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了《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和评定工作,历时10年,共投入人力130多万,资金约4亿多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2亿元,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国耕地等  相似文献   

2.
信息视点     
正国土资源部:发布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近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2017年第3号)。国土资源部2月22日召开媒体座谈会介绍了《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的相关情况。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国土资源部继2009年、  相似文献   

3.
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定工作可以确定合理的耕地利用模式,改善和提高耕地质量,为耕地进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一、耕地质量等别评定的重要意义1.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是中央的一贯要求,也事关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工作背景和意义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工作是《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目的是为了掌握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情况,保持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并重管理的需要。为切实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土资源》2012,(10):22-22
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农用地定级规程》(GB/T28405—2012)和《农用地估价规程》(GB/T28406—2012)三项国家标准,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2009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首次发布农用地(耕地)质量等别评定成果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湖南省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实际出发,阐述如何利用ArcGIS选择工具快速完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的底图制作,利用ArcGIS中选择工具来实现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中变化数据的快速提取,从而使这项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为高效开展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研究秦岭耕地资源环境变化规律,基于动态度模型、区位指数、重心迁移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采用陕西省2005~2019年1∶10 000县级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以及统计年鉴数据,探究秦岭陕西段6个市、39个县(市、区)、353个乡镇的耕地质量时空变化格局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秦岭陕西段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19年间耕地资源数量有所减少,且年平均减少率分别为0.45%、0.12%、0.20%,耕地数量变化趋于平稳,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为10.98,相比陕西省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11.34)略高,相比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9.96)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在空间上,2005~2019年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呈现出靠近关中平原的北线与西南线以及中部较高,东部、西部较低的分布格局;从区位指数变化来看,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西安市和渭南市耕地质量等别较高且为高等地的聚集区,处于陕南地区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耕地质量较差,中等地、低等地的聚集程度较高;从重心迁移角度来看,高等地重心由周至县迁移至西安市鄠邑区,中等地重心由宁陕县迁移至镇安县,...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规范(试用稿)》,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建立评价体系,运用权重指数和法与修正法对广西宾阳县、合浦县耕地的质量和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宾阳县、合浦县的耕地质量等别为优等、良等,耕地产能等别为6~12等、5~12等;两地的耕地质量等别与农用地分等国家自然等、耕地产能等别与国家利用等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一致趋势,仅在等别上存在一定差异;耕地质量指数与国家自然等、耕地产能指数与国家利用等呈极显著负相关(显著水平为0.01时,宾阳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0.913,合浦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0.885)。经验证,相对于农用地质量分等体系,本研究构建的耕地质量与产能评价体系能够较明显地体现广西当地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土地整治项目在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方面的功效,研究成果可为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等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晋城市2014—2017年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数据为基础,对全市耕地增减和质量建设的等别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寻找目前耕地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的建议和对策,为提升全市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辽宁省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工作,全面完成了县级农用地分等和市级、省级成果汇总。并于2012年1月对耕地质量等别作了补充完善,形成了基于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自2014年开始,建立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制度,把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作为日常性工作,保证了评价成果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根据辽宁省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实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财富之母.诚如马克思所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条件".国土资源部2012年12月发布的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32.7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485万亩,灾毁耕地33.5万亩,生态退耕14.2万亩;同期耕地增加483.7万亩,增减相抵,耕地面积净减少49万亩.2011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已逼近18亿耕地保护红线;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12.
2014年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工作,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评价分析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规律与原因,以期服务于耕地管理的日常工作,并为制定相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长沙县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长沙县近三年内增加的耕地和因耕地质量建设引起质量变化的耕地,进行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通过外业补充调查,补充新增耕地分等因素数据及更新变化较大区域的分等因素数据;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长沙县2013年耕地质量等别,并对2010-2013年间耕地的数量、质量变化趋势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浙江国土资源》2016,(4):22-22
日前,浙江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联合发布《浙江省国土资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围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国土资源发展四大工程。一是“611”耕地保护工程。通过滩涂围垦造地、低丘缓坡开发等途径,力争完成新增耕地60万亩;通过提升耕地质量,再建成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矿山废弃地土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新增耕地10万亩。二是节约集约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省耕地质量等别补充完善已基本完成,为保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的现势性,国家启动了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从我省现有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等实际出发,谈谈对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技术的三点想法。  相似文献   

16.
耕地质量监测是新时代耕地保护的重要内容,是动态、实时掌握耕地质量变化趋势的重要举措.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精准化监测耕地生产力和改善耕地生态环境,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从省级、耕地监测区层面系统分析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基于陕西省2005~2019年耕地质量等别评价成果,对耕地利用水平分区和经济水平分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在2016年开展了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工作,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湖南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研究该成果在日常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10月27-28日,国土资源部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工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马奇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的有关技术问题,以及当前土地领域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相似文献   

19.
嘉善县在全国率先创新耕地保护新机制,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为基础,重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垦造耕地、耕地质量提升等工程,积极拓宽补充耕地渠道,在统筹城乡发展、践行绿色发展上开拓了新路子,取得了新成效。截至2018年底,嘉善县耕地面积为40.4346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4.2177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29.3695万亩。2018年度卫片执法检查违法用地耕占比为0.7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全国1∶100万土地利用数据和1∶400万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数据,从耕地的地形特征和土壤肥力两个角度,对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的耕地自然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贫困地区平原型、丘陵型耕地比重较低、山地型和陡坡型耕地比重较高;贫困地区耕地土壤肥力的平均水平和非贫困地区差别不大,但土壤肥力好和较好的耕地所占比重较小。本文还建立了包括地形特征和土壤肥力综合质量两个因素的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数,从县域尺度对全国耕地自然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并发现贫困地区耕地自然质量评价指数在低值区集中的特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