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将持续争取上级对黄河故道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把黄河故道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廊道、历史文化廊道、旅游观光廊道."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立表示. 商丘市积极抢抓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抓好黄河故道生态保护等工作,扎实推进商丘黄河故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在商丘市梁园区北侧,横亘着我们母亲河的足迹——黄河故道。殊不知,昔日的黄河故道两侧荒滩沙堆遍布,再加上缺少成规模的绿化,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沙窝,生活在周围的群众更是饱受风沙之苦。2018年以来,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经过科学论证、广泛调研、充分协调,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梁园分局决定在黄河故道梁园区段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使昔日的"黄沙滩"蝶变为满目绿色的"梁园新十景"。  相似文献   

3.
在商丘市梁园区北侧,横亘着我们母亲河的足迹——黄河故道。殊不知,昔日的黄河故道两侧荒滩沙堆遍布,再加上缺少成规模的绿化,一度成为远近闻名的沙窝,生活在周围的群众更是饱受风沙之苦。2018年以来,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经过科学论证、广泛调研、充分协调,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梁园分局决定在黄河故道梁园区段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使昔日的“黄沙滩”蝶变为满目绿色的“梁园新十景”。  相似文献   

4.
正火热的六月,走进商丘市梁园区北侧的黄河故道,瓜果飘香,树木葳蕤,鱼跃水阔,莲叶翻卷……俨然一幅"绿水青山图"绵延于天地之间。近年来,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梁园分局立足职责,积极贯彻践行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勇做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全系统生态文明工作建设成绩斐然。节约集约引领统筹发展该局紧密结合实际,积极转变观念,算好生态账、民生账、资源账,充分利  相似文献   

5.
鹏山水源地开采松散岩类孔隙水和裂隙岩溶水,是莱芜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潘西煤矿扩界开采可能对其造成影响。该文从水源地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水文地质边界等多方面考虑,根据地下水动态观测结果,得出水源地和扩采区处于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地貌单元,认为潘西煤矿扩界开采对水源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正>孟夏时节,走在商丘市民权县申甘林带,林木葱茏,高林蔽日,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绽放,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放蜂人来此"安营扎寨",一排排密密麻麻的蜂箱成了林带内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哪里有花,哪里有树,哪里环境好,我们就带着蜂箱去哪里。"来自安徽的老李夫妇已是第三年来这儿放蜂了。"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素有"绿洲"之称的民权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黄河故道和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水源地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的主要水源,水源地安全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RASTIC法是国际上关于水源地脆弱性评价较为成功的一种方法,它较全面地考虑了与水源地脆弱性有关的各种因素,但鉴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研究精度不一,评价结果往往与实际不符,对水源地安全性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赋予的内涵上应因地而异。该文依托山东省主要城市饮用水安全保证调查评价项目,在DRASTIC法研究的基础上,将评价因子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更加符合山东省水源地的实际,并对城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8.
山东典型岩溶水水源地水质演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山东省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水质变化大、监测资料较为齐全的典型岩溶水水源地,采用均值自回归模型,研究水质历时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开采条件下,预测2020年、2030年典型水源地水质呈劣向演化趋势,部分水源地主要组分含量将达Ⅳ类或Ⅴ类水,部分单项指标含量将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原本优质饮用地下水供水前景堪忧,加强水源地外部环境保护和调蓄岩溶水系统资源量是防治水质恶化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9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并强调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1855年,黄河在兰考县铜瓦厢段决口,主干流北徙,在商丘留下了144公里的黄河故道。为落实"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一张蓝图保发展、一体共治建生态"工作思路,切实履行自然资源部门职责,用改革创新的举措激活生态红利,扎实推进黄河故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河多沙善淤,黄河故道赋存大量的石英砂资源,运用地质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探索其利用远景,为其开发提供依据具现实意义。调查工作投入了区域地质调查、物探直流电测深、钻探、取样分析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曹县境内黄河故道石英砂的品质、分布范围、赋存条件,黄河故道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石英砂的持有量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从北纬32度到36度这片区域,是我们这个蔚蓝星球上的神奇区域。不经意间匆匆一瞥,我们惊奇地发现了一抹翠色欲流的绿原碧野——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68年的执着不息,商丘市民权林场三代人"咬定播绿不放松",用一棵棵幼小的树苗根植故道,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从一棵树到万丛林,从"狂风黄沙枉断肠"到"林海滔滔百万兵"。申甘林带在  相似文献   

