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县域面积157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也是下山脱贫的发源地,土地资源条件并不优越。近年来,武义县紧紧抓住异地搬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个突破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创新,大力推进土地整治,不断推动农业农村三产融合发展。2017年,武义县获批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创新试点,跻身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土地整治工作也已连续多年走在金华市前列,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位列金华市首位、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2.
正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土地整治活动,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产业聚集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针对广西"十二五"期间土地整治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文章对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在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土地整治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做好广西"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土地整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因地制宜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佳典范。土地使用权流转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产物。本文以鲁西南某镇为例,介绍了试点镇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土地整治潜力,探索了4种土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在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积极作用,为正在开展的试点工作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分析奇台县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整治潜力、生态环境等信息的基础上,构建土地整治分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以GIS平台划定土地整治分区,揭示了该县域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突出问题,提出该县域各区土地整治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类似于奇台这样典型干旱区县域土地整治分区的因子主要集中在年降水量、灌溉保证度、农用地质量;日照、水土匹配系数;非农人口比重、人均居民点面积;林地覆盖率等方面。然而,由于干旱区县域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具体实施土地整治过程中,只能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实现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是今年国土资源部推出的一项重大行动。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也是保发展、保红线的结合点,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当前还能有效地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溆浦县桥江镇新坪村是怀化土地综合整治的首个试点村,近来就该村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固始县积极探索创新,坚持把土地综合整治与建设高标准良田、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全面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不仅极大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促进了全县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快速良性发展,实现了土地整治项目真正利民惠民。2015年以来,该县先后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综合整治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土地综合整治事关长远、牵动全局,只有拓宽视野,整体谋划,创新思路,统筹推进,才能实现"政府得土地、农民得实惠、城乡得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间资本进入土地整治领域是近年兴起的一种现象,但因为没有公开的招投标,且在整治的过程中看似缺少监督环节而被广受质疑;而民资的持续造血能力对于当地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民资本身的意义重大.本刊通过对湖南宇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杰的专访发现,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资本主导的土地整治,国土部门在整个过程中都担任着监督者的角色,对被整治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与政府主导的土地整治不同的是,民间资本参与土地整治往往怀抱着对企业发展的期待,也就是将土地整治视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为此,企业会根据自身产业的具体要求对土地整治提出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改善农村使用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且理论与实践也均证明,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平湖市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通过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不断释放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要素红利,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该市新埭镇被列入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开展“全域规划”“全域设计”。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要求的内涵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息息相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也可以是部分村庄)的工作。它针对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综合性问题,进行全域规划  相似文献   

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有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低效化、无序化和碎片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力。在这一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应运而生。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一有效抓手,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激发土地活力,撬动乡村振兴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缙云县位于浙南腹地、中南部丘陵山区,全县人口46万,县域面积1503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占80%以上,现有耕地面积33.93万亩,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近年来,该县充分认识到'山多地少、耕地碎片化'的现实,结合区域位置和资源特点,以建设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把土地整治目标与地区发展目标有机结合,通过优化生态环境,完善设施配套,加强资金保障,严格实时监控,促进农旅融合等措施,扎实推进土地整治,培育发展农村优质项目和新业态,巩固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基础,实现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控,及田园生产、田园生活和田园生态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人口非农化比例不断提升,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进程。而农村土地流转反过来可以带动土地权属调整,使土地资源向农村种植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集中,吸引整合优质资源,促进耕地面积有效增加、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这些恰恰与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相得益彰。如果土地整治后仍维持以农户承包地为主的耕作方式,难以借流转之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那么,土地整治综合效益将极其有限。因此,土地整治应通过产权调整与土地流转有效对接,这在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推进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笔者就土地开发整治,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率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湖北省京山县国土资源局努力盘活土地存量,积极争取土地增量,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最大限度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一是综合整治促进节约集约利用。京山县国土资源局抓住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工作机遇,摸清家底,  相似文献   

17.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婺城区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围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精心谋划了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分两期实施,涉及区域总面积25665亩(一期13013亩,二期12652亩),含农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整治三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国土资源部把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整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整治是促进耕地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土地整治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做好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工作,确保工程发挥预期效益,成为摆在土地整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