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在线     
近日,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嘉荫县乌拉嘎镇境内发现了大量古脊椎动物化石,化石专家认定为白垩纪恐龙化石。黑龙江省嘉荫县是我国最早出土恐龙化石的地方。1902年,该县出土的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州第一龙”。20世纪70年代,地质工作者又在这里发现了大规模的白垩纪动植物化石群。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支明在乌拉嘎镇恐龙化石群发现  相似文献   

2.
正南阳地区出土大量恐龙蛋化石,近年洛阳地区又发现大批恐龙化石,这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都震动了世界。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许多参观的小朋友对古生物标本如数家珍,许多读者都接触过古生物化石。我省古生物化石到底有多少?8月初,我省正式启动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全面登记工作,也许您就拥有这些珍贵的"地球历史宝贝",或许您能够和它们一起被记载入河南古生物化石资料史册。由于这是我省首次开展古生物化石登记工  相似文献   

3.
2月27~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承担完成的<河南省古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河南省豫西-豫南地区恐龙化石群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对研究成果<河南省恐龙化石勘查发掘与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9月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近年来我省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第二期)和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新进展:我省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回归祖国,落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兴辽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我省在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中国地质博物馆副馆长刘树臣研究员、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王丽霞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7月31日,中国地质博物馆嘉荫恐龙馆正式揭牌。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位于东北边陲,坐落在距嘉荫县城12千米处的恐龙山——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内,是2002年经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建设的,占地4650平方米。恐龙山临江而立,长约11千米,是我国境内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载的恐龙化石发掘地。截至目前,从这里出土的恐龙化石已经组装成13具化石骨架。  相似文献   

6.
<正>7月15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藏恐龙化石在日本千叶展出,其中不少馆藏珍品是第一次受邀在国外展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徐莉说,当天,由日本读卖新闻社主办的"巨大恐龙展览"在日本千叶县幕张国际展示馆隆重开幕,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受邀参展。本次展览支持单位有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本千叶县政府等,学术合作机构有福井县立大学、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墨西哥自然历史和科学博物  相似文献   

7.
张永强  吴迪  李杰  李天然 《河南国土资源》2014,(10):F0003-F0003
9月28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展示近年来我省白垩纪恐龙化石群发掘研究成果(第二期)和古生物地质遗迹保护新进展:我省发现三大恐龙动物群和一个古生物群;复原了迄今世界上最人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流失美国18年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回归祖国,落户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兴辽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我省在古生物化石发掘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2002年6月。2002年10月,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对嘉荫县乌拉嘎镇粮库西侧恐龙化石点进行了挖掘。在135m2的挖掘面上,共出土恐龙化石415块并对其外围区域48°20’N-48°25’25”N,130°00’E~130°12’07”E范围内进行了地质调查,测制了包括恐龙化石点在内的6条地层剖面。经过大量实际工作和近几年来对古生物化石的深入研究,对乌拉嘎地区地质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和归纳总结,对部分重要的化石点进行科学挖掘和深入研究,建立全省古生物标准实体化石标本库和古生物化石数据库,进而研究河南古生物化石保护政策措施,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财政厅于2005年末启动了“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河南省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牵头承担。两年多来,项目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通过两项目组全体同志不畏艰难、扎实工作、共同努力,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提供了大量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陈列布展标本,  相似文献   

10.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12月2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联合主办,啄木鸟科学小组承办的"龙腾中原——路易贝贝及中原巨龙特展"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拉开帷幕。从12月2日到2015年4月19日,北京市民和游客可以在京一睹包括目前发现的世界最大恐龙巨型汝阳龙复原骨架、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等在内的中原恐龙化石群的庞大阵容。自2006年以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作,在汝阳、栾川及南阳地区,  相似文献   

12.
自发现了中生代白垩纪的恐龙化石标本以来,喀左县国土资源局十分重视化石标本的保护工作,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签订了《采掘恐龙化石协议书》,并着手挖掘恐龙化石标本。集中一个月的时间,把霸王龙的化石标本,基本挖掘到。同时,又发现另一个个体恐龙化石标本,经请示省、市化石管理部门的同意,先后对大城子镇的双庙村、马莲沟村,草场乡的满井村,  相似文献   

13.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科普爱好者,或是一个善于探秘的人,一定会对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你会看到诸如恐龙、大象等大型动物的化石,也会看到长在石头里的树叶和小鸟……这就是化石。  相似文献   

14.
经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命名的汝阳恐龙化石群省级地质公园,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从2006年2月下旬开始,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立项,在汝阳县刘店乡、三屯乡一带大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试探性勘察发掘研究,先后发现残存的恐龙化石点30余处,并对其中的5处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5.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科普爱好者,或是一个善于探秘的人,一定会对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感兴趣,因为博物馆里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你会看到诸如恐龙、大象等大型动物的化石,也会看到长在石头里的树叶和小鸟……这就是化石.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特征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和归纳总结,对部分重要的化石点进行科学挖掘和深入研究,建立全省古生物标准实体化石标本库和古生物化石数据库,进而研究河南古生物化石保护政策措施,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财政厅于2005年末启动了"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河南省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牵头承担.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公示,经部组织专家评审,拟命名辽宁朝阳等38个申报地为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国家重点化石产地)。河南汝阳化石产地顺利进入该名录,并成为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自2006年3月汝阳恐龙化石被发现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及汝阳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截至目前,在汝阳刘店至  相似文献   

18.
五大连池的火山、嘉荫出土的恐龙、4.5吨重的大煤块和多姿多彩的岩石矿物标本,黑龙江省这些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的地质遗迹,5月18日,在两千多平方米的空间得以展现。这座集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全省地质矿产标本、古生物化石收藏展示中心——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日前,河南省汝阳县刘店乡沙坪村发现一古脊椎动物化石群,经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深专家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现场勘验后,初步认为这种被当地人称为“龙骨”的化石极有可能是有着近6000万年历史的大型古脊椎动物化石——古恐龙化石。究竟是食草类、爬行类,还是哺乳类生物化石,还有待专家认定,现正积极组织发掘。这一重大可喜的发现,将对国家地质、古生物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年多来,汝阳县采取多项措施,筹措巨额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对该县刘店、三屯两乡的恐龙化石遗迹进行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3月以来,在汝阳县刘店、三屯两乡的30余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发现恐龙化石点96处之多,并出土了大量的恐龙化石,是一个以巨型—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