12.
布哈河水源地是青海省天峻县新源镇饮用水水源地,通过对水源地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的论述,分析论证水源地的供水前景,为天峻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兖州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极大地促进了鲁南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地面塌陷、地裂缝、水环境污染、水源地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兖州煤田分布区地处汶泗河冲积扇地下水富水区,是农村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分布区。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周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部分地区村镇饮用水水质已成为制约其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难题。通过兖州煤田村镇饮用水水质调查分析,掌握区内村镇饮用水水质状况和地域分布,提出保证村镇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源地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对于改善煤田居民饮水与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山东省定陶地区土壤富锶的地质成因,更好地规划潜在富锶土壤种植区域,指导农业生产,发展绿色经济,本文在对该区土壤样品的相关元素化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定陶地区富锶土壤的沉积环境分析、黄河故道变迁分析和水化学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土壤中富集的锶非当地风化沉积而成,而是从锶含量较高的区域搬运而来.历史上黄河故道曾流经...  相似文献   

15.
从北纬32度到36度这片区域,是我们这个蔚蓝星球上的神奇区域。不经意间匆匆一瞥,我们惊奇地发现了一抹翠色欲流的绿原碧野——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68年的执着不息,商丘市民权林场三代人“咬定播绿不放松”,用一棵棵幼小的树苗根植故道,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从一棵树到万丛林,从“狂风黄沙枉断肠”到“林海滔滔百万兵”。  相似文献   

16.
自1855 年黄河改道北行至今,山东省的渤海湾海岸线向海方面推移了19km ,黄河泥沙的造陆面积达2827km2 ,而在江苏省北部从双洋口至小丁港150km 的海岸线上共失去土地1320km2 以上。作者认为,可以疏通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引黄工程,利用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于黄海沿岸,以减缓黄海岸线的侵蚀,还可抑制黄河泥沙沉积而造成的渤海的淤积。  相似文献   

17.
<正>"办理业务真方便。""改革真是改到了百姓的心坎上。"在感受到办理业务的便捷和高效后,办事的企业代表和群众无不对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放管服"改革赞叹不已。2018年以来,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简化程序、优化服务、维护权益、执政为民"为目标,精心部署、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提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黄河自然河道修建的三门峡水库,使河水位抬高数米至十几米,对两岸有利储水构造产生侧渗补给,侧渗距离两公里,地下水位上升0.5—8米。造成自然调蓄、净化黄河浑水的有利场所。七里、北村、宏农洞河口等侧渗有利段,日侧向补给量4.7—17.6万立方米。宜建主要夺取库河诱导补给的大中型调节水源地。浑水时段傍河集中强化开采,腾出地下库容;清水时段库水自然侧渗回补。  相似文献   

19.
春节刚过,笔者来到河南与河北交界处的南乐县西邵乡,站在黄河故道边,只见田间地头,农民们正在紧张地抗旱浇麦,一派忙碌。走入田间,一位老农正在引水浇麦。问及地里的干旱情况,他深有感触地说:"今年天旱,多亏了国土局给俺们平整土地。以前俺们都是抱着几十米  相似文献   

20.
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将提高地下水的安全保障程度。岩溶水型水源地由于含水层的非均质、各向异性的特点,难以合理准确的划分水源地保护区。以济南市曹楼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和分析水源地水文水质、地形地貌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组合法划定水源地保护区,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对保护区范围进行修正,保护水源地免受污染。利用组合法划分的水源地保护区加强了对上游补给区,尤其是地下水主径流带的保护,划分结果更符合实际。利用该方法能提高对水源地主要补给区的保护,保障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水源地的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