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现行的地震地电场前兆地表水平方向观测方法改为深井电极垂向地电场观测方法,可大大缩小观测场地范围,有效排除地表电磁环境的干扰影响,解决目前地电场观测场地选择困难、干扰影响严重的问题,更好地获得地震前兆信息。开展深井电极垂向地电场观测,可充分利用深井钻孔的条件,安装其他项目观测装置,开展综合观测,取得更丰富的观测资料。利用已有台站的深井钢管作电极,开展地电场前兆观测,可等同于深井电极垂向地电场观测,开辟地震前兆观测新途径,具有较好的观测效果;实现在老台站增设地电场观测项目而不需要太大的投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安方明 《高原地震》2009,21(2):28-31
地应力观测是目前我国进行地震前兆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汶川地震前刘家峡台地应力观测资料,通过分析,获得汶川地震前刘家峡台地应力观测资料的异常特征,解释了汶川地震的震源机制。对现有地震预测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刘佳敏  尹继尧  任烨  尹欣欣 《地震研究》2013,36(2):219-223,264
利用上海综合深井观测系统中两分向倾斜仪记录的25Hz采样观测数据,与相邻台站地震仪对东海MS7.0中源地震进行地震定位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震时刻最大误差仅0.06s,震中位置最大误差5.1km,并且定位结果都保持了较小的定位残差。因此高采样率深井地倾斜仪记录的观测数据可以用于地震的定位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洪体  崔仁胜  叶鹏  王宏远  李丽娟 《地震》2021,41(4):148-157
深井井下地震综合观测对仪器的可靠性要求很高,为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我们提出了基于6个斜轴悬挂平动分量传感器的高可靠深井地震计解决方案.使用该方案的高可靠深井地震计的可靠性是普通三分量地震计的20倍,为了最大限度发挥高可靠深井地震计方案的优势,需要掌握各分量的工作状态.本文研究了所有6个分量传感器输出波形的特征,提出垂直...  相似文献   

5.
运用崇明长江农场台和浦东张江台新建地震综合深井地磁三分量资料,宋用小波变化方法,研究地磁场井下观测方式、数据质量和噪声特性.结果表明:①深井地磁观测资料日变形态明显,与地面观测资料一致性较好;②深井地磁观测能滤除大部分空间变化磁场产生的扰动;③深井观测的背景噪声幅度小,扰动频段集中.  相似文献   

6.
应力场的观测是预报地震较直接的途径之一,本实验利用异孔深井抽水的加(减)载作应力观测的人工力源,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进行力学分析,得出电感应力观测在满足规范要求时能测到地应力场的变化,但室内标定的应力灵敏度不等于实测灵敏度。用室内灵敏度计算应力值必有明显误差。本结果对电惑应力观测科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Borehole Seismology)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为了排除地面干扰,取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地球物理学界开始从地面观测向地下深井发展,建设了众多的深井观测台站,并组建了区域深井观测台网.  相似文献   

