床类型,经过地学工作者们艰苦努力,已经相继发现帕西木、苦阿-恰克能萨依、麻特等多处矿床(点)。矿床产于石炭系阿羌岩组(C1a),含矿岩系为一套海底喷发-喷流沉积形成的海相火山喷发-正常碎屑沉积夹含金硅铁建造,区域上具有明显的层控矿床特征,类似于我国黑龙江省"东风山式"金矿,成因类型属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柞水-山阳矿集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中部,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金矿找矿近年来不断取得突破,发现了多个大-中型金矿床,然而区内金矿成矿时代、成矿地质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直接制约矿集区金矿床找矿工作。夏家店金矿床是该区大型金矿床,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金矿石类型有角砾岩型、碎裂岩型、糜棱岩型3种。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由硅化、方解石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萤石化、重晶石化等,与金成矿关系最密切的是硅化、方解石化、萤石化。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阶段、石英-方解石-萤石-硫化物阶段、方解石阶段。文章选取夏家店金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萤石等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试工作,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39.64±0.98)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特征,认为夏家店金矿床成矿作用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事件有关。据此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矿床成矿年龄厘定在140Ma左右,为秦岭造山带伸展的地球动力背景下构造-岩浆热液演化的产物。通过与区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对比,文章首次提出柞水-山阳矿集区存在140 Ma左右的金矿床成矿事件,为下一步在柞水-山阳矿集区开展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系统研究了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类型,并从金矿产出的地质背景入手,分析其形成条件,认为是本区很有代表性的一种新的金矿类型,对矿区增储和区域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付顺 《地质与勘探》2014,50(1):88-95
[摘 要] 祁连山中段托勒山岩金多分布在奥陶纪火山岩地层内,地层控矿特征十分明显。区内与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主要是火山喷发后期火山热液形成的热液型矿床,其次是后期岩浆活动提供热源和大量的岩浆热液交代、充填形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和接触蚀变型矿床。从找矿前景上来看,本区虽然金矿点、矿化点分布较多,但少有规模较大的矿床。因此本区找矿上应该以寻找火山热液蚀变型矿产为主。  相似文献   

16.
新疆西昆仑金(铜)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塔里木西南缘的木吉-大同一库地金铜成矿带是西昆仑地区重要成矿带,带内金矿主要产于碳质千枚岩、碎屑岩及绢去母石英片岩等岩石中,受韧性剪切带及构造蚀变带控制。铜(金)矿化与华力西期花岗岩类关系较紧密,金铜找矿以海相喷流沉积型铜(金银)矿、斑岩及夕卡岩型铜金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为主,根据金铜成矿环境分析,认为该区的金铜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破碎蚀变岩型金矿与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是栖霞地区主要金矿化类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分布于郭家岭超单元西石硼单元或玲珑超单元郭家店单元二长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而裂隙充填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分布于栖霞-桃村一带的古老基底构造轴部附近,且集中分布于该地区南北宽不超过20km的范围内。而大部分含金矿脉其附近往往发育有成群成带的中基性岩脉,中基性岩脉特别是煌斑岩为该区找金的一个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gold ore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in recent years a new type of micro-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regions of Southwest Guizhou Province and Northwest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with the orebodies directly occurring in diabase or in the contact zone between diabase and strata.The orebodies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ault structures.The discovery of this type of gold deposits has brought about new prospects for gold ore prospecting in the Yunnan-Guizhou-Guangxi Golden Triangle region.From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aoxiang gold deposit in Wangmo County,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work in the adjacent areas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roughly describ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this type of gold ore deposits with an attempt to make more and more geologists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is type of gold ore deposits,so as to promote gold ore prospecting in Guizhou Province to develop toward a variety of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all round way.  相似文献   

19.
四川会东新田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邦国 《地质与勘探》2013,49(5):872-881
四川会东县新田金矿是本项目组在康滇中东部地区取得的重要找矿成果。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时,已圈定2个铜金矿体,其中K1矿体控制长1200m,平均厚1.88m,矿石平均品位Au 2.53g/t,Cu 0.45%;K2矿体控制长400m,平均厚2.65m,矿石平均品位Au 4.56g/t,Cu 0.74%。初步估算(3341)金属量Au 5218 kg,Cu 1.27万t。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田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通过对控矿因素的研究,认为新田金矿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其成矿时代、矿床成因与紧邻的播卡金矿床类似,受喜山期南北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结合区内化探异常成果,提出在新田矿区及外围地区,具有继续寻找同类型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桂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腾飞 《黄金地质》1995,1(3):17-23
详细论述了桂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从矿床地质、矿石物质成分及金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不同角度阐明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桂东金矿有3种成因类型: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和复合叠加型,以后者为主,构成该区主要工业矿体,并认为矿区东南部有很大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