8.
2022年5月2日山东青州发生ML4.1地震,潍坊地震监测中心站昌邑青山深井综合观测仪钻孔分量应变、垂直摆、孔隙压力和静水位观测,于2022年4月25日均出现趋势异常变化。为明确异常性质,山东省地震局对该仪器工作状态及周边环境开展多次现场核实工作,通过对历史观测资料、周边区域观测资料、历史地震数据以及模拟抽水干扰影响的分析,认为昌邑青山深井综合观测仪出现的同步趋势变化非地震前兆异常,受干旱及农田灌溉水井抽水的影响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张江台地表与深井地震观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江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站是上海市规则建设的深井地震综合观测系统中首先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站点,深井中安装了地磁仪、应变仪、倾斜仪、测震仪、孔隙压仪、地温仪、水温仪和水位仪,地表还安装了强震仪和GPS,总计十种测项,同时地表还配备气压计和气温计等辅助观测手段.张江台在2006年就建立了地表台,本文将地表台和新建的深井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得出土层背景噪声的干扰情况;同时参照上海台网其他深井的资料分析综合深井系统对测震单分项系统是否有干扰.结果显示,深井台的背景噪声RMS数值比地表台小个数量级,可以更精确的记录到地脉动数据;深井台的有效动态范围比地表台超出30%;深井台不仅在低频,在高频段25 Hz附近也有噪声影响;深井台比地表台受环境噪声影响要小很多,特别是在低频段优势更明显.同时,对比张江综合深井台的地噪声、动态范围和上海台网其他深井台资料,认为综合深井测震分项数据未受到整体综合系统的噪音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和平台深井地电阻率观测概况和台站附近新丰江水库区的地震活动,分析了深井地电阻率数据变化,总结了在6次M 4.0级以上地震发生前深井地电阻率的异常特征。深井地电阻率在中强地震前存在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的变化,不同的异常形态可能和地震震源机制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永安冷冻厂深井是东南沿海最深的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井深1 000.44 m,地下水位受邻孔抽水严重影响.1982年1月开始观测,1988年11月起塑料厂开始抽水,严重影响观测;2001年8月由于工厂停产停止抽水,观测井地下水动态逐渐趋于稳定.本文分析该井地下水动态年变化规律,计算水位固体潮潮汐因子、观测精度与井孔对地应力响应灵敏度.并对抽水干扰及其前后,地下水动态观测质量的变化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正>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Borehole Seismology)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东海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是我国开展深井地震学观测研究迈出的第一步。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地球物理学界开始从地面观测向地下深井发展,前苏联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科学钻探。1995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组织成立,中国为其成员国之一。此后随着项目的进行与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规划建设了多个深井钻孔与观测台站,组建了区域深井观测台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地震前兆监测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地磁记录观测受到严重影响。为减少人为干扰对地磁记录的影响,近几年上海市地震局开展深井综合观测,其中就包含地磁记录。本文就地面台站的地磁记录资料和深井地磁记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记录数据的特征,给以后开展深井地磁观测记录的单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德令哈地应力自1997年投入观测以来,在青海及其邻近地区发生了4次Ms≥5.9级地震,在这4次地震前德令哈地应力观测资料显示出明显的短临异常。本文使用形态分析和斜率法对这几次异常进行了分析,对其短临异常特征结合地震的破裂类型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5.
任烨  周华根  刘佳敏  尹继尧 《地震研究》2012,35(3):353-359,441
对上海崇明长江农场井深约460m的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地磁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对该系统2套地磁仪以及相距约12km的三烈中学台地磁仪的时序图、相关性、频谱以及等效背景噪声水平对比分析,得出:(1)上海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中用膨胀水泥固定在井深约460m岩石中的地磁仪工作正常,未受同一耐压腔体内应变仪、地温计、空隙压计传感器和安装在同一个钻孔内深度为430m左右的地震仪、倾斜仪传感器和系统影响,且相距60m远的长约400m的井下套管对其相对变化也未产生扰动;(2)长江农场深井地磁观测的等效背景噪声水平明显小于三烈中学台,开展深井地磁观测既能节约经费又能获得高于地表的观测数据质量,是值得推广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6.
面向21世纪的地震地下流体科学问题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地下流体科学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成果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基于先进观测技术的可靠观测资料是提高地震地下流体理论研究水平的关键。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今后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发展方向:建设新一代地震地下流体科学观测台网;发展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阵和深井观测;开展野外观测实验研究、室内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和高精度大型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壳形变深井综合观测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讨论了国内外钻孔应变观测技术近10年来的发展动态,分析了美、日技术的特点,然后,介绍了作者依据自身的技术积累,研制新型深井综合观测系统取得的进展。所研制的RZB型深井地壳形变宽频带综合观测系统采用数字化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具有噪声低、动态范围大的特点;基于井下数据总线技术,使得按不同要求进行观测系统集成非常灵活;通过完善井下探头安装工艺,提高了深井安装的质量。最后,对北京百善和福建漳州两个深井地壳形变综合观测实验站的建设及观测数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祁连大地电场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祁连大地电场变化与地震关系的研究1前言1990年兰州地震研究所在青海祁连县建立了大地电场、大气电场、电磁幅射和地应力4种手段的综合观测台(简称祁连台)。当年5月正式投入观测,到1992年10月停测为止,共有30个月的观测资料。在观测期间,该台周围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漳州深井形变综合观测中的4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数据,计算了测区的主应变大小和方向。计算得到的上下两个端面的主应变方位角都在170°附近变化,近东西向性质明显。与利用多个地震求解综合节面解推断出的构造应力场一致。  相似文献   

20.
浅牛6井地震前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牛6井是河北省深井网中的一口高温热水动水位观测井,在进行水位观测的同时,还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观测。目前已初步形成综合水化台。自一九七八年建井以来,对河北省邢台及唐山震区Ms5.0级以上强余震、京津地区4.0级左右地震,震前均有明显的短临异常反应。本文仅从七个震例对该井地震前的综合异常特征作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